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3.9《心中的“110”》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3.9《心中的“110”》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小学道德与法治--《心中的“110”》
一、教学内容分析
《心中的“110”》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护我成长》第9课内容。本课分为“有点警惕性”和“不要上当受骗”两个板块。第一板块“有点警惕性”,分为两个话题:话题一“我该怎么办”以学生独自在家遇到各种情景为内容,思考如何面对外人来访。话题二“智捉小偷”以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明白,独自一人在家遇到邻居被窃时,要在保护好个人安全的前提下帮助他人。第二板块“不要上当受骗”,通过辨析几种情境,学习一人独自在外与陌生人交往时,面对绑架、拐骗、性侵等意外情况时如何寻找正确的应对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社会人格形成的初级阶段,他们虽然对他人、社会有一些浅显的认识,但是随着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接触的人更为复杂,他们处在各种各样未知的环境当中,加上对周遭危险的认识不足,自我保护能力弱,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人身侵害。因此非常有必要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安全教育。帮助他们做到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三、教学目标
1.提高独自一人在家时自我保护意识和警惕性。
2.掌握独自一人在家时应对陌生人的方法。
3.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学会主动、智慧地关心他人的安全。
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当我们遇到危险时,你第一时间会想到谁?他的电话是?那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我们距离警察叔叔较远,又或者是警力资源不足呢?那谁来帮助我们呢?是呀,这就要求我们自己的心中要有110。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九课《心中的“110”》,请齐读课题。
2.新课教学
(1)观看视频 激发兴趣
在开课前,老师想先来邀请同学们观看一段由真实案例所改编而成的视频。看的过程中,请大家认真思考,视频里的魏老太太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受到伤害呢?一起来看。
师:视频已经看完了,魏老太太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自己受到伤害呢?
生:不给陌生人开门。
师:可是老师有疑问呀,门外的陌生人就一定是坏人吗?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善良的陌生人呢?(生交流)
师:是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警察叔叔是如何来提醒我们的,请你一起来读这段话。
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将警察叔叔这段话画出来吧!
(2)学习新知 明理导行
虽然说陌生人可能是好人,但我们现在因为年龄较小,辨别能力有限。所以,面对陌生人我们要有一定的防范意识。今天,就让我们开启闯关活动吧!
活动(一):明辨是非 提高警惕
在闯关活动开始前,老师想先来了解一下,我们班有没有同学独自一人在家的经历呢?当你一人在家时,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哇塞,这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经历呀!看来,大家肯定能非常好的理解主人公的心情啦!)
(学生)演一演,提高独自在家的警惕性,以及掌握应对陌生人的方法。
看来,我们班同学的警惕性还很高。那老师也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当你真正遇到陌生人的时候,也能像今天一样,内心保持警惕性。好吗?(板贴:保持警惕)
面对大家这么棒的表现,警察叔叔不禁要为我们点赞呢!他想为我们送上第一枚安全章,恭喜大家成功解锁了应对陌生人的新技能。请你一起来读读看。
活动(二):遇到危险 学会智斗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关吧!请你仔细观看视频里的故事,看完之后,小组来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视频已经看完了,请小组相互交流一下你最欣赏他的什么做法?(议一议)
看来是陈宇遇事后的沉着冷静最打动大家啦!(板贴:沉着冷静)
很多同学也会像陈宇这样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可是如何正确拨打呢?一起来通过第二枚安全章了解一下吧!
活动(三)实践操练,学会报警
请认真来看,正确拨打110有哪些小技巧呢?看完之后,请分享。
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其精华了。接着,让我们真操实练一番吧!
(小组交流:独自一人在家听到有撬门的声音,怎么办?)
讨论分享,模拟报警电话。(师生互练)
小组评价,解锁“优秀小小警察员”的称号,老师真为大家觉得骄傲!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自己。
3.总结谈话 交流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你们都有了哪些收获呢?(分享)
师:我们要在生活中学会面对陌生人,既不能把陌生人当成坏人,也要有一定的警惕性,有自我保护意识,心中常有“110”。
4.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作为奖励,老师也要将一份大礼包送给大家。让我们一起3、2、1倒数拆开吧!下去之后请同学们继续阅读这本图书,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
将我们所学到的安全知识制作成安全卡,传递给更多人。避免社会上有更多的儿童失踪案的悲剧发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