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压强 讲义(无答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九章 压强 讲义(无答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九章《压强》 讲义
活动一:画一画
1.画出下列物体(水杯、手指、木块)产生的压力的示意图。
2.用30N的水平力把重50N的木块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墙面受到压力为
   N,方向为 。
3. 时,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压力的F=G。
活动二:做一做
1.问题1:实验中如何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2问题2:分组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3.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 有关
4.器材:海绵、砖、钩码、小桌
5.实验方法:
6.分析实验现象
实验次数 压 力 受力面积 压力作用效果
1 甲 桌子重力
2 乙 桌子+砝码重力
3 丙 桌子+砝码重力
7.实验结论: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和 有关。
(1)受力面积一定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压力一定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活动三:学一学
1. 物理学中, 叫做压强,
压强是反映 的物理量.
2.压强的计算公式______ ,变形公式 , 。
3. 单位是 1 Pa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
4. 算一算:一个秃顶帽的面积是0.8cm2,图钉尖的面积是5cm2,手指对钉帽的压力是20N,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强是多少?
活动四:说一说
1.增大压强的方法:(1) (2) ;
2.减小压强的方法:(1) (2) 。
3.如果你在结冰的河面上玩耍时,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你应该采取
怎样的自救措施
习题:
1.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个立方体的重力为8×103N,底面积为0.4m2,它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_Pa,若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_Pa.
2.坐沙发要比坐板凳舒服,这主要是因为沙发较易发生形变,增大了人与沙发问的 ,在 不变的情况下, (选填“增大"或“减小")了压强.
3.知某河面上的冰能承受的压强是3×104Pa,一个人的质量是60kg,每只鞋底的面积都是150cm2。通过有关计算回答问题:(1)此人站在冰上是否有危险 (2)此人能不能从冰上走过河 (取g=10N/kg)。
液体压强:
(
甲 乙
)活动一:做一做
总结:①液体的压强产生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液体对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有压强。
活动二:测一测【液体内部的压强】
1 .①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_____________.
②当探头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两边的液面会形成__ __ _,
反映薄膜受到压强的大小。
2.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看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的关系。
结论: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 。
3.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看看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有什么关系。
结论:同种液体内部压强,深度越深,压强 。
4.换用不同液体,看看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内部的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结论: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 。
5.总结液体压强的特点:
①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 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 __ ;
③ 同种液体(密度相同),深度越大,液体的压强___________;
④ 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___。
活动三:试一试
例:底面积为0.5m2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10cm深的水,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取g=10N/kg;ρ水=1.0×103 kg/m3)
解:
(
h=10cm
S=
0.5 m
2

)(1)水对杯底的压力:
F=
(2)杯底的受力面积:
S=
(3)则水对杯底的压强为:
P=
答:
活动四:说一说
1.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2.单位:密度ρ是 ,深度h是 ,压强p单位才是Pa
3.某点的深度h 指:被研究点到液面的竖直距离。
2.水平桌面上放有三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满酒精、水和硫酸。则液体对杯底的压强最大的是( )(注:)
A.酒精 B水 C硫酸 D一样大
3.将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如图所示,这两种液
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
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D、无法判断
4.如图所示,盛有水的试管从竖直位置逐渐倾斜时(水不溢出),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将(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判断
5.珠江上,一艘船的船底在水下0.5m处被撞了一个洞,洞口的面积为10cm2,用来堵洞的堵塞物受到水的压力为是多少?(ρ水=1.0×103kg/m3,g取10N/Kg)
连通器: (
过路涵洞
)
1.上端________,下端________的容器叫连通器。
2. 连通器原理:连通器中只有____ ___液体,在液体________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液面保持相平)。
即连通器中液面相平的条件:①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
说一说
连通器的应用实例:
A 水塔 B下水道U型管 C船闸 D地漏
习题:
1.在图示的几种情况中,不能称为连通器的是( )
2.如图所示,是某栋房子供水的水路示意图,放水
时水龙头与水塔构成了一个 。若将水龙头
(相同型号)单独打开并将开关旋至最大,则
(填“甲”或“乙")水龙头出水速度大。
大气压强:
活动一:学一学
家庭活动:覆杯实验:将玻璃杯子装满水,然后用
一张纸盖在水的上方,将水杯倒过来,观察发生的
现象:
2. 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叫做 。
3. 最早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是 实验,一标准大气压相当于
厘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它的大小等于 Pa;
大气压的值随高度的增而 。
活动二:做一做
1.由于大气受到 力作用;而且大气具有 . 大气会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我们称为大气压强,简称为大气压.
2. 实验证实大气压强的存在。
活动三:测一测 托里拆利实验
1.管子倾斜水银柱竖直高度是否发生变化
2. 管子直径加粗,管中水银柱高度怎样变化?
3.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玻璃管内混有少量空气,会影响水银柱的高度吗?
4. 如果把玻璃管上方打破一个小洞,会有什么现象?
5. 大气压的数值
(1)大气压的数值等于 mm高度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2) 1标准大气压=__________Pa 粗略计算中取
试一试
1.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
2. 拿着自制气压计从楼下到楼上,观察玻璃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
结论: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 。
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会死100,随着
大气压的减小,水的沸点也会 .
习题:
1.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2.在托里拆利实验中,下面哪种情况能使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发生变化 ( )
A.向水银槽里加少量水银
B.将管倾斜
C.将玻璃管变粗
D.外界大气压发生变化
3.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是利用_______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
4.高压锅容易把食物煮烂,是因为锅内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_1标准大气压,锅内水的沸点____________100℃(以上两空选填“>”或“<”)。
流体流速和压强的关系
活动一:取一装水的杯子,把一根小塑料管A插入水中,
然后用另一根小塑料管B对准A露在水面的管口处,
向B管中吹气,会看到喷雾状的水雾。为什么?
活动二:做一做
1实验现象:向中间吹气时,两张纸相互 。
由于吹气,两张纸之间气体的流速 ,两张纸
外侧的空气流速 ,纸条的互相 则说明
纸的内侧受到的压强 ,外侧受到的压强
2实验现象:用力向外吹气时,现象
原因:吹气使纸条上方的空气流速 ,纸条下
方的空气流速 ;说明纸条上方受到的压强
纸条下方受到的压强
3实验结论:在流体中,流速越 的位置,压强越 。
活动三:说一说
使劲吹气,乒乓球会怎样运动?
活动四:探一探 飞机的升力
飞机机翼的升力产生原因:如图所示,飞机的机翼形状 类似鸟的翅膀形状,下方平上方凸起。当气流迎面吹来时,在相同的时间内上方气流经过路程大于下方气流的路程,因此上方气流流速较大,压强较 ,下方流速较小,压强较 。机翼上、下表面受到了不平衡力的作用,向上的力 向下的力,从而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活动四:说一说
你还知道哪些生活中相关的现象吗?
习题:
1.如果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则会出现的情况是( )。
A.飞机翅膀的截面形状应该反过来
B.两艘并列同向行驶的船只还会相撞
C.地铁、火车站的站台安全线不必设置
D.喷雾器再怎么用力吹也喷不出雾来
2.唐代著各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说的是大风掀走了茅屋的屋顶,你能解释为什么风大时能把屋顶掀走吗?
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已逐渐进入百姓家庭,如图是小华家购买的一辆小轿车,他发现轿车的外形类似于飞机的机翼。则轿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车子上方空气的流速 车子下方空气的流速,因而车子上方气体的压强 车子下方气体的压强,从而使得轿车对地面的压力 车的重力。(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两艘并排前进的船,在航行时常会在内、外两侧水流压力差作用下不由自主得碰在一起,其中( )
A、两船外侧水流较缓,压强大
B、两船外侧水流较急,压强大
C、两船内侧水流较缓,压强小
D、两船内侧水流较急,压强大
3.如右图所示,是喷雾器的原理示意图,当空
气从小孔迅速流出,小孔附近空气的流速较大,
压强 容器里液面上方的空气压强,液体
就沿细管上升,从管口中流出后,受气流的冲
击,被喷成雾状。(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在火车道旁行走的人,为什么不能靠车道太近 否则会出现什么危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