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学设计+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学设计+课件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三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课标: 3-1-4讲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列举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怎样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解读: 本课主要分析课标的中的“讲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课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要求是“讲述”,内容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通过李大钊、陈独秀“相约建党”的故事,体会先进知识分子在中国发展道路选择上的作用,明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二、【教材简析】:
1.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承接“五四运动”的基础上。讲述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李大钊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分子,不仅注重思想的启蒙,也注重发动工人阶级。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教材结构体系:(最好有一张结构体系图或表)
1、条件(思想基础、阶级基础、组织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标志:中共一大(时间、地点、内容)
(开天辟地) 3、中共二大(时间、地点、内容)
4、意义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一大与二大的召开,让学生了解中共成立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理解“两大”—“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历史上重大里程碑”;“两新”—“中国大地出现了新曙光”、“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是中国历史性的转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学习,体会先进知识分子在中国发展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从而增强学生对党的热爱之心,坚信党的领导。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共共产党成立的经过和伟大历史意义。
难点:对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理解。
五、【教学思想和策略方法】:
教学思想:“依标施教、以史导论、提升学力”
策略方法: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开展阅读、讨论和分析。
2.采用史料教学法。以史料为证据,通过精心设问带领学生重回历史现场,提升历史认识。
六、【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
史料导入,“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 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要侵略学生呢?”  
——毛泽东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全世界,也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自己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
1、为什么中国先进分子选择了社会主义?
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在什么政党领导下取得的?
3、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了主力军作用,那工人阶级又是由哪个政党来领导的呢?
学生自学:
要求学生细读本课时教材全部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2)中国共产党“一大”和“二大”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教师指导: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①思想基础:十月革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的传播,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使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如李大钊、毛泽东、董必武等学习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完成探究题:结合当时的中国国情,想一想,李大钊的文章、毛泽东和董必武的回忆说明了什么?)
②阶级基础: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无产阶级成长和工人运动对比表
工人人数
罢工次数
规模
斗争的形式
斗争的目标
辛亥革命前
60万
65次左右
几百人
分散斗争
多为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的经济斗争
辛亥革命后—1919年
200万左右
130多次
几千人
同盟罢工、联合斗争
转为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表明中国无产阶级已开始由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转变。毛泽东指出:“中国工人阶级,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就开始以自觉的姿态,为中国的独立、解放而斗争。”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旧民主主义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阶级条件。
(完成P53两个探究题)
③组织基础:中国共产党深入民间,与工农民众相结合,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各地建立早期党组织。
结合图2-56,各地早期共产党组织的快速发展及其活动,表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它表明在中国正式成立全国统一的共产党的条件成熟了,一个统一的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即将诞生。
教师可补充陈独秀、李大钊在党的创建工作中的贡献“南陈北李”。
教师总结:随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思想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组织基础)。它表明在中国正式成立全国统一的共产党的条件成熟了,一个统一的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即将诞生。
(2)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因为大会:①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确立了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②确立了奋斗目标: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要求党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③设立中央局为中央的临时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书记。(陈独秀虽然未参加会议,但因他在新文化运动和党的创建工作中的贡献和影响,被选为书记)
中国共产党创建工作全部完成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中共二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工作全部完成。因为这次大会:
①切合实际,提出当前党的奋斗目标:对内打倒军阀,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实现民族独立,把中国统一成真正的民主共和国;②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解决了80多年来(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革命未能解决的问题。
结合书本P54图2—57和图嘉兴南湖游船,教师可补充故事,让学生了解有关中共一大会址及党的生日的史实: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位于上海市望志路106、108号(今兴业路76、78号)。沿街并排两幢两层砖木结构建筑,坐北朝南。该幢住宅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发起人之一李汉俊与兄李书城的住宅,人称“李公馆”。李书城,系同盟会发起人之一。李氏兄弟为该楼最早住户。106号楼上是李汉俊卧室,楼下客厅约18平方米。 民国10年7月23日(即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在此客厅举行。7月30日,会议遭到法租界巡捕房的注意和搜查,被迫中止。最后一天的会议改至浙江嘉兴南湖一条游船上举行。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两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历史上重大里程碑”;两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大地出现了新曙光”、“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要求学生思索:“新”体现在哪里?(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中国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的道路。)
补充:
时间
党的会议名称
全国党员人数
1921年
中共一大
全国党员人数50多名
1922年
中共二大
全国党员人数195名
1925年
中共四大
全国党员人数432名
1927年
中共五大
全国党员人数994名
1997年
十五大
全国党员人数590万名
2002年
十六大
全国党员人数660万名
1.上述表格说明什么?为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的增加,队伍的不断壮大,表明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因为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威信不断提高。
训练巩固
七、【板书设计】:
1、条件(思想基础、阶级基础、组织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标志:中共一大(时间、地点、内容)
(开天辟地) 3、中共二大(时间、地点、内容)
4、意义
课件19张PPT。材料一:毛泽东说:“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
材料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全世界,也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1、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的结果如何?
2、为什么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了社会主义?
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在什么政党领导下取得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请同学们自学教材P52-54内容 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2)中国共产党“一大”和“二大”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1、外部条件:
2、内部条件
(1)思想基础:
(2)阶级基础:
(3)组织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共产国际的帮助共产国际
1919年3月,共产国际成立。共产国际是各国共产党的联合组织,各国共产党都是它的支部,受它的领导。在列宁的关怀和领导下,共产国际前期的主要活动有:帮助各国无产阶级建立革命政党,加强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联合。它对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搜集和购买
的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上海工人罢工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工人阶级运动对比表中国工人阶级不断壮大南陈(陈独秀) 北李(李大钊)主要分布在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等都比较发达的大城市。课本P52探究题 说明当时的中国只有向俄国学习,走革命的道路才能改变中国现状。
十月革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的传播,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使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学习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这些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和组织基础。二、中共“一大”1、时间:
2、地点:
3、内容:
4、意义:1921年7月上海、浙江嘉兴南湖(1)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2)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要求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3)设立中央局为中央的临时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书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一大上海会址嘉兴南湖游船中共“一大”会址张国焘、刘仁静、李达、李汉俊、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二、中共“二大”1、时间:
2、地点:
3、内容:
4、意义:1922年7月上海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工作全部完成。①提出当前党的奋斗目标:对内打倒军阀,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实现民族独立,把中国统一成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②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一大”和“二大”确定的奋斗目标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一大的奋斗目标: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二大: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党的奋斗目标现时目标的制定,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因此能够实事求是,制定奋斗目标。两大: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历史上重大里程碑”。
两新: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大地出现了新曙光”、“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你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意义?各抒己见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
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课堂延伸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不断增加,队伍不断壮大,表明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威信不断提高。以上数据说明了什么?为什么?1、中共诞生的条件(1)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2)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3)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南陈北李”)2、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上海、浙江嘉兴南湖)主要内容:党的名称、奋斗目标、选举的领导人、党今后的工作重点3、中共二大(1922年7月上海)党的最低纲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本课小结:陈独秀 (1880—1942) ?字仲甫,1880年10月9日出生安徽怀宁县。1901年赴日留学,1915年起创办《新青年》。1918年冬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1920年初,和李大钊等开始探讨成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1921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党的中央局书记。1942年5月27日病逝于四川江津。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人。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在发展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五四”运动、创建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以及北方广大地区的革命斗争中,都做出了重大贡献。1927年4月28日惨遭杀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