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3 三种组态电路性能比较4.3.1 共基极电路电路如图4.3.1(b)所示。信号通过C1从发射极输入、放大后从集电极通过C2输出,基极通过Cb交流接地。故称为共基极电路。该电路的直流电路采用分压式偏置电路。因此,静态工作点比较稳定。图4.3.1 共基极放大电路理论和实验证明,共基极电路具有下列特点:(1) 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高;(2) 电流放大倍数接近于1、并小于1;(3)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位;(4) 较好的高频特性和工作稳定性。根据其特点,共基极电路广泛应用在高频、宽带放大或对稳定性要求较高的电子线路中。4.3.2 三种组态电路性能比较晶体管的三种组态基本放大电路性能特点不同,可根据需要选择采用。性能比较可参考表4.3.1。表4.3.1 三种组态性能比较表组态 性能 共发射极 共集电极 共基极输入阻抗 小 最大 最小输出阻抗 大 最小 最大电流放大倍数 大 大 小电压放大倍数 大 小(接近于1) 大功率放大倍数 大 较小 大频率特性 差 好 好应用情况 应用最广 用于阻抗变换 用于高频放大本章小结1.多级放大器有三种级间耦合方式,阻容耦合是利用耦合电容隔直通交作用,较好地解决了前后级直流工作点的相互影响问题,但低频特性差。变压器耦合虽然低频性能差,但能够实现阻抗变换。直接耦合方式低频特性好,但前后级直流工作点相互影响。2.多级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是各级电压放大倍数之积;输入电阻是第一级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是未级的输出电阻。计算时要考虑后级对前级的影响。3.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反映了放大倍数和频率的关系。低端频率特性由耦合电容和射极旁路电容决定,高端频率特性受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和结电容的影响。4.反馈分正反馈和负反馈,根据反馈信号的性质有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交流负反馈有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四种反馈类型。5.负反馈是改善放大器性能的主要方法。它可以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减小非线性失真,展宽通频带,改变输入电阻、输出电阻。6.射极输出器的工作特点是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小,电压放大倍数略小于1,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7.基本放大器有三种组态,即共发射极、共基极、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其特点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