两种命运的决战之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课件+练习+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两种命运的决战之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课件+练习+素材)

资源简介

4.1.2 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内战爆发后,国民党真实情况的有( )
①军事上节节失败 ②国统区人民安居乐业
③政治上孤立无助 ④经济上陷入崩溃境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以下内容属于国统区经济上陷入崩溃境地的有( )
①实行特务统治 ②少数官僚掌握了大量财富
③实施独裁统治,压制民主 ④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下列符合内战爆发后,共产党在解放区的史实的有( )
①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 ②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③实行耕者有其田 ④1948年底,解放区有二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4.下列属于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正式公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内容的有( )
①废除封建半封建的土地制度 ②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③保护工商业者的财产及其合法的营业不受侵犯
④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土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长江 C.挺进大西南 D.挥师大西北
6.1947年6月底,根据中共中央的决策和部署,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的是( )21·cn·jy·com
A.陈毅、粟裕 B.陈赓、谢富治 C.刘伯承、邓小平 D.谭震林、许世友
7.三大战役按作战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A.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
C.平津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 D.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辽沈战役
8.根据以下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这应该是哪一场战役( )
开始时间
指挥者
结 果
1948年9月
林彪、罗荣桓
解放东北全境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9.被陈毅称为“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战役的是( )
A.淮海战役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0.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11.让北平的国民党军队在傅作义的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的战役是( )
A.平津战役 B.渡江战役 C.辽沈战役 D.淮海战役
12.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
A.彻底解放了全中国 B.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力
C.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D.加速了解放战争全国胜利的到来
13.下列关于解放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陕甘宁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内战全面爆发
B.在辽沈战役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争取,北平和平解放
C.淮海战役的胜利,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
D.在三大战役中,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200多万人
14.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放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因素有( )
①精良的武器装备 ②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③丰富的物资供应 ④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下列有关三大战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 B.平津战役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
C.淮海战役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D.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了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正式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至1948年底,解放区有一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www.21-cn-jy.com
请说出1947年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的内容及意义。
17.读三大战役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战役指的是三大战役中的哪一战役?
(2)B战役时,解放军迅速攻占 ,截断敌军向关内的退路,成为夺取整个战役胜利的关键。
(3)C战役的中心是 ,这一战役的胜利基本解放了

(4)A、B、C三大战役取得胜利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董存瑞1945年8月参加八路军。参军后,苦练杀敌本领。在战斗中,奋不顾身,英勇杀敌,先后荣立3次大功、4次小功,荣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1948年5月26日,在解放热河隆化(今属河北)的战斗中,担任爆破组长,率领全班战士先后炸掉敌人8个碉堡。为扫除桥型暗堡这一障碍,在战友们的掩护下,他抱着炸药包冲到桥底,但无法安放。在这紧要关头,他毅然托起炸药包顶在桥身上,拉燃导火索,高喊:“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敌人暗堡被炸毁,他壮烈牺牲。21教育网
材料二: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
民工(人)
担架(副)
大小车(辆)
牲畜(头)
船只(艘)
筹粮(斤)
挑子(副)
543万
30.5万
88万
76.7万
8500
9.6亿
20.6万
材料三:周恩来1949年5月在一篇文章中说:在座的朋友们……决不要把毛泽东看成一个偶然的、天生的、神秘的、无法学习的领袖。……大革命时期毛主席的主张是对的,但是没有被当时的领导接受。十年内战时期他是对的,当时也有一些同志搞错了,没有完全同意他的意见。抗战时期,全党承认毛泽东同志的领导,抗战成功了。到这次解放战争,更加证明其正确。
(1)从三则材料可知,人民解放军仅用三年时间就打垮了军事力量强大的国民党军队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和材料三对现在的官员有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A
D
A
C
A
A
A
D
11
12
13
14
15
A
A
C
D
C
二、非选择题:
16.
内容:废除封建半封建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受,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保护工商业者的财产及其合法的营业不受侵犯;等等。21cnjy.com
意义:①解放区无地少地农民分得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②农民的支持,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
课件26张PPT。1945.81946.61947.61948.91949.11949.41949.10.1和谈时期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渡江战役内战时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粉碎重点进攻粉碎全面进攻三大战役第2课时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国统区的经济 1.概况: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在经济上陷入崩溃的境地,国统区通货膨胀,物价一涨,工厂倒闭。2.影响: 人民苦不堪言,掀起“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民主运动。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目的: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2.成果:至1948年底,解放区有一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3.影响: 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得到激发,农民踊跃参军、参战,普遍掀起支援前线的热潮。国统区的饥民国统区学生的“反饥饿” “反内战”示威游行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深受农民欢迎 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国民党靠“抓壮丁”补充兵源解放区青年踊跃参加解放军 比较一下,国统区与解放区的社会面貌有什么不同?这会对战争产生怎样的影响?不同: 国统区经济逐渐陷入崩溃,存在掠夺人民财产的现象,老百姓怨声栽道,掀起反抗运动; 解放区的广大农民分到了土地,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得到激发,使得解放区的农民踊跃参军、参战,掀起支援前线的热潮,为解放军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影响:解放军的实力逐渐增强.逐渐扭转了在战场上的不利局面。挺进大别山 1.概况: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12万余人,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2.影响: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对这一战略部署,毛泽东作了生动的比喻:“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和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之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的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zoujinzhanluejingong 思考讨论三大战役 关门打狗,
各个击破人民群众是革命的主力军,是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黑山塔山(1948.9—1948.11)
林彪、罗荣桓解放了东北全境,使人民解放军
第一次取得了数量上的优势.东北野战军关门打狗大军合力战淮海(1948.11—1949.1)海州商丘双堆集碾庄蚌埠陈官庄徐州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使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张家口塘沽 新保安天津 北平分割包围华北野战军东北野战军
先打两头后取中间基本解放华北全境北平的和平解放是大势所趋,是人心所向。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采取了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政策。
北平的和平解放能使北平地区人民免遭战争之苦,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障了北平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也能使这座千年古城,特别是使故宫、颐和园等古建筑得以完整保存。
傅作义部有和平改编的可能性。平津战役中,党中央为什么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政治:共产党加强民主建设,组成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统治腐败,一党专政,失去民心。
军事:解放军英勇善战,并且运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国民党指挥失误,士气低落,战斗力不强。美国援助断绝。
经济:通过土地改革激发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解放区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国统区经济则陷入崩溃境地。
社会:共产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国民党的统治不得人心,处境孤立。 内战爆发时,共产党在军事上处于明显劣势。但短短三年时间,共产党就由弱变强,彻底打败国民党。这其中,有许多因素共同发挥了作用。请你从以下方面归纳共产党取得胜利的因素。土地改革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课堂小结战略反攻三大战役国统区:解放区: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进行了土地改革时间:标志: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间:名称:结果:1948年9月——1949年1月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中共七大寻光明,
一党专政蒋介石;
内战爆发促土改,
三大战役速解放。妙招巧记请不要转载!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