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与城市(共3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乡村与城市(共36张PPT)

资源简介

课件36张PPT。 社区是每个人感受日常生活的地方,而每个社区都处于一定的区域中。这些区域,有的是乡村,有的是城市。乡村和城市,有截然不同的景观,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差异。第二课 乡村与城市聚落?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并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聚落的主要形式?乡村和城市请同学们谈谈两幅图各自的景观特点。依山傍水,有大面积的农田和旱地,生长着许多农作物高楼大厦密集分布,交通网络纵横交错。。。。。。乡村聚落: 即村落,是乡村地区人们的居住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房屋建立在高山上是为了。。。。。。房屋建立在水边是为了。。。。。。乡村聚落的特点:
(1)分布和形态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
?
?
?
聚落的分布受气候的影响 高地上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不足问题与思考:对比图1—17和图1—18,分析平原和山谷村落的形态有什么不同?
平原地区村落规模较大,房屋密集且较集中,
多呈组团状;山谷中村落规模较小,房屋稀疏且分散,多呈条带状 。乡村聚落的形态受地形影响(2)房屋建筑(传统),往往体现出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
竹木搭建而成,往往悬离地面降水丰富,地面潮湿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房屋屋顶的形状,坡度与当地的降水有关,墙体的厚度,窗户的大小与当地的气温有关,建筑材料与当地的资源有关(竹楼、窑洞、冰屋), 乡村聚落中的房屋建筑还受人们生活习俗,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3)由于所处自然条件的差异,人们的生产活动各不相同,生活也各具特色。

A图人们从事耕种耕作,是农村;
B图人们从事捕鱼工作,是渔村;
C图人们从事植树造林工作,是林场;
D图人们从事放牧工作,是牧村。△问题与思考: 观察图1-21乡村生活照片,说一说不同乡村聚落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差异,并给每幅图片拟一个标题。一是临近水源所在地;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二是多分布在地形较为平坦,气候、土壤、植被条件较好的地方;三是临近交通运输便利的地方;四是靠近集市、宗教活动地等。——临水——优越自然条件——交通运输——宗教、集市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五、多分布在人口比较多的地方;
六、靠近政府驻地;
七、一些节庆在特定的地点举行,会形成短期集市。人口行政风俗民情城市聚落城市聚落的形成 (1)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有很大不同。
(2)城市有大有小,人口有多有少,特色与功能各异。
(3)任何一座城市的功能都不是单一的,都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
城市聚落的特点:△问题与思考:据图1—24,分析北京市拥有哪些功能区,分别给它们命名。

A: 大学和高科技园区 ,B: 商业区 ,C: 居民区 。精神生活购物、旅游、在外就餐、听音乐会在校读书、上网。。。。。。总结: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以农田为主,
房屋稀疏高楼林立,
交通网络纵横交错低,稀疏高,密集类型少、
数量少、
不够便利类型多、
数量多、
非常便利人口数量少、
人口密度小、
农民人口数量多、
人口密度大、
工人二、往来在区域之间小 调查:
1.你经常逛超市吗?你最喜欢买什么商品?本地产的商品有哪些?外地产的商品有哪些,产自哪里?山东花生山西陈醋杭州茶叶俄罗斯望远镜瑞士军刀法国香水
思考:1.说说为什么这些东西本地不能生产呢?

2.为什么桐乡要要调运外地商品呢?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物产就不同。 提问:1.观察教材14、15页的图1-29、1-30、1-31,思考:区域间的联系仅限于物产方面吗?还包括哪些方面? 不是。还包括经济、文化、信息、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利用各种通信手段,很容易查询某一区域的信息,利于区域之间的交流。
一到夏收的季节,我们河南的收割机要开到河北,帮助别人抢收小麦。1 城市乡村之间的交往:粮食、木材、各种肉类、蔬菜、牛奶电器、服装、药品、技术等经济 信息 物资 技术 文化……2 交流的区域可以包括:a城市----乡村b乡村----乡村c城市----城市d国家----国家2.请列举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听到的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具体事例,并说明是哪一个方面的交流。
3.假如将超市里的外地商品剔除,将外来人员赶出本地区,我们桐乡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小结: 区域间有差异,才有交流的必要。一个区域的优势,可能正好弥补另一个地方的劣势,因此,我们应该进行城乡社区交流,优势互补,促进不同区域的共同繁荣。以我们桐乡地区为例,谈谈桐乡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再列举本地与外地之间交流合作的事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