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实验题 专题训练 七年级生物上册 (人教版) (含答案)1.某班同学学习了苔藓植物后,知道葫芦藓具有假根。他们想用实验探究假根是否具有吸水功能。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葫芦藓的假根能吸收水分吗?(1)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实验:①准备A、B两个培养皿,分别加入等量的稀释红墨水。②取来生长良好的葫芦藓分成两等份,一份放入A中,只让假根接触稀释红墨水。一份放入B中,只让茎叶接触稀释红墨水。③观察并记录结果(2)实验中的B培养皿起__________作用。(3)预期实验结果及实验结论:①A培养皿葫芦藓的叶片________,B培养皿中葫芦藓的叶片变红;则____________。②A和B培养皿中的葫芦藓的叶片都_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生物科技小组利用海口市市花三角梅枝条作为材料,试图找到某种植物激素(简称NAA)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于是设计如下实验:①配制一系列的NAA溶液,浓度分别为10、100、200、300、400、500(mg/L),相应编号为A、B、C、D、E、F;②选用长势、长度、粗细等均为一致的三角梅枝条30根,随机平均分成6组;③将6组枝条分别浸泡在步骤①配置的NAA溶液中;④一段时间后,将上述6组枝条取出,然后分别扦插到相同条件的环境中,并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⑤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并统计各组枝条生根数量,结果如下图所示:分析实验请回答:(1)本实验的变量是 _____。(2)每组随机选用三角梅枝条5根做实验,这种做法叫设置 _____,目的是 _____ 。(3)分析图示,可以得出NAA溶液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 _____组(选填ABCDEF)。(4)枝条扦插到土壤中生长出新植株的方式属于 _____生殖。(5)在植物分类上三角梅属于 _____植物。3.海带(如图一所示)有“长寿菜”、“含碘冠军”的美誉。海带的生长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某科研小组在实验室做了图二所示的两个实验(实验甲和实验乙),探究温度或二氧化碳含量对海带生长率(生长率是指实验前后,体内物质增加的比率)的影响,请分析实验甲(25℃时海带腐烂,生长率为负值)和实验乙的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1)海带属于植物中的______类群,该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______,海带的整个身体都能从环境中吸收______。(2)科研小组通过实验甲探究的问题是:______?该实验过程中,除改变水体温度外,其他因素如二氧化碳含量、光照强度等都应该保持一致,以控制单一变量;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最适宜海带生长的温度范围是______。(3)水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对海带生长率的影响,实际上是对海带“利用二氧化碳合成______”这一生理过程的影响。(4)实验乙得出的数据表明:当环境中二氧化碳含量低于700ppm时,海带的生长率会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______;当环境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700pm时,海带的生长率会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______。4.小红从山坡上采集到一株草本植物,发现其叶片有叶脉,有的叶片下表面边缘还有许多褐色的隆起。为了研究此褐色隆起是否是生殖细胞(孢子),请你和小红一起完成以下实验(1)提出问题:___________?(2)作出假设:___________。(3)实验步骤:①取一块砖,洗净,在沸水中进行消毒,然后把它放在玻璃缸里,向缸内注水,使砖的一半没在水里。②分别取A组带有褐色隆起的叶片和B组___________的叶片放在砖面上。③用玻璃盖上缸口,把缸放在温暖而湿润的地方,温度控制在25°C左右,两个星期后观察。(4)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5)实验现象:A组叶片长出新的植物幼体,而B组叶片未长出新的植物幼体。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6)你认为这株植物属于___________植物。5.在生物学探究学习过程中,经常要应用“问题——假设——检验——结论”的方法,在方法论上称为“假设——检验”认知模式。如下图:(1)“小麦种子的呼吸作用”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检验时应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检验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6.蓝莓是世界粮农组织推荐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其果实为小浆果,呈蓝色、色泽美丽、蓝色被一层白色果粉包裹,果肉细腻、种子极小。最大果重5g,可食率为100%,甜酸适口,且具有香爽宜人的香气,为鲜食佳品。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还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1)在分类上,蓝莓属于植物界中的_________植物。(2)蓝莓分野生蓝莓和人工栽培蓝莓,栽培品种也较多,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多样性。(3)蓝莓果肉细腻、种子极小、甜酸适口等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蓝莓甜酸适口,这些甜酸味的物质存在于细胞结构___________中。平时我们吃的蓝莓,其食用部分是由花的__________发育而来的。(4)蓝莓不仅可以鲜吃,还可以酿制蓝莓酒,这一过程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5)蓝莓的繁殖主要采取扦插和组织培养的方式,这些繁殖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6)为提高蓝莓品质和产量需配制不同品种混合种植,如条件许可,也可放养蜜蜂类的昆虫辅助授粉。可见,蓝莓的传粉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7)某同学在学习了与扦插有关的知识后,在家里做了如下探究实验:a.选择两枝长度适中、生长状态相同的蓝莓枝条,标记为甲、乙。b.将甲枝条下方做斜向切口,并去除部分叶片;将乙枝条下方做平向切口。c.将甲、乙枝条扦插在相同的土壤中,适时管理。d.一段时间后,观察切口处生根情况,得出结论。①该同学采用扦插的方式来繁殖蓝莓,从繁殖方式上看这属于_____生殖。②请指出该实验方案中的不合理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含有抗癌物质茶多酚的日照绿茶以汤色清亮、入口绵香享誉全国,这也为当地茶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请分析回答:(1)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制作绿茶的叶片属于 。在生物分类学上,茶树属于 (填“裸子”或“被子”)植物。(2)茶树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从土壤中吸收 ,根与吸收它们相适应的特点是 。(3)某同学学习了与扦插有关的知识后,在自家茶园内做了如下探究实验:a.选择2枝形态相近、生长健壮的茶树枝条,标记为甲、乙;b.将甲枝条下方做斜向切口,并去除部分叶片;将乙枝条下方做平向切口;c.将甲、乙枝条扦插在茶园内,进行相同的管理;d.一段时间后,观察切口处生根情况,得出结论。①该同学采用扦插的方式来繁殖茶树,从繁殖方式上看这属于 生殖。②根据上述内容,拟定探究实验名称: 。③请指出该实验方案中的不合理处: 。8.下列是常见的几种植物,请回答:(1)夏天,池水变绿的原因是图中__________类植物大量繁殖造成的(填标号). 具有真正的根、茎、叶的植物是__________(填标号).(2)用种子繁殖的植物的是__________;可用孢子繁殖后代的植物是__________(填标号). 甲和乙两类植物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3)探究玉米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时,将120粒大小基本一致、自身具备萌发能力的玉米种子平均分成四组,分别放入四套装置中。各装置的设置及实验结果如下表。装置 条件 实验结果光照 水分 空气甲 光照下 适量 充足 萌发乙 黑暗中 适量 充足 萌发丙 黑暗中 ① 充足 不萌发丁 光照下 适量 ② 不萌发表格中的①、②对应的环境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通过甲乙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9.下图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实验所需的材料用具:生长状况一致的天竺葵、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清水、小烧杯、碘液、透明的钟罩等。请回答:(1)乙装置小烧杯中应加入的液体是_____,目的是与甲装置进行_____。(2)实验前,应将甲、乙装置中的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让天竺葵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_____,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3)将甲、乙装置在阳光下光照一段时间,然后从甲、乙装置的天竺葵上,各取一片叶,经处理后滴碘液,观察叶色的变化。请你根据假设预测实验结果:A.若光合作用不需要二氧化碳,则实验结果是_____。B.若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实验结果是_____。(4)光合作用能够维持生物圈中_____的相对平衡。由于煤、石油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导致温室效应。为缓解温室效应,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应该做些什么(答一项即可)?_____。10.海带是大家喜爱的一种食物,海带的生长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某科研小组在实验室做了两个实验(实验1和实验2),探究温度或二氧化碳对海带生长率(指实验前后海带体内物质增加的比率)的影响。(1)请分析实验1数据(25℃时海带腐烂,所以生长率为负值),回答下列小题:①实验1所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过程中除改变温度外,水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等因素都应该保持一致,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③海带生长率增长的最适温度范围是在______℃之间.据此分析夏季高温不宜种植海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分析实验2数据,回答下列小题:①科研小组的结论是:水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越高,海带的生长率越大。你是否同意他的结论?______。数据表明,当二氧化碳含量超过700ppm时,海带生长率的增长将逐渐______(选填“加速”或“减缓”)。(3)综合上述两个实验,说明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11.马铃薯,俗称土豆、洋芋,口感较好,营养丰富、均衡,是大家喜爱的一种食材,但马铃薯保存过程中常会变绿而导致其龙葵素含量升高。【查阅资料】龙葵素是一种对生物体有害的物质。按照国家标准,每100克马铃薯中龙葵素含量超过20毫克就对人畜起毒害作用。【提出问题】马铃薯变绿的部分能否食用呢 【进行实验】为了解决疑问、小明选取一个小面积表皮变绿和个大面积表皮变绿的马铃薯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组别 样品 检验部位 样品中含龙葵素质量(毫克/100克)第一组 小面积表皮变绿的马铃薯 绿色表皮 34. 12除去绿色表皮后的表层(略有绿色部分) 23.36样品的中心部分(黄色) 4.85第二组 大面积表皮变绿的铃薯 绿色表皮 112.5除去绿色表皮后的表层(略有绿色部分) 27. 12样品的中心部分(黄色) 5.12【得出结论】(1)马铃薯变绿的部分________(填“能”或“不能")食用。【表达交流】(2)小红认为实验结论存在偶然性、要使实验结论更可靠,对实验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3)马铃薯表面有许多小坑,人们把这些小坑叫作“芽眼”,那其实是马铃薯的“节”。从生物体结构层次的角度分析,马铃薯属于________, 马铃薯的表皮属于________。(4)马铃薯的花非常漂亮,民间流传着“土豆(洋芋)开花赛牡丹”的说法,据此推断,马铃薯所属的植物类群是________。12.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超过一定值,葫芦藓就不能生存。某燃煤发电厂的烟囱中有二氧化硫排放,为研究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离烟囱每隔一定距离的地方放置种有250株葫芦藓的相同花盆,由近至远分别编号为1组、2组、3组、4组、5组。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内,葫芦藓植株死亡数统计如下表(单位:株)。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研究小组想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2)为确保实验的准确,你认为同学们在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_____。(3)二氧化硫使葫芦藓的叶迅速枯黄,是因为苔藓植物的叶只有_____层细胞,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影响其生存。因此,藓植物的生长情况可以监测______的程度。(4)表中数据说明离污染源越_______,苔藓植物的受害程度越大。(5)请根据实验结果对该发电厂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_______。13.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请回答:组别 实验材料 空气 水分 温度甲 1粒菜豆 充足 适量 0℃乙 1粒菜豆 充足 适量 25℃(1)上述实验探究的是哪种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_____.请指出实验设计中不完善的地方_____.(2)若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照”,应设置见光和_____的环境条件作为对照.(3)在农作物大田播种之前,要进行_____和_____.14.下表为“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培养皿编号 种子数/粒 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并相同) 实验结果1 20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 25 ℃ 种子萌发2 20 培养皿底部垫有干燥的滤纸 25 ℃ 种子不萌发3 20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 4 ℃ 种子不萌发(1)该同学设计的实验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2)若要探究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有无影响,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第一步:取1号和2号培养皿,底部垫上浸湿的滤纸, 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号培养皿放在黑暗的地方,并将它们置于25 ℃的环境中。第三步:观察并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3)有同学将玉米换成大米做上述实验,结果都没有萌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中的胚将发育成幼苗,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15.李茗同学学习了藻类植物的知识后,他想到了一个问题:水绵是藻类植物,必须生活在水中吗?请你根据他提出的问题设计一个方案来探究一下:(1)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材料:水绵若干、培养皿、清水。(2)实验步骤:①取两个培养皿,分别标记为A、B,在A中___________;B中不加,保持___________。两个培养皿并排放在有___________的地方。②取一些比较长的水绵,一端放入A的水中,另一端放在B中。③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B培养皿中___________。(3)预期结果:___________。(4)结论:___________。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1)葫芦藓的假根不能吸水(2)对照(3) 不变红 葫芦藓的假根不能吸水 变红 葫芦藓的假根能吸水2.(1)NAA浓度/植物激素浓度(2) 重复组 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3)D(4)无性(5)被子3. 藻类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水和无机盐 温度对海带的生长率有影响吗 10℃~15℃ 有机物 增加 减少4.(1)叶片表面边缘的褐色隆起是生殖细胞吗(2)叶片表面边缘的褐色隆起是(不是)生殖细胞(3)不带褐色隆起(4)有无褐色隆起/褐色隆起/是否有褐色隆起(5)叶片表面边缘的褐色隆起是生殖细胞(6)蕨类5. 小麦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金鱼藻在光下产生了氧气 金鱼藻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6. 被子 基因 性状 液泡 子房 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 繁殖速度快,能保持优良性状 异花传粉 无性 选材数量过少、两组保留的叶片的数量不同7.(1)器官;被子;(2)水分和无机盐;根尖成熟区有大量根毛;(3)①无性;②扦插枝条生根数目与枝条下方切口方向的关系;③选材数量过少、两组均应保留相同数量的叶片。8. 丁 甲、乙、丙 甲、乙 丙、丁 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 无水、不足 光照对玉米种子的萌发无影响9. )氢氧化钠溶液 对照 淀粉 甲、乙装置中的叶片都变蓝 甲装置中的叶片变蓝,乙装置中的叶片不变蓝 二氧化碳和氧气(碳﹣氧) 植树造林、节约用电、节约纸张、使用太阳能等与保护森林和节能减排10.(1) 温度对海带生长率有影响吗? 为了控制单一变量 10-15 夏季温度太高,不利于海带的生长(合理即可)(2) 不同意 减缓(3)环境影响生物11.(1)不能(2)增加马铃薯的数量,多次重复实验(3) (营养)器官 (保护)组织(4)被子植物12. 二氧化硫浓度对葫芦藓生活的影响 所栽种的葫芦藓大小、长势应相同,同时栽种,浇等量相同的水等 一 空气污染 近 建议该化工厂在排废气时要对其中的二氧化硫进行净化处理后再排放13. 温度 种子数量较少,偶然性较大 不见光 选种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14. 水分和温度 在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20粒种子 将1号培养皿放在有光照的地方 种子的胚不完整 胚乳15.(1)水绵必须生活在水中(2) 清水 干燥 阳光 水绵的生长情况(3)A培养皿中水绵正常生长,B培养皿中水绵死亡(4)水绵必须生活在水中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