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会动的玩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活动玩具的观察、分析,让学生懂得会动的玩具制作的基本因素,体会玩具的人文价值、科学性。2.能力目标:巧妙利用废旧材料和外形特点设计制作会动的动物、人物等造型玩具,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和创新能力。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体验设计应用课的乐趣,让学生在动手制作活动玩具,用心创编故事中体验到创意与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1.让学生懂得玩具的外动力因素与活动关节的连接方法;2.教会学生懂得牵手、拉动、转动等玩具的连接方法,运用到自己的玩具设计中。教学难点:让学生自己因地制宜根据材料的特点,引导学生巧妙地利用特点并将材料连接起来制作会动的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设计能力。教学准备:1. 课件2. 会动的玩具教学过程:(一)比赛导入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生:陀螺师:今天呀,我们先来场陀螺比赛吧!(气氛要活跃)生:好师:老师在你们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比赛。看哪组的陀螺转的最久,就能获得本次比赛的胜利!生:选我选我~~(孩子走到比赛场地准备比赛)师:预备!开始….生:加油!加油!(组员帮自己组加油)师:哪组获得了胜利?生:第X组师:刚才你们观看陀螺比赛时,发现陀螺有什么特点?怎么就动起来了?生:1.它会动,它会跳跃的转动;2.而且会不停的转;3.利用发条让它动起来的;4.有动力让它动起来。师:其实呀,陀螺是中国最早的会动的玩具,在我国最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它的形状略像海螺,多用于木头制成,下面有铁尖,玩时用绳子缠绕,用力抽绳,使直立旋转。现在的陀螺基本用铁皮制成,利用发条的弹力旋转,使这样玩具转动起来。(分别拿出木制陀螺与铁质陀螺)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会动的玩具》(出示课题)【设计意图:游戏比赛式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二)新授知识点一:转动1.走马灯师:你们还知道有哪些会动的玩具?生:···师:你们说的会动的玩具老师也很喜欢!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走马灯图片)生:走马灯。师:这是怎么玩的?生:···师:走马灯,是中国传统玩具,灯笼的一种,常见于元宵、中秋等节日。其利用蜡烛燃烧产生的热空气作动力,使灯上装饰的图案跟着转动起来。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师:你们发现走马灯是怎么动的吗?生:转动。师:它也是转动。师:我们常在公园里玩的游乐项目其中有一样就是利用走马灯的原理哦!是什么呀?生:旋转木马师:是呀!你看我们玩的游乐项目都离不开最古老最原始的发明玩具呢!这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师:同学们看!看小朋友在玩什么?生:竹蜻蜓师:你们也试试吧。(发不同材质的竹蜻蜓给孩子们玩)师:好玩吗?生:好玩师:我们来观察一下竹蜻蜓由几部分组成?生:两部分;一是竹柄;二是“翅膀”。师:这么简单的一个玩具,它又是怎样动起来的呢?生:它靠我们双手一撮,手一松,就在天空转动起来啦。师:竹蜻蜓是我国古代一种儿童玩具。玩时,双手一搓,然后手一松,竹蜻蜓就会飞上天空。旋转一会儿后,才会落下来。它是我国古代一个很精妙的小发明,这种简单而神奇的玩具,曾令西方传教士惊叹不已,将其称为“中国螺旋”师:在中国晋朝,葛洪所著的《抱朴子》一书中是最早记载竹蜻蜓的,这句“或用枣心木为飞车,以牛革结环剑,以引其机。或存念作五蛇六龙三牛、交罡而乘之,上升四十里,名为太清。太清之中,其气甚罡,能胜人也。”老师不知道为什么这句话里那里写了最早记载竹蜻蜓呢?你们帮我找找?(出示《抱朴子》书封面图片,多媒体出现 “或用枣心木为飞车,以牛革结环剑,以引其机。或存念作五蛇六龙三牛、交罡而乘之,上升四十里,名为太清。太清之中,其气甚罡,能胜人也。”)生:飞车师:看看是不是?(出示课件)哦!原来其中的“飞车”被认为是关于竹蜻蜓的最早记载。师:竹蜻蜓玩具这个的发明真是了不起,世界很多伟大发明都是利用竹蜻蜓的原理呢!你们知道有哪些吗?生:螺旋桨、飞机师:你们看!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国人根据竹蜻蜓“中国螺旋”的形状和原理发明了直升机的螺旋桨(出示图片)。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发明人----莱特兄弟也是靠小的时候父亲给他们买的竹蜻蜓而得到创造灵感,发明了飞机。看来,玩具还开启了少年梦想呢!(出示图片)。师:回想到我们身边你们最喜欢爱看的动画片也出现了竹蜻蜓,是什么?生:多啦A梦(出示图片)师:我们祖国的发明的玩具多么厉害啊,外国的直升机、螺旋桨、飞机、动画片都利用了我们祖国的发明原理呢!这怎么不让我们每个人感到自豪呢?师:纵观中国竹蜻蜓玩具历史,从古至今,材料发生了改变:从竹子到木头到塑料;动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手动到半手动到全自动,充分显示“与时俱进”的变化。师:聪敏的你告诉我,陀螺、走马灯、竹蜻蜓,它们都是怎样动起来的?生:转动(板书“转动”)【设计意图:互动式教学,让学生认识到陀螺、走马灯、竹蜻蜓动起来的原理:转动,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乐于动脑的精神。】(三)实物展示知识点二:牵动师:会动的玩具不仅仅只有转动哦,大家快看谁来了?(出示匹诺曹木偶)生:匹诺曹匹诺曹师:大家好,我叫匹诺曹,很高兴来到你们的课堂,我能走会跑哦!以前呀我是一个爱捣蛋,爱撒谎、不爱学习,后来,得到了很多教训的我终于悔改,变成一个诚实的好男孩。所以,我希望同学也要做诚实、讲诚信的好孩子。师:你们发现了这个匹诺曹会动吗?生:会师:老师这里有个疑问想请你们帮忙,你们看皮诺曹木偶它为什么会动啊?还能走起路来了?谁告诉我?(走进学生中心,让孩子们牵扯绳子,进行体会)师:你来试试。生:1.是靠绳子牵动四肢动起来的;2.绳子牵动脚脚就会动起来;3.绳子牵动手手就会动起来;4.随着支架的摇摆绳子就牵动每个关节而动起来。师:开动脑筋想一想哟,木偶的动是怎样的呢?生:木偶是牵动(板书:牵动)师:真棒!【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牵动玩具运动的原理。】(四)教师示范知识点三:牵动师:老师也迫不及待想制作一个会动的玩具,你们观察一下它是怎样动的,好吗?师:老师记得你们学过一篇课文《小鲤鱼找妈妈》,老师就以这个故事做一个会动的玩具,瞧!老师先剪一条鲤鱼妈妈的身体出来,再把头剪出来、眼睛;然后我把鲤鱼妈妈贴到一根吸管上面,再准备一次性纸杯,纸杯底部中间和杯子侧边挖一个小洞,贴有鲤鱼妈妈的吸管一头从杯子底部插入再从侧边出来。师:老师现在想请一位同学帮我完成小鲤鱼,谁来?生:我我~~师:好。你来。生:学生完成小鲤鱼制作师:鲤鱼妈妈和小鲤鱼各自吸管拼接,同时向内外移动纸杯,杯顶上的吸管会随之左右摆动,这样小鲤鱼很快就找到了妈妈了。师:1.我想做这个作品,需要彩色卡纸、水彩笔等2.制作时先制作形,注意色彩3.怎样让这件玩具动起来呢?我想到了“拉动”,因为它要找妈妈。师:老师制作的玩具出现了会动的玩具哪些动啊?生:拉动(板书:拉动)【设计意图:教师示范制作会动的玩具,强调运用会动的原理制作玩具,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掌握制作方法和步骤。】(五)学生构思,集思广义师:今天呀,我们玩了旋转的陀螺、牵动的木偶、拉动的小鱼,接下来就看看你们的奇思妙想了。根据提供的材料,想制作什么玩具?怎么让它动起来?除了转动、牵动、拉动,你们还能想出其它的动吗?1.小组讨论:我们想用——的原理,创作一个——?创编一个小故事演绎。2.全班交流。生:第一组:我们组用卡纸、可乐瓶、筷子、绳子扣子等材料以转动的形式做一个稻草人和风车,并配上一个小故事;第二组:我想到一篇课文,我们组准备用一次性纸杯、吸管、卡纸、水彩笔等材料以这篇课文的故事做一个拉动的玩具;第三组:我们想到另外一种动做展板,牵动的形式做章鱼。材料我们会用卡纸、一次性纸杯、绳子、筷子等第四组:我们这组也想到另外一种动做很多会动的小手,以不一样的形式做和平鸽还有爱心呢!我们用的材料是卡纸、吸管、绳子、筷子等。【设计意图:采用小组协作的形式交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结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六)学生进行创作师:那我们还等什么呢?开始吧!老师非常期待你们的作品!(学生分小组,动手完成作品,教师逐组辅导孩子们。)(七)小组展示师:好,现在请每小组派一个代表把你们组完成的作品并配上有趣的小故事来展示。师:这组作品完成的怎样?请给予评价。(每组)【设计意图:通过互评,学生能敢于交流,乐于发现他人的优点,改正自身的缺点。】(八)拓展升华师:老师觉得你们每组作品都非常棒!你们觉得自己亲自制作会动的玩具有意思吗?生:有意思。师:你们真棒!你们不仅用到了课堂所学的转动、牵动、拉动,自己还创作出了错动、颤动。(板书:错动、颤动)师:看来呀!会动的玩具既有巧思更有乐趣,它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丰富了我们的童年。希望孩子们从小拥有梦想在心中种下一棵种子,长大当一名了不起的玩具设计师!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获得成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