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舞龙》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节课依据以“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旨在落实并推进体育新课程。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掌握锻炼方法。本课将学生的观察、思考融入课堂之中,同时又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尝试体验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培养,学习方法得到掌握,学习能力得以提高。二、学情分析生理方面:身体形态的发育基本处于“匀速增长”的阶段,在各项身体素质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心理方面:注意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无意注意仍占主导地位,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还是以直接兴趣为主,对运动技术并不十分感兴趣,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有明显增强。教学中将通过新颖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探索、好胜、等心理需求来促进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 认知方面:通过前7次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舞龙的几个基本动作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且已经基本掌握5个不同的舞龙动作和创编的舞龙套路,为本次课奠定了基础。三、教材的选择、分析与处理舞龙俗称玩龙灯,是一种中国民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渊源流长且博大精深,它以其“形神兼备”的特点、舞龙时,龙跟着龙珠做各种动作,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将其列为我校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目的是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发扬崇德尚武精神,有效发展学生的爆发力、协调、灵敏等体能要素,满足学生的探索、好胜等心理需求,并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为学生的和谐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练习舞龙对四肢、躯干、头、颈及心肺功能均有锻炼作用。舞龙要求手、眼、身、步协调联动,每节龙之间相互配合,对调整大脑和中枢神经功能有积极意义。 根据体育课程的四大学习领域目标和舞龙运动的特点,本单元以舞龙运动教材为载体,重点以达成运动技能目标为主线,辅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判断能力和运动肢体控制感为发展目标,分别在各课时中有侧重的达成。如今,舞龙运动作为我校特色校本课程项目之一,已普及到我校的体育课当中,从水平二开始全面普及学习。四、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和小组合作,使90%以上的学生能够自主完成双龙抱珠动作并融入套路。2、通过舞龙练习和拓展训练的练习,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3、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个性及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能团结帮助他人,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五、教学内容及重难点教学内容:《舞龙》━双龙抱珠重点:双龙走位时抱珠时机恰当难点:双龙抱珠时走位配合默契六、教学策略与方法本课力求常态,教学方法做到简单实效,遵循新课标改革自主学习原则,教师及时有效的引导、设疑、导创、解疑,采取多种教法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鼓励学生大胆试,异想天开。让教师从教学的“控制者”变为教学的“促进者”。七、教学流程课堂常规→热身:专项辅助热身→慢跑热身→复习舞龙基本动作和舞龙套路→学练双龙抱珠动作→8分钟体能练习→调整放松→师生互评八、教学效果预测通过对舞龙认真的学习,90%的同学能够完成双龙抱珠动作,90%的同学能够流畅地把双龙抱珠动作融入到舞龙套路当中。同学们能在分组讨论、练习以及体能练习中体验团队合作,获得成功的喜悦感。九、教学过程课 堂 常 规1、清点人数师生问好 2、安排见习生休息热 身 运 动精神饱满,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身体能够充分的热开,做好上课的准备1.热身活动:(1)舞龙肩部活动 (2)舞龙退步拉伸 (3)舞龙腰部活动2.慢跑热身学生活动1.听音乐跟随ABCDE老师做好热身活动 2.做好热身要求 3.注意安全要求:1.认真做好热身运动 2.慢跑时注意距离 3.注意安全 (两个班队形一样)教师活动1.BCDE老师组织学生做好热身活动 2.A老师提出热身要求 3.ABD老师安全教育技 能 学 习教师活动1.复习《舞龙》基本动作和舞龙套路 2.观看学校舞龙队的“双龙抱珠”动作展示学生活动1.跟随音乐和A老师口令,认真练习《舞龙》基本动作和舞龙套路要求:(1)认真听老师的动作指令 (2)集中精神练习2.认真观看“双龙抱珠”展示视频,小组长组织组员讨论学习要求:(1)积极模仿,集中精神 (2)注意听讲,善于思考 (3)注意安全1.A老师组织做好《舞龙》基本动作复习,BCDE老师在旁指导纠错2.BCDE老师引领观看“双龙抱珠”展示视频,组织小组研讨,巡察点评技 能 学 习教师活动1.老师示范动作并指出重难点2.再次练习“双龙抱珠”动作学生活动1.听从老师引导,认真学练2.认真观察老师动作并记住重难点3.听从老师引导,认真学练要求:善于思考,注意安全1.A老师简单易懂的表达动作的要求和注意事项,BCDE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动作的学练并巡察点评 2.A老师负责讲解动作要领和重难点,BCDE老师负责展示动作 3.ABCDE老师巡回指导学生练习并纠错身 心 放 松认真做好放松操使得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1.放松操2.小结、评价3.回收器材4.师生道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