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内能与内能的利用一、分子1.常见的物质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不使用电子显微镜就能观察到的不是分子、原子)。2.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固、液、气皆能发生)。3.分子热运动: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4.分子间有间隙(xi):表现为两物体相接触体积减小或彼此进入对方5.固体和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1)分子间有斥力:表现为物体不容易被拉伸;(2)分子间有引力:表现为不容易被压缩:(3)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间距大显引力,间距小显斥力)。(4)物质间分子的间距:气>液>固。(5)分子间间距减小(增大),引力和斥力同时增大(减小)。(6)气体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分子距离很远,作用力微弱)。二、内能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机械能可为0,内能一定不为0)。(1)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各种形式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J)。(2)一切物体无论温度高低都有内能(0度也有)。同一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2.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有热传递和做功两种。(1)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内能减小,低温物体内能增加。(发生条件:温度不同)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物体的内能改变越大。(2)热传递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只能说传递热量,不能说具有热量)。(3)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温度升高,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温度降低,物体内能减小。做了多少功,内能转化多少。(4)一般有物体在运动。能量的转化 热传递:温度不同。能量的转移(5)同一物体,温度升高(降低),内能一定增加(减少)。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熔化);内能减少,温度不一定降低(凝固);三:比热容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降低)时吸收(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的温度乘积之比。 水的比热容 :表示1千克质量的水温度每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为J的热量。2.比较比热容大小的方法:(1).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吸收或放出同样的热量时,比热容较大的物质温度变化快。(沿海地区温度变化慢,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快)。(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升高或降低同样的温度时,比热容较大的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更多。(3)比热容大的物质能够调节温度。水做冷却液、冬天往地里浇水......3.比热容的计算:要注意降低(升高)与降低到(升高到)的区别温度升高时: 温度降低时:其他量的计算 (单位的统一:J、kg、℃、J/(kg.℃))4.实验题常考:A.加热器相同:吸收热量的多少用加热时间表示,时间越长,吸收热量越多 转换法B.实验两相同:质量m相同;初温相同(初温不同的找变化的温度相同) 控制变量法5.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和密度、热值相同),不同物体比热容一般不同。比热容与种类及其状态有关;与质量、温度变化、吸收或放出热量多少无关。热机1.热机:利用燃料燃烧释放出的能量做功的机械。蒸汽机的工作原理:燃料(化学能)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内能)传给水和水蒸气(热传递);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去(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内燃机: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汽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内燃机分为汽油机、柴油机两大类。四冲程汽油机或柴油机的相同点:都通过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的循环进行工作。(只有排气完全相同)能量转化相同: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4(冲程)=2(活塞往返2次)=2(曲轴转动2周)=1(做功一次)都是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都是利用飞轮的惯性。冲程的判断方法:一门打开,(活塞)上排下吸;两门关闭,(活塞)上压下做。汽油机和柴油机常考的不同点:吸气不同:柴油机吸空气;汽油机吸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构造不同:柴油机独有喷油嘴(压燃式点火);汽油机独有火花塞(点燃式点火)使用不同:汽(轻小便捷效率低的机械,小汽车摩托车)柴(大笨重效率高的机械,载重汽车轮船)五、热效率1.热值(q):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固、液体: 气:)。(1),单位是 焦每千克(J/kg)。7 J/kg是指1kg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7J.(2)燃烧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放出的热量一般是不同的。(3)相同质量的燃料,热值(q)越大,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化学能转化的内能越多。(4)热值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放出的热量和质量大小、形状无关。(5)其他量的计算单位统一:J、kg()、J/kg(J/)(6)实验时测出的热值比实际值偏小。原因:燃料没有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没有完全被吸收。热(机的)效率:热机工作时,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最后结果必须是百分数(1)热效率表示能量利用率的高低,热效率(η)越大,能量的利用率越高。(2)提高途径:尽可能充分燃烧;减少热量的散失;克服摩擦力做功。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它物体上,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是不变的。(1)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如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灯泡发光,电能转化为光能。(2)a.普遍性: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定律,一切变化都遵循。(机械能守恒有条件,能量守恒无条件)b.能量转化时:一种形式能量减少多少,其他形式能量就会增加多少。c.能量转移时:一个物体能量减少多少,另一个物体能量就会增加多少d.只要对外做功,就一定会消耗能量。(3)永动机不能实现:违背能量守恒定律(需要克服阻力做功,损失能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