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章知识点总结梳理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五章知识点总结梳理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资源简介

新教材人教版2019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四、五章知识点清单
目录
第四章 地貌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第一节 植被
第二节 土壤
第四章 地貌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一、喀斯特地貌
1. 概念:在适当的条件下,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中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2. 分布: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3. 分类:
地貌分类 具体地貌类型 成因 备注
地表喀斯特地貌 侵蚀地貌:溶沟、洼地、峰林等 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 地表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溶沟→洼地→峰丛→峰林→孤峰→残丘
地下喀斯特地貌 侵蚀地貌:溶洞 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 溶洞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但溶洞中的堆积物则是由流水的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
堆积地貌:石钟乳、石幔、石帘、石笋、石柱 流水的化学沉积作用
3.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一般要具备三个条件)
(1)有可溶性岩石。最常见的可溶性岩石就是石灰岩,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2)岩石具有一定的裂隙。岩石中的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就越好,就会有越多的地表水渗透到地下,从而发生化学溶蚀和沉积作用。
(3)高温多雨的气候。降水越多,温度越高,化学溶蚀和沉积作用就越强烈,喀斯特地貌就越容易发育。
4. 喀斯特地貌区的地理环境特点
(1)地貌:地表崎岖,地下溶洞和地下暗河发育。
(2)气候:气温较高,降水丰沛。
(3)水文:地表水缺乏,地下水丰富。
(4)土壤:土层浅薄,土壤贫瘠。
5. 溶洞与溶洞中的石钟乳、石笋和石柱等的不同成因
(1)溶洞的形成原因是石灰岩中的碳酸钙()被溶蚀,其化学方程式是:
。而溶洞中的石钟乳、石笋和石柱等则是由流水的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其化学方程式是:
二、河流地貌
1. 河流各河段地貌的分布及成因
(1)上游:以侵蚀地貌为主,河谷深度大,岸壁较陡,谷底狭窄,形成“V”形谷。
(2)中下游: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形,河谷两岸一般发育较为宽广的冲积平原。在地势平缓的地区,常常形成“S”形河道,即河曲;洪水泛滥时,有可能形成牛轭湖。
(3)河口: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多发育三角洲。该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合农耕。
2. 牛轭湖: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岸的冲刷与侵蚀,河流越来越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
(1)牛轭湖的形成原因: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河流自行裁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在地势平缓的平原地区,由于水流速度很慢,河水以侧向侵蚀为主,河流侧向自由发展逐渐形成河曲。河曲受到流水的作用,在凸岸堆积、凹岸侵蚀。由于河水不断冲刷河岸,河流变得越来越弯曲,两个弯曲的部分距离也越来越近,一旦河水上涨,河流又取直道前进,河水就会从裁弯的地方流走,这样
就留下了一个被隔绝的弧形河道,形成牛轭湖。其形成过程也可用下图表示:
(2)牛轭湖的分布规律:由牛轭湖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
首先,在地势平缓的地区,河流的侧蚀作用明显;其次,
河流径流量大,才能使得河流的侧蚀作用较强。故牛轭湖
一般分布在地势平缓、河流密布,且河流径流量较大的地区。
所以,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北平原是牛轭湖较多的地区。
三、风沙地貌
1. 分布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2. 分类:
类型 形成原因 常见地貌类型 分布规律
风蚀地貌 风力侵蚀作用形成 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等 干旱地区风力相对较大的区域
风积地貌 风力堆积作用形成 沙丘(有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之分) 干旱地区风力相对较小的区域
四、海岸地貌
类型 形成原因 常见地貌类型 分布规律
海蚀地貌 海浪侵蚀作用形成 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 沿海陡峻的地区
海积地貌 海浪堆积作用形成 海滩(砾滩、沙滩、泥滩)、沙坝 沿海平缓的地区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
一、地貌观察的顺序
1. 地貌的等级:地貌千姿百态,规模大小不等。规模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
2. 地貌观察的原则: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也可以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等辅助观察。
3. 地貌观察的顺序
步骤 内容 举例
第一步 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 山地、平原等
第二步 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 山岭、河谷等
第三步 描述更小的地貌特征 河岸、陡崖等
二、地貌观察的内容
1. 高度
(1)绝对高度,即海拔:是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
(2)相对高度:能反映地面起伏状况。
2. 坡度和坡向
(1)坡度: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巨大。
(2)坡向:分为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前者影响光照,后者影响降水,而光照和降水的差异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3. 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
4. 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等。
5. 地形图上的通视问题
图1中显示,在之间为凸坡,两点不能通视;在之间为凹坡,两点可以通视。
图2中显示,从高处向低处,等高线先密后疏的为凹坡(图中坡),可以通视;从高处向低处,等高线先疏后密的为凸坡(图中坡),不能通视。
三、描述地貌特征
1. 地貌特征的描述方法
思考方向 描述术语
地貌 类型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①地形以……为主; ②主要分布在……地形区
地势 高、低 ①地势……高……低(或自……向……倾斜); ②地势崎岖(或平坦)或地面起伏大(或小)
海岸线 平直、曲折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或海岸线平直)
特殊地貌 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发育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第一节 植被
一、植被与环境
1. 植被的含义: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称为植被。
2. 植被的分类: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3. 森林中的成层现象
(1)概念: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
(2)特点: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4. 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1)天然植被一般按类型有规律地分布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方,并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
(2)植物生长过程中,也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从而有更多种类的植物在此生长,直至形成稳定的植被。
(3)影响植被分布的因素:植被分布受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5. 特殊地理环境下的植被特征
①沙漠——植被稀少,叶子退化,根深而叶小;
②高原——植株矮小,茎叶多毛;
③草原——草本植物为主,偶有乔木或灌木;
④热带雨林——高大的常绿森林植被,层多叶茂,种多林密;
⑤沼泽湿地——水生植物,叶大根小,有通气结构。
6. 植被的分布规律
(1)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布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由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逐渐减弱,植被有规律地变化。在北半球大陆东岸,自南向北自然植被依次是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苔原、冰原等。
(2)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布规律:在亚欧大陆,从沿海到内陆,降水逐渐减少,植被也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在亚欧大陆,自东岸向西岸植被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
(3)从山麓到山顶的分布规律:从山麓到山顶水热条件都发生变化。一般的分布规律是从山麓到山顶植被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
(4)由于地形、洋流、局部水分条件的变化,也会使局部地区植被发生变化,这种分布规律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
二、森林
1. 类型
类型 分布 气候特点 植被特点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 终年高温、降雨丰沛 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数量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常见茎花、板根现象
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
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且无明显干季 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垂直结构较热带雨林简单
落叶阔叶林 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夏季炎热或温暖,冬季寒冷,降水适宜 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亚寒带 针叶林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夏季短促、温和,冬季漫长、寒冷 以松、杉类植物为主,树叶缩小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三、草原
1. 类型
类型 分布 气候特点 植被特点
热带草原 一般分布在热带雨林一带的南北两侧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湿季降水丰沛,草原葱绿;干季降水稀少,草类枯黄
温带草原 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夏季温暖,冬季寒冷,气候干燥 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低
四、荒漠
1. 分类
(1)热带荒漠:主要分布在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燥。
(2)温带荒漠: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2. 特征:荒漠植物以旱生的灌木为主,也有些非旱生的短生命植物。
五、气温和降水对植被分布的影响
1. 影响植被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气候
  影响各种植被分布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气候,即气温和降水。气温和降水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各种植被的分布。
2. 影响森林植被分布的因素——气温
  森林植被由低纬向高纬的变化,主要是由气温随纬度的变化造成的。从低纬向高纬,气温逐渐降低,植被则出现了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的更替。由这一更替规律可知,植被特征随纬度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自低纬向高纬,树叶由阔叶变成针叶,由常绿变成落叶,森林由茂密变得稀疏,这是植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表现。
3. 影响森林、草原、荒漠植被分布的因素——降水
  降水越多,植被的生长条件往往越好,植被也就越茂密、越高大。森林生长需要的水分较多,所以,森林多分布在降水较为丰富的地区,而草原和荒漠则分布在降水较少的地区。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其植被逐渐由森林变成草原,最后变成荒漠。
第二节 土壤
一、观察土壤
1. 土壤: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
(1)理想土壤组成物质的体积分数
土壤成分 形态 特点
矿物质 固相 土壤的物质基础,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有机质 固相 集中在表层,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空气 气相 两者此消彼长,影响热量
水分 液相
(2)土壤的肥力特征及其重要性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同时不断地提供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土壤肥力最终取决于水、肥、气、热四个因素之间的协调程度,以及能否满足植物生长需求。
2. 影响土壤肥力高低的因素
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有机质的来源主要是枯枝落叶,有机质损失主要靠微生物的分解、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外力的侵蚀作用。影响土壤肥力高低的因素总结如下:
(1)植被:森林、草原等植被越茂密,枯枝落叶(腐殖质)越多,越有利于积累大量有机质。
(2)气温:纬度越高(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越弱,有机质含量越高。
(3)降水:降水多,淋溶作用强,营养元素流失严重,土壤贫瘠。
(4)人类活动:秸秆还田、广施农家肥等人工措施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3. 观察内容
(1)土壤颜色: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可以用颜色命名土壤,如黑土、红壤等。
(2)土壤质地:指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从土壤质地看,土壤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
(3)土壤剖面构造: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可以分为自然土壤剖面和耕作土壤剖面。
①自然土壤剖面(以森林土壤剖面为例):自上而下依次是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母岩层。
②耕作土壤剖面:自上而下一般分为耕作层、犁底层、自然土层。
4. 我国几种典型的耕作土壤
(1)黑土:是我国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其形成条件是茂密的森林和冷湿的气候。茂密的森林提供了大量的枯枝落叶,冷湿的气候使得微生物活动微弱,有机质分解缓慢,有利于腐殖质的形成和积累,从而产生深厚的土壤腐殖质层。这是我国肥力最高的土壤。
(2)水稻土:水稻土是指在长期淹水种稻的条件下,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成土因素的双重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特有剖面特征的土壤。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长期种植水稻的平原地区。经人类长期的耕种和改良,成为肥力较高、性状良好的耕作土壤。
3. 紫色土:紫色土是在亚热带地区富含碳酸钙的紫红色砂岩和页岩上发育而成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在地质历史时期,四川盆地形成了大量的紫色或紫红色砂岩、页岩,由这些岩石风化而成的紫色土,含有丰富的磷、钾等营养元素,所以矿物质养分含量丰富,肥力很高。加上都江堰这一水利灌溉设施,使得成都平原成为物产富饶、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天府之国”。
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1. 因素
因素 作用 备注
成土母质 岩石的风化产物。决定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 是土壤矿物质的来源
生物 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生物残体提供有机质,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过程,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 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气候 ①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 ②影响土壤的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 ③气候分布规律影响和控制土壤分布规律 干旱、高温地区土壤有机质积累少
地貌 通过影响水热条件和成土母质颗粒粗细来影响土壤发育 —
时间 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 —
人类 活动 人类长期的耕作和培育,可以形成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耕作土壤 水稻土就是人类生产活动形成的土壤
三、土壤的功能和养护
1. 功能
(1)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有了绿色植物,动物才有了食物来源;
(2)土壤本身也是许多动物和微生物生存的场所和营养来源;
(3)土壤具有蓄水、保水功能;
(4)土壤是人类种植农作物的物质基础。
2. 养护: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等。
四、土壤改良
1. 需要改良的土壤:肥力低、保肥(水)能力差的土壤。
2. 盐碱地的主要成因:灌溉方式不当(如大水漫灌、只灌不排等)。
3. 土壤改良的主要措施
(1)轮作换茬。
(2)土壤消毒:使用药剂,日光法(夏季将土壤深翻,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菌),高温法(夏季灌水闷棚),冷冻法(冬季冻棚,冻死虫卵)。
(3)改良土壤质地:增施有机肥,深翻,下层与上层混合,换土。
(4)以水排盐。
(5)科学施肥。
(6)种植绿肥作物和耐盐碱作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