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人地关系,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2.通过案例,了解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3.通过分析阅读材料,帮助学生了解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新课导入: 1962 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 L. Carson,1907—1964)撰写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引发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使得环境保护问题摆到了各国政府的桌面上,各种环境保护组织纷纷成立,从而促使联合国于 1972 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签署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开启了环境保护事业。1. 春天本来是鲜花盛开、百鸟齐鸣的美好季节,而《寂静的春天》却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寂静世界。为什么会这样呢?提示:《寂静的春天》向社会公众深刻地揭露人类滥用杀虫剂而导致灾难的具体事件,人类滥用化学药物,在杀死昆虫的同时,必将危及地球其他生物乃至人类的生存,最终会导致春天里出现“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跳跃于水中”的毫无生机、死气沉沉的可怕景象。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环境物质、能量废弃物物质、能量废弃物人类社会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一、环境问题产生原因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概念:一般指由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分类环 境 污 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生 态 破 坏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资 源 短 缺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二、环境问题的类型不同学者对环境问题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将下列环境问题按照所示范的形式,与其划分类型用线连接起来,并说明连接的理由。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工业环境问题农业环境问题土壤污染区域环境问题局部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全球环境问题光污染噪声污染第三产业环境问题按环境要素划分按生产类型划分按地理空间划分活动 2.环境问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环境问题不同,不同区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有所不同。读图 5-3,完成相关任务。(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各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进行说明。提示:发达国家环境问题较发展中国家轻,主要以臭氧层破坏、全球性气候变化、海洋污染,酸雨等环境污染问题为主,并将环境问题通过国际贸易、发展援助等方式转移给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较发达国家严重,主要以森林退化、荒漠化等生态破坏问题为主。活动 2. 环境问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环境问题不同,不同区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有所不同。读图 5-3,完成相关任务。(2)议一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提示:目前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较严重,其原因是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发展中国家限于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等。活动(一)、资源短缺难以满足和保障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人类长期大规模的( )与破坏某些自然资源数量( )质量( )开采锐减下降索取>再生油气资源(约50年)煤炭资源(约120年)想一想,人类对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的破坏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对土地资源的破坏:肆意开采矿产资源、不合理灌溉、建筑用地占用、滥垦草地、过度放牧、公共建设占用等。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活动P112:经济利益驱动人们长期砍伐森林和开垦草原物种灭绝生物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导致生态失衡,加剧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生态恶化斑驴大象鸟袋狼(二)、生态破坏渡渡鸟像火鸡一样,体形较大,性迟钝,不会飞,原产于非洲岛国毛里求斯。1507 年,葡萄牙人发现了毛里求斯岛,1598 年该岛又被荷兰人所统治。当时,殖民者把捕猎渡渡鸟当作一种游戏,并采集它们的蛋。同时,殖民者为了开垦农场,先用火焚烧渡渡鸟的栖息地,然后疯狂猎捕渡渡鸟,结果造成渡渡鸟数量迅速减少。1681 年,最后一只渡渡鸟也被残忍地杀害了。阅读活动P114: 读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构成表,完成相关任务。提示:1. 根据表格数据,绘制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原因的对比柱状图。 读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构成表,完成相关任务。提示:对照上图可以看出,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两者的比重达63%。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达60%。2. 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读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构成表,完成相关任务。提示:影响未来的食物来源和工农业生产资源;间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水质遭到破坏;影响药物来源等。3. 议一议,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对人类会造成哪些不利的影响?小组讨论从地形、气候、植被覆盖、人为原因等角度,讨论水土流失与土地沙漠化的成因生态破坏问题 地区 自然原因(地形、气候) 人为原因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黄土高原、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地形起伏大、降水集中、植被覆盖率低地处内陆、降水少植被覆盖率低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开发建设等n 污染的形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海洋污染图中所示的环境污染可能有哪些?(三)、环境污染排放>净化DDC B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回答1-2题。1.图中箭头a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会引起( )①.滑坡、泥石流 ②.酸雨危害③.臭氧层空洞 ④.荒漠化、水土流失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2.图中箭头b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会引起( )①.土壤污染 ②.盐碱化 ③.公害病 ④.水土流失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污染物:大气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以及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源: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交通。类型:光化学烟雾、雾霾、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和酸雨。危害: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被,腐蚀材料,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引发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和酸雨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大气污染问题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PM2.5 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成部分,却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PM2.5 粒径小,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影响很大。提示:主要有自然源和人为源两种。自然源包括土壤扬尘(含有氧化物矿物和其他成分)、海盐(颗粒物的第二大来源,其组成与海水的成分类似)、植物花粉、孢子、细菌等;人为源包括各种燃料燃烧源,如发电、冶金、石油、化学、纺织印染等各种工业过程以及供热、烹调过程中燃煤燃气或汽车燃油排放的烟尘。危害: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疾病,对人体健康的伤害大。1. 结合身边实例,说一说 PM2.5 的主要来源及其危害。问题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PM2.5 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成部分,却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PM2.5 粒径小,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影响很大。提示: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在北非和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北非:气候干旱高温,沙漠广布,导致地下化石燃料自燃、地下排气和多沙尘天气;地处欧亚地震带,多火山爆发;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多下沉气流,污染物难以扩散。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工业发达,排放粉尘多;经济发达,汽车拥有量大,汽车尾气排放量大。2. 在图 5-8 中找出 PM2.5 平均值较高的地区,讨论其主要成因。问题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PM2.5 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成部分,却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PM2.5 粒径小,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影响很大。提示:借鉴发达国家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经验和技术;严格立法与执法,提高大气质量标准;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积极发展煤炭的气化、液化技术;推广利用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植被覆盖率等。3. 针对 PM2.5 的来源和危害,分小组讨论,制订一份防治 PM2.5 的有效措施,并进行广泛宣传。水污染概念:指水体因某些有害物质的大量进入,导致其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污染物来源:主要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以及畜禽粪便等。概念: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质,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超过了土壤的容纳和自净能力,从而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形状等发生变化,并导致土壤功能失调、质量下降的现象。污染物来源:主要有工矿企业排出的废水、烟尘、残渣中所含重金属元素和有机物,农用化学药剂中的有害成分,以及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卵等。土壤污染海洋污染概念:海洋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导致损害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海洋活动、降低海洋环境质量的现象。特点:由于海洋的特殊性,海洋污染具有污染源多、持续性强、扩散面广、难以控制等特点。问题探究: 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目前,由于过度捕捞,世界上许多重要的经济鱼类资源严重衰退。许多大海兽被捕尽杀绝。如大海牛,1741 年刚刚被发现时估计有 1 500 头,27 年后就灭绝了。鲸,全世界原有 440 万头,现在只剩下几十万头。许多重要的鲸种,如北极露脊鲸、灰鲸、座头鲸等已濒临灭绝。由于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人类将大量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生产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有毒化学物质等排放到大海中,致使海洋污染日益严重。据统计,每年进入海洋的石油约有 1 000 万吨,多氯联苯 25 万吨,铜 25 万吨,锌 39 万吨,铅 30 万吨,汞 5 000 吨。这些污染物给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提示:过度捕捞、海洋污染。(1)你认为,威胁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问题探究: 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目前,由于过度捕捞,世界上许多重要的经济鱼类资源严重衰退。许多大海兽被捕尽杀绝。如大海牛,1741 年刚刚被发现时估计有 1 500 头,27 年后就灭绝了。鲸,全世界原有 440 万头,现在只剩下几十万头。许多重要的鲸种,如北极露脊鲸、灰鲸、座头鲸等已濒临灭绝。由于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人类将大量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生产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有毒化学物质等排放到大海中,致使海洋污染日益严重。据统计,每年进入海洋的石油约有 1 000 万吨,多氯联苯 25 万吨,铜 25 万吨,锌 39 万吨,铅 30 万吨,汞 5 000 吨。这些污染物给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提示:降低废水中的含油浓度:禁止船舶非法向海中排油;防止油船、海上输油管道和石油平台的溢油事故;消除或减轻已发生的油污染的后果;加强海洋油污染的常规监测和应急监视监测;利用物理方法和机械装置清除海面和海岸油污染。(2)石油及其制品进入海洋,会对海洋环境、生物、水产品造成严重的破坏。想一想,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海洋石油污染?知识总结:环境问题的类型 读漫画,回答3~4题。3.漫画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 水体污染B. 全球气候变暖C. 自然资源枯竭D. 生物多样性减少4.导致该环境问题的人类活动主要是( )A. 开矿毁坏岩层B. 任意排放废弃物C. 乱砍滥伐森林D. 过度抽取地下水C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