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共4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共43张PPT)

资源简介

(共43张PPT)
请看:一轮明月升起来了。
这一轮明月,展示了春江月夜如画的美景;
这一轮明月,引出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无限感慨;这一轮明月,讲述了思妇游子的几多愁情。
这一轮明月,成就了张若虚的千秋诗名。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制作者:蓝园高级中学 张桂治
课前准备:
1.听名家朗读,熟读诗文,想象联想画面。
2.学生借助工具书翻译诗文,理清诗文内容。
“孤篇横绝全唐”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闻一多语)
【作者介绍】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任兖州兵曹。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
《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为世人所倾倒,诗人因此名垂后世。
音画欣赏,体会意境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自读诗歌,感受形象
物象(景象):
江、月、芳甸、花林、流霜、白沙、枫树、楼、妆镜台、玉户帘、捣衣砧、鸿雁、鱼龙、海雾、潇湘
人物形象:
游子(扁舟子)、思妇(离人)
抒情主人公(诗人)
思维导图
小结:美丽的艺术形象,蕴藏着丰富的主观情感。寄托了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也就是文艺鉴赏中所说的“意象”,本诗意象丰富,形成了意象群。
问题探究1:
你认为在这些丰富的意象中,你认为哪个意象最重要?说说你的想法。

月亮:升起——高照——西斜——沉落

外在线索
(1—5句)
(6—8句)
(9—18句)





月下之景
月下之思
月下之情
月色无垠
月色纯净
人生短暂
宇宙永恒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画意
哲理
诗情
全诗紧扣标题的春、江、花、月、夜来写,而又以月为中心,春、江、花、夜都是在月光下展现出来的。全诗以月开始,以月收结,诗歌内容的转折变化始终以“月”为核心:景因月生,思因月起,情因月伤。(结构思路)
作者眼中的“月”既是一个宇宙符号,作者江畔问月,表现的是一种生命意识;同时,“月”又是一个情感符号,古往今来,月之圆缺总是与人的离情别愁联系在一起,寄托着作者的尘世情怀。(情感主旨)
借助想象联想,还原画面。
(提示:选择相互关联的诗句,描述你欣赏的画面,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出来)
春江花月图
意境:幽美、恬静
江畔问月图
意境:高远空灵
思妇望月怀远图
意境:柔婉凄迷
游子望月思归图
意境:迷离朦胧
抒情层次
(一)写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的绚丽景观。为下面对景抒情打下基础。
景物美
(二)由写景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明月长照对照人生短暂,抒写心中的感叹。
哲理美
(三)由感叹人生进而抒写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
情感美
月之色——春江花月(景)
月之情——思妇游子(情)
月之问——宇宙人生(理)
完美融合
小结
你在欣赏《春江花月夜》这首名作的审美过程中,对作品感受最深的是哪一点?
问题探究二
美感
情思
理趣
鉴赏总结
1、抓住意象,揣摩情感。
2、借助联想,还原画面。
3、探究内涵、个性解读。
延伸探讨:
这首诗中“明月”意象蕴涵的情感。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时间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
空间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苏轼《水调歌头》
愁绪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铃霖》
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赵嘏《江楼旧感》
爱情
明月
齐读全诗,读出情感意蕴,读出画面感。
课后作业:
1.背诵全诗
2.学生利用网络平台百度等收集含有“月”这一意象的诗句,每人至少10句,并交流收集的资料,归纳“月”意象的内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