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课件声音的特性复习巩固新课教学巩固练习目录学习目标01复习巩固1. 声音是怎样产出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2. 影响声速的因素?3. 回声测距原理?学习目标知识回顾1. 声音是怎样产出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声的介质既可以是气体、固体,也可以是液体;真空不能传声。2. 影响声速的因素声速与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有关系;声音传播的速度固体大于液体,液体大于空气;3. 回声测距原理声源到障碍物距离:s=(1/2)vt=v(t/2)02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2.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有关,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3.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03新课教学新课引入我们班女生的声音听起来比较“尖细”一点?男生的声音比较“低沉”“粗犷”一点?两位同学站在门外讲话,你没看见他们,为什么你听到他们讲话的声音就能辨别出他们分别是谁?为什么男生的声音和女生的不一样?我们为什么能通过声音辨别出他是谁呢?新课引入世界上的声音千差万别、各种各样:有悦耳动听,使人心情愉快的乐音(如:音乐厅的演奏,歌唱家的歌唱);有的嘈杂刺耳,令人厌烦的噪声(如刹车时的摩擦声、打磨工件的声音、电钻的声音)。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乐音的特性。知识点 音调11. 什么是音调音调的定义: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日常生活中的声音有高有低,有的听起来尖脆,音调高;有的听起来低沉,音调低。同学们会唱信乐团的《死了都要爱》和陈奕迅的《爱情转移》两首歌吗?请同学们思考这两首歌的高低音一样吗?2. 实验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1)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2)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注意使钢尺两次的振动大致相同,注意观察。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注意:在实验时要注意使钢尺两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用力大小相同)数据记录钢尺 伸出长度 振动快慢 声音高低伸出1/5 最快 最高伸出1/3 较快 较高伸出1/2 慢 最低新知探究实验结论新知探究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物理学上将发声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是描述发声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物体在1秒种内若振动100次,频率为100Hz。1.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意义)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定义)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Hz3.实验表明: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物体振动快──频率高──音调高;物体振动慢──频率低──音调低。3. 频率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人狗猫蝙蝠海豚20Hz20 000Hz15Hz50 000Hz60Hz65 000Hz1000Hz120 000Hz150Hz150 000Hz人的听觉范围超声波和次声波超声波—— 频率高于20 000Hz的声音,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次声波——低于 人的听觉下限的声音。20Hz20 000Hz为什么在地震来临之前,人们感觉不到,但一些动物却出现异常的情形?听觉范围:因为动物和人的听觉范围不同20Hz新知探究(4)音调与波形的关系。新知探究看看不同的声音的波形有什么区别?知识点 响度21. 什么是响度: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俗称音量。思考:轻敲课桌和重敲课桌,感受声音的变化。定义:——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2. 实验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演示1:提出问题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改变敲击音叉的力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现象:用较大力敲击音叉时,乒乓球被弹开的较远,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大;用较小力敲击音叉时,乒乓球被弹开的较近,音叉发出的声音小;振幅: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实验结论:发声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距离的远近有关。3.影响人听到声音响度大小的因素观察比较两个波形图发现:左边的振幅_____,响度____,右边的振幅_____,响度_____。振幅振幅小小大大(1)振幅的大小甲乙(2)距离发声体的远近:人听到的声音是否响亮,除与响度的大小有关外,还与距声源的距离和声音分散的范围有关。响度越小、距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__________。越小知识点 音色3新知探究小游戏——“听音辨乐器”“听声辨人”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的声音一样吗?两个同学说话的声音一样吗?我们是如何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明确:我们能分辨不同乐器发声,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1.音色的定义定义: 音色反映了物体发出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的发声体即使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响度都相同,它们的声波也有所区别,这是由于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知识点 音色3新知探究二胡的波形圆号的波形2.影响音色的因素知识点 音色3新知探究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振动方式不同,发出的音色不同,因此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比如:小提琴和二胡材质内部结构不一样,所以音色不同;西瓜成熟的和不熟的音色也不一样,同学与同学之间音色不一样,都是因为内部结构不同。3. 音色差异的利用(1) 听音色辨乐器,“闻其声而知其人”,在欣赏交响乐时,人们能根据音色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2)判断物体是否损坏,同一发声体如果其结构发生变化,音色也将变化。总结 声音的三特性 定义 决定因素 听感表现音调 声音的高低 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大,音调高;频率小,音调低 音调高:声音清脆、尖细;音调低:声音粗犷、低沉响度 声音的强弱 由声源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大:震耳欲聋;响度小:轻声耳语音色 对声音音质的感觉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分辨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重要特征04巩固练习1. 如图,兔乖乖听见说话和敲门声之后,不开门的原因是( )A. 说话响度不同 B. 说话音调不同C. 说话音色不同 D. 敲门声音不同C2. 小明的二胡断了一根细琴弦,他用一根粗弦代替后,则发出的声音的音调( )A. 保持不变 B. 变高C. 变低 D. 无法确定C3.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 )A.音调低,响度大 B.音调低,响度小C.音调高,响度大 D.音调高,响度小A谢谢你的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