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4节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2课时)有关不纯物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1.化学方程式中不管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代人参与计算的都应是纯物质的质量。如果遇到不纯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应将不纯物质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2.不纯物质和纯物质质量的换算。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纯度(物质的质量分数)=不纯物质的质量×(1-杂质的质量分数)3.若不纯物质为溶液,则其中溶质参与反应,m溶质=m溶藏×溶质质量分数。4.综合计算题的常见类型(1)将溶液的相关计算与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结合的综合计算。(2)将图像、图表、表格、实验探究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综合计算。5.对于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有两种求法:①溶液组成法: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十溶剂质量,其中溶质一定是溶解的,溶剂水根据不同的题目通常有两种情况:原溶液中的水和化学反应生成的水。②质量守恒法:溶液质量=进入液体的固体质量(包括由于反应进入和直接溶入的)+液体质量-生成不溶物的质量一生成气体的质量。典例精析例1、实验室用废锌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0.4g氢气,求需要含锌80%的废锌片多少克 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多少克 变式1、10克含H2O234%的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条件下能产生多少克氧气?例2、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三次实验,其平均数据如下表。若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解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物质的质量 平均值反应前:烧杯+盐酸 230.0g石灰石样品 8.0g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235.8g(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2)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变式2、取100g的稀盐酸(足量)加入盛有5g含有杂质的金属镁样品的烧杯中,当金属镁与盐酸完全反应后(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解于水),所得烧杯中物质总质量为104.6g.请回答:(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参加反应金属镁的质量(X)的比例式为 ;(3)生成氯化镁的质量为 ;(4)原金属镁样品的纯度(金属镁的质量分数)为 .实战演练1、12g镁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得到氧化镁的质量为( )A.16g B.20g C.28g D.40g2、已知某CO和O2的混合气体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现取12g该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点燃,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A.8g B.11g C.12g D.13.2g3、某同学将31.6g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剩余固体中锰、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55:60,则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为( )A.6.4g B.3.2g C.1.6g D.0.8g4、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1g装入大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21.4g固体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氧气的质量为9.6gB.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8.7gC.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14.9gD.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5、将某种天然气水合物(CH4 nH2O)与一定量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用电火花引燃,反应后得到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前后质量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H4 nH2O O2 H2O CO2 CO反应前/g 37.2 16.0 0 0 0反应后/g 0 0 43.2 4.4 xA.该天然气水合物的化学式中n=8B.该天然气水合物为氧化物C.该天然气水合物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4D.若将生成物恢复到常温常压下,则得到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6、测定硫酸铜晶体CuSO4 xH2O 中结晶水含量的数据如下表:质量瓷坩埚(m0) 35.0克瓷坩埚+硫酸铜晶体(m1) 60.0克瓷坩埚+无水硫酸铜粉末(m2) 51.0克(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 %(2)下列有关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实验中,使结果偏小的是 .A、加热时间过短,晶体没有现象完全变成白色粉末B、固体冷却时未放在干燥器中 C、加热过程中有少量晶体溅出.7、取22.2g石灰石样品,放入盛有126g稀盐酸的烧杯中,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烧杯内物质质量变为139.4g.则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g,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8、(2023 南沙区开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试管内固体混合物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分析:(1)该反应开始的时间为 (填“t1”或“t2”)。(2)该反应结束时可收集到的氧气质量为 g。(3)P点处固体成分是 (填化学式)。(4)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 g。(相对分子质量:KClO3-122.5)9、(2023 海口一模)将30g镁和铁的混合物加到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溶液质量增加了28g,将反应后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为 。10、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请你结合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图中能上下移动的粗铜丝有 的作用;(2)瓶中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成 色.(3)兴趣小组对制取二氧化碳后剩余溶液的成分进行探究,过程如下(假设二氧化碳已完全放出,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加反应):【猜想】:反应后的溶液中可能还有盐酸.【过程】: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结论】:反应后的溶液中还有盐酸.请你就上述的探究过程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 .11、将炉甘石(主要成分是ZnCO3)、赤铜矿(主要成分是Cu2O)和木炭混合加热到8000℃左右,即可炼出像金子一样的物质,该物质叫药金.分析:药金中不可能有金,理由是 ,药金中不可能有大量炭,理由是 ,冶炼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则该气体主要是 .经测定,药金的主要成分是铜和锌,还含一些杂质(杂质不反应,不溶解),现要测定药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方案一:如图1:把ag样品放入稀盐酸中,至没有气泡产生后过滤、洗涤干燥滤渣,称量滤渣,质量为bg,计算锌的质量分数的公式为 ;方案二,如图2把ag样品放入滴有石蕊的稀硫酸中,至没有气泡产生为止,溶液仍为红色,称得气袋的质量为bg,减去原气袋质量得到氢气质量,则利用方程式,根据氢气的质量可算出锌的质量为cg,计算公式×100%,此方案是否严密,说说你的理由 .12、(2023春 定海区校级期中)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某学习小组取2.5g该样品与0.8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该混合物t1时间后(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得加热时间t1、t2、t3、t4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表所示:请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加热时间 t1 t2 t3 t4剩余固体质量/g 2.48 2.41 2.34 2.34(1)求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2)求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13、称取12.5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1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试计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14、某同学去游玩时,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它采用了以下的方法对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取这种石灰石样品6g,把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求:(1)m= g;(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3)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加入稀盐酸的次序 1 2 3 4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 10 10 10剩余固体的质量/g 4.0 m 0.6 0.615、某兴趣小组取CaCO3和CaCl2的固体混合物7.5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某浓度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全部逸出后,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41.8g。烧杯及烧杯内物质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如表。反应时间 0 t2 t3 t4烧杯及烧杯内物质质量 64 62.9 61.8 61.8计算:(1)生成CO2的质量为 g。(2)求原固体混合物含CaCl2质量为多少?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4节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2课时)有关不纯物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1.化学方程式中不管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代人参与计算的都应是纯物质的质量。如果遇到不纯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应将不纯物质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2.不纯物质和纯物质质量的换算。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纯度(物质的质量分数)=不纯物质的质量×(1-杂质的质量分数)3.若不纯物质为溶液,则其中溶质参与反应,m溶质=m溶藏×溶质质量分数。4.综合计算题的常见类型(1)将溶液的相关计算与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结合的综合计算。(2)将图像、图表、表格、实验探究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综合计算。5.对于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有两种求法:①溶液组成法: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十溶剂质量,其中溶质一定是溶解的,溶剂水根据不同的题目通常有两种情况:原溶液中的水和化学反应生成的水。②质量守恒法:溶液质量=进入液体的固体质量(包括由于反应进入和直接溶入的)+液体质量-生成不溶物的质量一生成气体的质量。典例精析例1、实验室用废锌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0.4g氢气,求需要含锌80%的废锌片多少克 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多少克 解:设消耗的锌片的质量为x,消耗的稀硫酸的的质量为yZn+H2SO4 = ZnSO4 +H2↑65 98 2x×80% y×19.6% 0.4gX=16.25g,y=100g答:消耗的锌片的质量为16.25g,消耗的稀硫酸的的质量为100g变式1、10克含H2O234%的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条件下能产生多少克氧气?解: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2H2O2 2H2O + O2↑68 3210g×34% x,x=1.6g答:得到氧气的质量为1.6克例2、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三次实验,其平均数据如下表。若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解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物质的质量 平均值反应前:烧杯+盐酸 230.0g石灰石样品 8.0g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235.8g(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2)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答案】(1)2.2;(2)62.5%。【解答】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30.0g+8.0g-235.8g=2.2g。(2)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x 2.2g, x=5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62.5%。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62.5%。故答案为:(1)2.2;(2)62.5%。变式2、取100g的稀盐酸(足量)加入盛有5g含有杂质的金属镁样品的烧杯中,当金属镁与盐酸完全反应后(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解于水),所得烧杯中物质总质量为104.6g.请回答:(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参加反应金属镁的质量(X)的比例式为 ;(3)生成氯化镁的质量为 ;(4)原金属镁样品的纯度(金属镁的质量分数)为 .【解答】解:(1)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根据题意,生成H2的质量=(5g+100g)-104.6g=0.4g;设镁条中镁的质量为x;它生成氯化镁质量为y;.Mg+2HCl═MgCl2+H2↑24 95 2x y 0.4g ,x=4.8g,y=19g原金属镁样品的纯度(金属镁的质量分数)为×100=96%答案:(1)Mg+2HCl═MgCl2+H2↑ (2)(3)19g (4)96%实战演练1、12g镁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得到氧化镁的质量为( )A.16g B.20g C.28g D.40g【答案】B【解答】解:设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 2Mg+O22MgO 48 80 12g x ,x=20g故选:B。2、已知某CO和O2的混合气体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现取12g该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点燃,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A.8g B.11g C.12g D.13.2g【答案】B【解答】:已知某CO和O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12g该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2g×=3g,则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3g÷(×100%)=7g,氧气的质量为12g-7g=5g,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8×2):32=56:32,7g一氧化碳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为4g;由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7g+4g=11g。故选:B。3、某同学将31.6g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剩余固体中锰、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55:60,则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为( )A.6.4g B.3.2g C.1.6g D.0.8g【答案】D【解答】解:31.6g高锰酸钾中钾元素的质量为31.6g×=7.8g;高锰酸钾中钾元素、锰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39:55:(16×4)=39:55:6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钾、锰元素的质量比不变,则反应后钾元素、锰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39:55:60,反应后钾元素的质量不变,则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为7.8g÷=30.8g,则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为31.6g-30.8g=0.8g。故选:D。4、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1g装入大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21.4g固体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氧气的质量为9.6gB.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8.7gC.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14.9gD.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答案】B【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31g-21.4g=9.6g设氯酸钾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为y2KClO32KCl+3O2↑245 149 96x y 9.6gx=24.5g,y=14.9g则二氧化锰的质量为31g-24.5g=6.5g或者21.4g-14.9g=6.5g故选:B。5、将某种天然气水合物(CH4 nH2O)与一定量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用电火花引燃,反应后得到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前后质量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H4 nH2O O2 H2O CO2 CO反应前/g 37.2 16.0 0 0 0反应后/g 0 0 43.2 4.4 xA.该天然气水合物的化学式中n=8B.该天然气水合物为氧化物C.该天然气水合物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4D.若将生成物恢复到常温常压下,则得到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答案】C【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37.2+16.0-43.2-4.4=5.6;则反应中O2、H2O、CO2、CO的分子个数比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3CH4 nH2O+5O2CO2+24H2O+2CO;A、综上分析,根据氢原子个数可得:(4+2n)×3=24×2,解得:n=6,A错误;B、该天然气水合物中含有C、H、O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故B错误;C、该天然气水合物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1×16)=3:4,故C正确;D、4.4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与5.6g一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之和为:4.4g××100%+5.6g××100%=6.4g,则若将生成物恢复到常温常压下,得到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64%,故D错误。故选:C。6、测定硫酸铜晶体CuSO4 xH2O 中结晶水含量的数据如下表:质量瓷坩埚(m0) 35.0克瓷坩埚+硫酸铜晶体(m1) 60.0克瓷坩埚+无水硫酸铜粉末(m2) 51.0克(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 %(2)下列有关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实验中,使结果偏小的是 .A、加热时间过短,晶体没有现象完全变成白色粉末B、固体冷却时未放在干燥器中 C、加热过程中有少量晶体溅出.【解答】解:(1)结晶水的质量=(瓷坩埚+硫酸铜晶体)-(瓷坩埚+无水硫酸铜粉末)=60.0g-51.0g=9g;由图示数据可知,坩埚质量为19.13g,则硫酸铜晶体的质量=60.0g-35.0g=25.0g.因此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100%=36%;(2)A.加热时间过短,晶体没有现象完全变成白色粉,会导致测定的硫酸铜的质量偏大,测定的水的质量偏小,故A正确;B.加热后容器未放入干燥器内冷却,会导致测定的硫酸铜的质量偏大,测定的水的质量偏小,故B正确;C.加热过程中有少量晶体溅出,导致水的质量测定结果偏大,故C错误;故答案为:(1)36;(2)AB.7、取22.2g石灰石样品,放入盛有126g稀盐酸的烧杯中,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烧杯内物质质量变为139.4g.则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g,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解答】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2g+126g-139.4g=8.8g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y.CaCO3+2HCl=CaCl2+H2O+CO2↑100 111 44x y 8.8g,x=20g y=22.2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6.2%故答案为:20;16.2%;8、(2023 南沙区开学)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report / detail / a7ea1a56-13e9-4b57-9149-57de0a0d55da" \t "_blank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试管内固体混合物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分析:(1)该反应开始的时间为 (填“t1”或“t2”)。(2)该反应结束时可收集到的氧气质量为 g。(3)P点处固体成分是 (填化学式)。(4)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 g。(相对分子质量:KClO3-122.5)【答案】(1)t1;(2)0.96;(3)KClO3、KCl、MnO2;(4)2.45。【解答】解:(1)由图可知,混合物的质量在t1时开始减少,则该反应开始的时间为t1。(2)由图可知,该反应结束时可收集到的氧气质量为:4.00g-3.04g=0.96g。(3)由图可知,该反应在t1时刻开始反应,在t2时刻结束反应,P点时氯酸钾部分反应,则P点处固体成分有未反应的氯酸钾,生成的氯化钾以及催化剂二氧化锰,化学式为:KClO3、KCl、MnO2。(4)设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x,2KClO32KCl+3O2↑245 96x 0.96g,x=2.45g则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答案为:(1)t1;(2)0.96;(3)KClO3、KCl、MnO2;(4)2.45。9、(2023 海口一模)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report / detail / 98883acb-3266-4766-81e1-fcb2217bf265" \t "_blank )将30g镁和铁的混合物加到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溶液质量增加了28g,将反应后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为 。【答案】126g。【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氢气的质量为30g-28g=2g,硫酸中氢元素和硫酸根的质量比为2:96,则所用硫酸中含有硫酸根的质量为96g,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则硫酸中硫酸根的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硫酸镁和硫酸亚铁中的硫酸根的质量,则反应后固体的质量等于硫酸根的质量和混合金属的质量之和,为30g+96g=126g,故答案为:126g。10、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请你结合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图中能上下移动的粗铜丝有 的作用;(2)瓶中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成 色.(3)兴趣小组对制取二氧化碳后剩余溶液的成分进行探究,过程如下(假设二氧化碳已完全放出,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加反应):【猜想】:反应后的溶液中可能还有盐酸.【过程】: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结论】:反应后的溶液中还有盐酸.请你就上述的探究过程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 .【解答】解:(1)将铜丝放下使内装石灰石的尼龙布袋与稀盐酸接触,从而可以通过现象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石灰石与稀盐酸接触发生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生成二氧化碳;(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3)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氯化钙和硝酸银反应也可以产生白色沉淀,并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所以不能证明稀盐酸的存在.故答案为:(1)随时控制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合理就给分)(2)红(3)不合理,因为生成的氯化钙也能与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11、将炉甘石(主要成分是ZnCO3)、赤铜矿(主要成分是Cu2O)和木炭混合加热到8000℃左右,即可炼出像金子一样的物质,该物质叫药金.分析:药金中不可能有金,理由是 ,药金中不可能有大量炭,理由是 ,冶炼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则该气体主要是 .经测定,药金的主要成分是铜和锌,还含一些杂质(杂质不反应,不溶解),现要测定药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方案一:如图1:把ag样品放入稀盐酸中,至没有气泡产生后过滤、洗涤干燥滤渣,称量滤渣,质量为bg,计算锌的质量分数的公式为 ;方案二,如图2把ag样品放入滴有石蕊的稀硫酸中,至没有气泡产生为止,溶液仍为红色,称得气袋的质量为bg,减去原气袋质量得到氢气质量,则利用方程式,根据氢气的质量可算出锌的质量为cg,计算公式×100%,此方案是否严密,说说你的理由 .【解答】解:分析:由于化学反应中元素不变,原料中没金元素,所以不可能生成金;由于炭是黑色,炭多了药金会变黑色,而且强度差;冶炼过程中碳酸锌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故填:化学反应中元素不变,原料中没金元素,所以不可能生成金;CO2;方案一:药金是锌和铜的混合物,加入盐酸则锌反应剩余的是铜,故锌的质量为(a-b)g,故锌的质量分数为:×100%;方案二:由于气袋在空气中受到浮力,不能称量,故该方案不严密,故填:不严密,因为气袋在空气中有浮力,不能称量.12、(2023春 定海区校级期中) ( http: / / www.m / science / report / detail / 3e9dfe20-3f2f-4b7a-b053-f5266b61a47c" \t "_blank )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某学习小组取2.5g该样品与0.8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该混合物t1时间后(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得加热时间t1、t2、t3、t4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表所示:请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加热时间 t1 t2 t3 t4剩余固体质量/g 2.48 2.41 2.34 2.34(1)求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2)求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答案】(1)0.96g。(2)98%。【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的质量=2.5g+0.8g-2.34g=0.96g。(2)设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2KClO32KCl+3O2↑245 96x 0.96g, x=2.45g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100%=98%。答: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98%。故答案为:(1)0.96g。(2)98%。13、称取12.5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1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试计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解答】解:生成CO2的质量为:12.5g+50g-58.1g=4.4g,设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x 4.4g,x=10g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0%答: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为20%。14、某同学去游玩时,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它采用了以下的方法对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取这种石灰石样品6g,把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求:(1)m= g;(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3)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加入稀盐酸的次序 1 2 3 4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 10 10 10剩余固体的质量/g 4.0 m 0.6 0.6【答案】(1)2;(2)90%;(3)14.6%。【解答】解:(1)样品是6g,加入第一个10g盐酸的时候,剩余固体是4.0g,说明反应掉的碳酸钙的质量为2.0g.根据后面的数据可知此时碳酸钙应该有剩余,也就是10g盐酸和2.0g碳酸钙是恰好完全反应.所以第二次再加10g盐酸,反应掉的碳酸钙还可能是2.0g,即还剩余2.0g固体,根据后面的固体质量可知,第二次应该也是反应掉2.0g,剩余2g,即m=2.0g;(2)由于6g样品剩余了0.6g不溶性物质,也就是碳酸钙的质量为6g-0.6g=5.4g,所以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100%=90%;(3)10g盐酸和2.0g碳酸钙是恰好完全反应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732.0g 10gx,x=14.6%答: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4.6%。故答案为:(1)2;(2)90%;(3)14.6%。15、某兴趣小组取CaCO3和CaCl2的固体混合物7.5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某浓度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全部逸出后,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41.8g。烧杯及烧杯内物质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如表。反应时间 0 t2 t3 t4烧杯及烧杯内物质质量 64 62.9 61.8 61.8计算:(1)生成CO2的质量为 g。(2)求原固体混合物含CaCl2质量为多少?【答案】(1)2.2;(2)2.5克。【解答】解:(1)分析表中数据,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CO2的质量为64g-61.8g=2.2g,故填:2.2;(2)设原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 x 2.2g ,x=5g原固体混合物含CaCl2质量为7.5g-5g=2.5g答:原混合固体中含CaCl2的质量为2.5克。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华师大第一章化学反应 第4节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2课时)(原卷版).docx 华师大第一章化学反应 第4节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2课时)(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