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是独特的【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存在;2.对自己充满信心。能力目标:1.学会正视自己的“不完美”;2.学会倾诉、排解内心的“小烦恼”。知识目标:1.通过调查的方式,对自己独一无二的存在有正确的认识;2.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也有不完美的地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调查的方式,对自已独一无二的存在有正确的认识,并始终对自己充满信心。突破方法:课前调查要鼓起勇气尽量征求更多人对自己的看法,学会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通过查找自己优点的方式,逐渐增强自信。通过“我真棒”颁奖会的形式,激励学生在某一方面做得更优秀。教学难点:学会倾诉、排解内心的“小烦恼”。突破方法:每个学生都会遇到“小烦恼”,在课堂上老师要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交流,消除内心困惑。还可以采取让学生给老师写一封信的方式,来倾诉内心的“小烦恼”。【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1.情境创设法。结合课本,组织学生开展“我真棒”颁奖会,找一找每个学生的优点。2.混合式教学法。把课本中小健的故事做成微视频,创设情境在课堂上与学生观看交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3.家校互动法。邀请家长代表参与课堂,说一说某位学生的特点,讲一讲发生在这位学生身上的小故事。学法:1.课前自主学习。按照预习要求,认真搜集相关资料。2.课上小组合作。与小组成员分享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按照老师的要求,共同完成课堂学习任务。3.课后积极反思。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用学到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实际学习生活。【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微视频。学生:调查了解自己的特点。【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找不同”的游戏,比一比谁是火眼金睛。2.多媒体课件出示三组双胞胎的图片,让学生来找不同。3.教师小结:同学们可真是火眼金睛,下就发现了他们的不同之处。这也说明了我们每一个人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人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是独特的》(板书课题。)二、小组交流,资源共享1.课前,老师安排了针对自己特点的调查表,请大家先在小组里交流下,看看都有哪些收获。2.小组交流调查表。3.邀请一位学生的家长参与课堂,实地说一说这位同学的特点,讲一个发生在他身上的小故事。4.指名展示自己的调查表。根据实际,选取两类学生进行展示。第一类学生是班级里比较活跃、积极交流、乐于交流的。第二类学生是班级里比较腼腆,不太善于交流,但是圆满完成了此次调查任务的。在他们展示了自己的调查表后,询问调查的具体过程,是不是遇到了难题?是怎样与被调查者进行交流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积极鼓励。5.教师小结: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我们。有的同学积极乐观,有的同学乐于助人,有的同学有点调皮,不论哪一种,我们都是特别的存在。三、分享秘密,展示自我1.同学们,在这里,老师要给大家说一个我自己的“小秘密”,其实我唱歌跑调。你有自己的小秘密吗?谁愿意把自己的小秘密讲给大家听。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在倾听别人的小秘密的时候,我希望大家保持一个冷静的态度来认真倾听,不能嘲笑别人,更不能起哄。3.引导部分学生交流自己的小秘密。4.教师小结:还有很多同学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小秘密,如果你愿意的话,课下也可以给我写一封信,把你的小秘密悄悄告诉我,我一定守口如瓶。刚才,同学们的这些“小秘密”也是独一无二的。也正是因为这些小秘密,才让同学们成为特立独行的你自己,成为更丰富更真实的你自己。请大家为自己鼓掌。四、倾听故事,排解烦恼1.刚才好几位同学说出了自己的小秘密,接下来还有一位小朋友想要跟大家说一说自己心底的小秘密,请大家竖起耳朵,认真看,仔细听。2.多媒体播放微视频《小健的故事(上)》。3.问题:你是不是与小健一样,会感到自己有很多缺点,有时候认为自己很差劲呢?4.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小烦恼。5.多媒体播放微视频《小健的故事(下)》。请同学们继续观看视频,在看完之后或许能找到解除小烦恼的办法。6.引导学生说一说观看的感受,说一说解除小烦恼的办法。7.教师小结:我们总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这些缺点都不足以否定自己。要学会接纳自己,改进自己, 让自己变得更好,我们就能做更好的自己。五、查找优点,激励自信1.接下来,我们就进行一次“我真棒”颁奖会赞赞自己。如果让你给自己颁一个奖,你打算颁发给自己什么奖呢 先来想一想。2.鼓励学生大胆找优点,给自己颁奖。3.教师小结:有一首歌唱道“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我们班44 位同学都是不一样的,都是独特的,我也希望大家每一个都是最勇敢的、最自信的!六、梳理内容,建立体系1.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学到了什么 2.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点拨、梳理、补充。【板书设计】1.我是独特的我有自己的特点我能变得更好赞赞自己【教学反思】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变得更加活跃,对自己、对同学、对周边的环境,有了更强烈地要去了解认识的愿望。所以,在上课的时候我更加关注学生个人、课堂生成和习惯养成。1.关注学生个体。这个44人的团结互助的班集体,是这44个人共同力量凝聚的结果,少了谁也不行。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因为个体差异,有的学生接受知识快,头脑灵活;有的学生接受知识慢,有点迟钝,但是我始终坚持一个也不能少的原则,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把我的热情、激情、关心、关注,无私地分给最:确每一个学生。2.关注课堂生成。课堂生成的东西是最鲜活的、最具代表性的,同时也是比较难控制的。在“说出心中的小秘密”环节,当一个学生说出自己有点口吃的小秘密之后,个别学生哈哈大笑。我立即进行引导,要用善良的眼光去对待你身边的每一个鲜活的生命,而不是冷眼旁观,更不能嘲笑指责,教会学生担负起“尊重”这份沉甸甸的责任。3.关注习惯养成。培养良好的习惯是道德与法治的最终教学目标之一,三年级的学生也正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实际教学的时候,我更多地关注习惯养成。比如,在小组合作交流的时候,提醒学生要注意全两亦货积极发言和认真倾听的习惯,在不断的提醒中,督促好习惯的逐渐养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