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粤科版(2017秋) 三年级上册2.11食盐还能分离出来吗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粤教粤科版(2017秋) 三年级上册2.11食盐还能分离出来吗 教案

资源简介

粤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食盐还能分离出来吗》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四节课《食盐还能分离出来吗》,主要内容是食盐的分离。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和再结晶过程,了解食盐的分离方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和再结晶过程,掌握食盐的分离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和再结晶过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和总结能力。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溶解和再结晶的知识,对于实验的操作也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食盐的分离方法可能还不太了解,需要通过实验来加深理解。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新课导入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我们平时在家里做饭时,会用到哪些调料呢?其中有一种调料是什么?(食盐)你们知道食盐是怎么来的吗?它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呢?请大家思考一下。
第二环节:实验操作
1. 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2. 发放实验用具:食盐、水、玻璃杯、勺子、过滤纸等。
3. 实验1:食盐的溶解
a. 每组取一勺食盐加入玻璃杯中。
b. 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观察食盐的溶解过程。
c. 学生可以用放大镜观察食盐的颗粒是否完全消失。
d. 让学生描述食盐溶解的过程和现象,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4. 实验2:过滤分离
a. 将溶解的食盐溶液过滤,收集过滤液。
b. 学生可以用过滤纸和漏斗进行过滤操作。
c. 学生观察过滤液的颜色和透明度,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5. 实验3:食盐的再结晶
a. 将过滤液倒入一个浅盘中,放置在通风的地方。
b. 学生观察食盐溶液慢慢蒸发,食盐逐渐结晶出来的过程。
c. 学生用放大镜观察食盐结晶的形状和颜色,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6. 学生进行实验的同时,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及时纠正他们的操作错误。
第三环节:实验总结
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总结,提问学生:
a. 食盐在水中是如何溶解的?(食盐的颗粒与水分子相互作用,颗粒逐渐消失)
b. 食盐溶液通过过滤后得到的是什么?(过滤液)
c. 食盐溶液如何进行再结晶?(让溶液慢慢蒸发,食盐结晶出来)
2. 学生进行回答和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
1.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其他分离食盐的方法,如蒸发法、结晶法等。
2. 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了解其他分离食盐的方法。
3.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能想到其他分离食盐的方法吗?请大家分享一下。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和再结晶过程,以及食盐的分离方法。
六、板书设计:
食盐的分离方法
食盐的溶解和再结晶过程
实验1:食盐的溶解
实验2:过滤分离
实验3:食盐的再结晶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实验操作,学生亲自观察和操作食盐的溶解和再结晶过程,培养了他们的实验和观察能力。通过实验总结,学生对食盐的分离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耐心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在拓展延伸环节,学生可以了解到其他分离食盐的方法,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在教学反思中,教师提到了加强对实验操作的指导,这是因为有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不够细致,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下次教学可以提前做好实验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步骤。同时,在板书设计方面,可以更加简洁明了,突出重点,方便学生回顾复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