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高考乙卷作文“交流互鉴、携手共进”导写及范文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全国高考乙卷作文“交流互鉴、携手共进”导写及范文

资源简介

2023年全国高考乙卷作文“交流互鉴、携手共进”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新时代领路人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第一则材料可以概括为“损人未必利己”,做别人路上的“拦路虎”也必将为人所唾弃;
第二则材料辩证看“一枝独秀”与“百花齐放”的关系,俩则材料组合意在强调我们要尊重别人,尊重多样的的美才能有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
两则材料一反一正,给我们提出了应该如何处理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的方式,那就是尊重他人的不同,保持多样并存的大美局面。
这种关系甚至可以扩大到不同国家之间,不同文化之间。
本题题目文体选择难度不大,较为适合学生抒发议论,但在写作过程中应注意对“一枝独秀”和“百花齐放”的辩证关系的分析,可发挥的空间与切入角度是较为多元的。
平时就对国家大事比较关心的同学,就可以以国家及世界的大事为切入,发表自己的观点,例如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文明的多样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以及以中美之间博弈的时事去探讨科技发展中的自力更生与借鉴学习。
行文过程中,学生需对材料作精细解读,适当引用以得出准确的观点。
主体部分尽量有清晰的论说角度,并形成完整有层次的逻辑关联。凸显行文逻辑的同时,既有现实生活的解读与思考,又有较为有深度的思考和较为广博的视野。
材料选择上,可以使用历史经典,如论语中的一些名言警句;当代行业风采人物,如最近比较热的特斯拉进入中国、共享专利;或是生活中的诸多现象、人物故事,如福原爱到中国学习乒乓球、外国教练指导中国选手获得冬奥会冠军等等。
整体上,文章主题突出,材料多元且有层次感,突出个人认识与思考是获得高分的重要前提。
【优秀范文】
1交流互鉴创文明多彩
携手共进赴天下大同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先生为我们总结出了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无独有偶,习近平主席的讲话用生动的语言同样说出了这个普遍的道理。
“万物并举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人类文明并不只有一种模式,人类发展也不只有一条道路,不同文明只有彼此尊重,交流互鉴,和合融通才能携手共赴“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天下大同理想社会。
瞻顾过往,中华文明无声地镌刻着先人们交流互鉴的文明对话。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诚然,中华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文明史。汉代张骞出使西域谱写了万里驼铃的丝路长歌,唐代鉴真东渡日本留下“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中日友好佳话,玄奘远赴天竺取回大量佛经见证了中印的文化交流,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开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元代马可波罗游历中国开启了欧洲对中国文明的向往。文明在开放包容中彰显自信,也通过交流互鉴而与时俱进。
览揆当下,中华文明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有力地提供了中国方案。
“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战略,追求实现人类整体利益。从“己欲立而立人”“计利当计天下利”“天下为公”等先贤哲思,到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再到“一带一路”“巴黎气候协定”“亚欧班列”等为代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践行,中国以“兼济天下”的担当和胸怀为解决世界问题努力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智慧让世界文明熠熠生辉,中国方案让世界发展动力不断。
放眼乾坤,当代青年应以天下为己任,携手共进,共赴大同。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当前,“文化霸权”潜滋暗长,“零和博弈”沉渣泛起,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单边主义甚嚣尘上,当代人类文明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青年应摒弃精致的利己主义,勇担时代大责,实现民族复兴。实验室里,32岁清华女教授赵慧婵让青春挥洒在机器人科研领域;空间站中,神州十六航天员桂海潮二十年初心不改成中国最年轻航天员。我们的身边从来不缺铁肩担大义,怀抱济世之志的青年榜样。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只向国家未来。
苍穹赖云点,轻云依天飘。各国文明丰富多样,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斑斓多彩的壮丽画卷。“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们应坚决杜绝吹灭别人的灯、阻挡别人的路的损人不利己的行为,积极倡导携手共进、互利共赢的价值理念。让文明在交流中而多彩,在互鉴中而丰富,各国人民携手共进实现天下大同。
2向光行大道,美美共盛放
心中有光,方可行大道,各美其美百花绽,美美与共满园春。习总书记用灯与路,一花与百花揭示出如何走光明征途,享美美与共的哲思与智慧。我想新时代青年应该从中悟到:未来的征途需要我们去跋涉,去开拓,我们要有坦荡的胸怀,开放包容,合作共赢,以心中的光点亮无数盏灯,照亮远行的大道坦途,携手共行,共筑世界美丽大花园,共促百花繁盛的共美春光。
行光明坦途,迎百花齐放,青年你我当有纳百川之胸怀。
包容与和谐是百花盛放的沃土,可以激发无限的能量。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积淀了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凝聚成了紧密团结的中国力量;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携手同一个世界的追求。这都体现了中国博大的胸怀和包容。所以,心中若有光明坦途,必是以一腔热忱祛除偏见和狭隘,以坦荡胸怀盛大爱,这样我们才能走出一条更光明坦荡的前行之路。
逐远行征程,促同气连枝,青年你我当合作共赢创机遇。
携手同行,以合作求共赢,同气连枝促发展。在不断探索的征途中,我们积极建设“海南自贸港”,实现多边共赢;延续“丝绸之路”的互通互联,我们以新时代的“一带一路”开创合作共赢新机遇,拓展开放合作新路径;共同合作“领航员国际空间站计划”共赴星辰大海之约。这都启示着我们合作才能共赢,携手才能并进。新时代的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要以相互交流合作的姿态继往开来,携手前行,百花齐放,迎接这世界花园里的满园春色。
向光行大道,美美共盛放,青年你我当勇担家国之使命。
立足百年之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中国梦承载了更辽阔的世界梦想和担当。绿色发展,我们有保护文明的长远抉择;减贫事业,我们有立己达人的世界情怀;和平发展,我们有命运与共的矢志追求。我们的国家从来都在求共美,促共美。大道不孤,家国担当和追求就是你我的使命,我们一定要打开格局,不惧挑战,接续力量,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注入我们中国青年的青春活力,以青春使命沁润百花盛开。
烛照光明,向光而行,各美其美,百花繁盛。点亮无数灯,才会更加光明,拓宽行走的路,才会走得更加广阔。我们已然踏上了未来的征途,愿你我都深思灯与路的启示,谨记美美与共的智慧,向光而行,行稳致远,美美与共,芬芳盛放。
3格局大者能致远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获取成功的关键是提升自己,而不是阻拦他人。心怀不轨之心,只在阻碍别人上费心思,又怎么会有足够精力来提升自己?态度表明格局,能力支撑行动,才能行稳且致远。
真正的成功靠的是不断超越自己。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唯有苦练内功,和自己的缺点死磕,才能不断超越自己。
格力空调的畅销,靠的是长年累月的技术创新,是掌握核心科技,是不断转型升级,而不是靠挖同行的墙脚。要想“欲穷千里目”,必须自己“更上一层楼”,阻碍别人只会显示自己的羸弱。将精力用到给别人使绊子上,奢望通过搞垮对手获取胜利,结局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真正的成功不会惧怕成人之美。成人之美者,无形中也成就着自己。为他人点亮一盏灯,也帮自己开辟了一条路。盲人提灯夜行,照亮别人,却也让自己的路越走越宽。
齐桓公要拜鲍叔为相,鲍叔牙却坚决推辞,并且举荐管仲代替自己,从而赢得天下人“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祁黄羊在政治上并没有卓越的业绩,却靠着举荐仇人解狐,公而无私的美德名垂后世。
此二君受人敬仰,就是靠为他人点亮一盏灯,为他人开辟一条路。
正是这种不为一己之私遮望眼的境界,才能助推他人发展,成就更大的功业。
正是有着跳出个人小圈子的格局,才能看到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君子修德怀远,提升境界和格局,以有利于家国天下也。
孔子教导弟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近年来,我国乒协不断派教练出国交流,为别国队员进行技术指导,并且接纳国外队员到国内训练,帮助对手提升水平。
因为我们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只有竞争对手够分量,才能不断提高乒乓球运动的整体水平。而保持高质量的竞争态势,我国队员才能不断突破,运动项目才能更加精彩。
一家独大,貌似畅通无阻,或许也正是绝路的开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迎来真正的大同。
德不孤者必有邻,格局大者能致远。唯有秉持“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原则,才能共享美好生活。“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唯有多元并存,携手与共,才能走向共同繁荣。
4成就彼此,多彩绽放
新时代领路人说过:“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把自己融入集体,彼此成就,才能绽放出群体的光芒。由狭隘的利己走向崇高的利他,是我们新青年应追求的正道。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任何时代,人类的发展始终是合唱,不是独奏。正如魏源所言: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利己唯得小利,霖润他人方成大美。
人生在世,总会有一些私心,这些私心阻碍着我们去帮助别人。如果将这些私心换成博爱之心,以彼此成就的心态生活,这样一来,你会发现,世界比想象的更美好。
古有杜子美面容枯槁,失声痛哭:“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圣尺笔兴波,描摹人间疾苦,祈愿“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反观隋炀帝贪图享乐,堕入利己的狭隘中,大好河山拱手让人。
近有“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的鉴湖女侠秋瑾投身于革命,只求利他,叫数代人缅怀;
今有万佐成夫妇的一元共享厨房,尽力雪中送炭,为多少病患氤氲出亲情的味道。行走于人世间,当我们始终带着成就他人之心,便也常成就了自己,更为整个社会增添了色彩。
利他精神是我们一脉相承的宝贵财富,人与人之间需要,国与国之间亦如此。
利他之行暖世界,成就人类命运共同体。
南朝《唱导文》有言:“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行善利他之举正是如此,它能够驱散阴霾、照亮人心,像千盏明灯高悬,照得万里夜空一片明朗。
在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面前,人类的命运前所未有地紧密相联。我国作为和平崛起的东方雄狮,为构建一个开放、和平、美丽的新世界,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与友邦患难相助,为海外源源不断地提供疫苗、医护的支援,在危机中发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最强音。
独木难支而众擎易举,和衷共济方能共同繁荣,展现了“兼爱”的中国,让全球更加稳定安全。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而是与他人相互相互依存。流星固然璀璨,但区区一颗只能成为他人眼眸中的一瞬,只有成雨而来才会星光闪耀,照亮夜空;一人独行,不如结伴同行,互相帮衬,成就彼此才能够共赢,多姿多彩地尽情绽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