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16张PPT。唐的盛衰观察隋唐疆域图,唐朝是何时何人建立及其都城在哪里?唐朝疆域的扩大主要归功于哪些开明君主?唐太宗是何许人也? 资料:李世民早年随父征战天下,后来发动“玄武门之变”,是唐朝第二位君主。贞观初年,洛阳以东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唐太宗有可能会在哪些方面实行新措施,来改变这种局面? 综合探究:唐太宗对前几朝的制度作了哪些创新才有了盛世气象? 资料一:太宗前期以安民、辅民为主要国策,安抚百姓,重视农业,推行天下均田制,租用条法和轻摇薄辅,兴修水利, 设置义仓,救灾备荒;因为经过隋炀帝的过渡战争导致中国人口缺少,太宗实行奖励婚姻,增殖人口。 资料二:太宗为了选拔人材,把科举考试更加完善,尤其注意从普通地主和平民中选拔人才,如秦叔宝等。由于不拘一格的选用人材,致使贞观朝中人才济济。问题:(1)什么是“贞观之治”?(2)阅教材内容和资料,分别概括出“贞观之治”是如何形成的?(分政治、经济、用人等角度)(3)结合教材P89图4-20,说说三省六部制的历史意义。 黄河发大水了!执行诏令审核诏令草拟诏令土木工程审判刑罚 军事警备 祭祀教育 户籍管理 任免官吏三省六部制唐太宗得意地说:“天下英雄,都在朕的掌握中了!”当时有一位宰相说:“朝廷中的大官都应该由公卿子弟担任。出生贫寒的人,即使有出众的才能,也难于称职。”想一想:如果你是当时的统治者、贵族、出身贫寒的知识分子,你会支持科举制度吗?为什么?科举制 1、对这两位皇帝你知多少? 2、你认为唐朝开明皇帝还应算上谁?为什么?贞观遗风和开元盛世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大开科举之门,大量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生产继续发展,史称“贞观遗风”。唐玄宗?练一练: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1、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一个时期的景象?2、诗中体现了唐朝哪一方面的盛世景象?还有哪些方面?3、唐玄宗统治后期唐朝社会出现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白之”。结合你对唐朝由盛转衰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论赵翼这一观点。通过本课的学习,请你说说帝国新政“新” 在哪里?政治之新:完善三省六部制。治国之新:君臣关系(善于纳谏) 君民关系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文化之新:完善科举制(以才选官)民族关系之新: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唐太宗的治国措施对我们今天有何借鉴?试举例说明我国是如何落实该治国措施的?古为今用获启迪小组合作探究唐 三 彩青 瓷白 瓷丝织和制瓷技术都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你能说说唐代丝织业、陶瓷业技术的高超表现在哪里吗?穿丝绸衣服的唐代仕女拓展性小结:唐朝作为中国几千年文明中的一个朝代,几百年的兴衰,有没有留下了些什么让你至今铭记于心呢?并说说对唐朝的人物、事物和事件感想。 第二课 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第二目 唐的盛衰一、【课标解读】:?2-2-2 例举秦朝建立后中国古代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评析这些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贞观之治、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开元盛世、安史之乱2-2-3知道从秦代到清代中国历史版图的变化,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统一大势。隋唐时期的帝国疆域二、【教材简析】:《第二课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第二目 唐的盛衰:包括贞观之治、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开元盛世、安史之乱等内容。盛唐气象是这部分内容的核心。一方面,课文从君民关系、行政制度、科举制度等方面分析了唐初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另一方面,课文描述了唐朝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让学生多角度感受盛唐气象。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唐玄宗和“开元盛世”;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隋唐时期的帝国疆域,认识版图变化,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统一大势;通过史料分析,评析贞观之治、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开元盛世、安史之乱的影响,提高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通过角色扮演等学生活动,使学生站在历史角度理解当时历史现象存在的理由。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唐朝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多方面感受盛唐气象及民族自豪感。学习欣赏大唐时期的科技、城市、文化艺术等辉煌灿烂的成就,感受汉唐盛世的风采。通过对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唐玄宗和“开元盛世”等重要人物和事件之间关系的探究,感受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唐玄宗和“开元盛世”。难点:分析唐朝盛衰的原因及唐朝政治经济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五、【教学策略】:在新授课中以唐朝全面承袭隋朝制,并加以创新走向盛世为主线,出示史料,以史导论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兴衰过程。1.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2.通过史料分析,让学生明白“论从史出”,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3、通过角色扮演等学生活动,使学生站在历史角度理解当时历史现象存在的理由。同时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出示隋唐疆域图:让学生对比两幅图中中国疆域的异同点;追问:你认为唐朝疆域的扩大主要归功于哪几位开明的皇帝? (设计意图:承上启下过渡作用)(二)新授:板书:唐的盛衰1设问:唐朝是何时何人建立及其都城在哪里。(学生口头回答)(设计意图:过渡到新授环节)2、教师出示补充材料:李世民早年随父征战天下及后来发动“玄武门之变”,是唐朝第二位君主。(设计意图:丰富李世民这个历史人物,吸引学生听课的兴趣)3、综合探究:唐朝的皇帝们对前几朝的制度作了哪些创新才有了盛世气象?资料一: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少有的。他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资料二:魏征去世,唐太宗曾痛心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征没,朕亡一镜矣!”资料三: 太宗前期已安民、 辅民为主要国策, 安抚百姓,重视农业,推行天下均田制 ,租用条法和轻摇薄辅,兴修水利, 设置义仓,救灾备荒;因为经过隋炀帝的过渡战争导致中国人口缺少,太宗实行奖励婚姻,增殖人口。资料四:太宗还改革官职,建立三省六部制。资料五: 太宗为了选拔人材, 把科举考试更加完善,尤其注意从普通地主和平民中选拔人才,如秦叔宝等。由于不拘一格选用人材,致使贞观朝中人才济济。但有一位宰相说:朝廷中的大官都应该由公卿子弟担任。出生贫寒的人,即使有出众的才能,也难于称职。问题:(1)什么是“贞观之治”?(2)阅教材内容和资料二至五,分别概括出“贞观之治”是如何形成的?(分角度)(3)结合教材P89图4-20,说说三省六部制的历史意义。(4)阅教材内容和资料五,想一想:如果你是当时的统治者、贵族、知识分子,你会支持科举制度吗?为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对史料的阅读,了解唐朝统治者的统治措施,体现“以史导论”的学科特点。)4、教师出示唐高宗、武则天图片资料并设问:请问同学对这两位皇帝你知多少?(设计意图:不是重点内容,所以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引导学生阅教材P90内容,初步了解即可。)追问:你认为唐朝开明皇帝还应算上谁?为什么?(设计意图:过渡到唐玄宗和开元盛世)5、学生阅教材P90-91内容,书面完成作业本P43-44第9题材料题,(设计意图:第一问增加一问:开元盛世出现原因,因为这也是一个难点)6、拓展性小结:唐朝作为中国几千年文明中的一个朝代,几百年的兴衰,有没有留下了些什么让你至今铭记于心呢?并说说对唐朝的人物、事物和事件感想。(设计意图: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准备一些图片资料展示,引发学生兴趣,同时触发学生对我们伟大民族灿烂悠久文化的自豪感)7.作业布置:作业本七、【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唐的盛衰》.ppt 《唐的盛衰》教学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