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18张PPT。第二课 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 在中国近代,下列那一条约签订后,出现了如图局面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D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
统治中国的工具一、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铁路是 列强在华投资最大的一个经济领域。资本主义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1840年
~1842年清朝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4年
~1895年清朝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1900年
~1901年清朝战败,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提示:还可从清政府角度;中华民族角度;和平与发展角度;中国共产党角度等。【屈辱史】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清朝战败,签订《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程度加深1、列强对中国经济强大控制要达到什么目的?
2、你认同观点1和还是观点2,为什么?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把中国变成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认同第一种,列强控制中国的市场,获取了高额利润,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技术,培养了中国本土人才,但其压制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危害是巨大的。一、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探究P11四川川汉铁路公司是当时全国最有名的三家铁路公司之一中国的回应:主张推翻清政府,建立独立、民主、自由的“中华共和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资产阶级革命派兴起兴中会:1894年11月,在夏威夷的檀香山成立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A、有正规的统一政党领导
B、有明确的革命纲领
C、有了公认的民主革命领袖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时间:1905年
地点:东京
领导人:孙中山、黄兴等
性质: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刊物:《民报》
纲领:
意义: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极大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P13 黄花岗起义中国同盟会革命纲领(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探究P13结合孙中山的话,用自己的语言描述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等)
政治:帝国主义列强控制清政府,民族危机加重。
经济: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掠夺。
思想文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2、为了唤醒中国民众起来革命,救亡图存。▲武昌起义(新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1912年一、革命的酝酿与爆发:条件:1、社会经济条件与阶级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得到一定壮大。2、思想条件:民主革命思想的广为传播;三民主义的提出;邹容《革命军》3、组织基础:各地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如中国同盟会的成立等4、军事条件: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背景:《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工具,民族矛盾继续深化。辛亥革命 二、辛亥革命的经过2、发展:全国响应3、高潮:中华民国的成立1、爆发:武昌起义
1911年武昌起义→武汉三镇光复1)概况:1912年元旦 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后被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中国从此进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袁世凯(1859年—1916年),字慰庭,号容庵,是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北洋军阀鼻祖,1912年3月,袁世凯因促成共和有功,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死于北京 . 三、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2010宁波卷)18.(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革命党人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然而,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清王朝皇冠落地后,不平等条约没有废除;从农村到城市,很多人家还是把君主当作神来供奉。
(1)材料中的“改良”和“革命”是指哪些历史事件?它们有哪些共同之处?(5分)
(2)这场“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结合材料谈谈对“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这句话的认识。(5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探索现代化道路、向西方学习、力图挽救中华民族危难等 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等。(3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根本改变。 辛亥革命的影响:积极影响(意义):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 共和制国家。
思想上: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的进步探索了道路。
(P16最后一段)消极影响: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政治上四分五裂,军阀混战。说一说1、 孙中山先生为什么在建立中华民国后辞职让位?2、 辛亥革命有什么重要意义?有什么历史教训?革命力量不够强大、革命派不团结、帝国主义的压力、袁世凯的实力和政治骗术。失败的教训告诉后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备战中考在中国近代化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中,中国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考点拓展比较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异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