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核能 核技术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 核能 核技术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中等专业学校 教案
编号:
备课组别 物理组 课程名称 物理通用类 所在 年级 一年级 主备 教师
授课教师 授课系部 授课班级 授课 日期
课题 核能 核技术
教学 目标 建构质量亏损、核能、链式反应、临界体积、重核裂变、轻核聚变等概念,
形成某些重原子核通过裂变反应能释放核能、某些轻原子核通过聚变反应也
能释放核能等物理观念,并应用其解释核武器的巨大威力、核反应堆的发电
原理等问题。
重点 让学生建构质量亏损、核能、链式反应、临界体积、重核裂变、轻核聚变等概念
难点 了解重核裂变反应,了解轻核聚变反应。
教法 启发式讲授、讨论法
教学设备 多媒体一体机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 个案补充
教 学 内 容 一、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 2017 年 5 月 25 日,福清核电站 5 号机组穹顶吊装成功(图)。这是我国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 提问: 核电站为什么要安装圆球形的穹顶呢?
二、新课教学 本节课我们要一起了解核能方面的问题,主要还是采用讨论的方式进行。
首先请一位同学讲述对第一个方面问题的看法,之后同学们进行质疑答疑。
本节课主要采用讨论的方式进行。
教 学 内 容 提问:哪位同学可以上台讲述什么是重核裂变,它有哪些特点? 学生可以结合相关资料说明:科学家们把这种重原核分裂成两个(或 多个)等质量原子核的过程,称为重核裂变。 请一位同学讲述对第二个方面问题的看法,之后同学们进行质疑和答疑。 提问:哪位同学可以上台讲述原子弹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我国成功研制出原子弹的时间? 学生可以结合相关资料说明:如果铀块的体积超过了它的临界体积,只要有中子进入铀块,就会立即形成剧烈的爆炸。 请一位同学讲述对第三个问题的看法,之后同学们进行质疑和答疑。 提问:哪位同学可以上台讲述核反应堆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核能发电有哪些优点? 学生可以结合相关资料说明:用人工方法控制链式反
应的速度,使核能比较平缓地释放出来,人们制成了核反 应堆。
请一位同学讲述对第四个问题的看法,之后同学们进行质疑和答疑。 提问:哪位同学可以上台讲述我国目前拥有多少核站 ?我国有哪些核电技术在世界领先? 学生可以结合相关资料说明:我国目前已拥有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广东岭澳、江苏田湾、辽宁红沿河等核电站。 (五)请一位同学讲述对第五个问题的看法,之后同学们进行质疑和答疑。 老 师 让 一 位 同 学 讲 述 其 与 该 问 题 相 关 的 物 理 观 念。 老 师 对 每 一 位 同 学 的 质疑、答 疑 内 容 进 行 评 价 、 记 录。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内 容 提问:哪位同学可以上台讲述什么是轻核聚变?它有哪些特点?
学生可以结合相关资料说明:当把某些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时,能释放出比裂变更多的能量,这样的反应称为轻核聚变。 (六)请一位同学讲述对第六个问题的看法,之后同老师组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其他原子结构模型,如玻尔的原子轨道量子化模型,还有现代量子力学的电子云模型等。 三、回应“情境与问题”中的问题,展示图片,讲述 本节开始图中所示的仪器是铱 192 无损探伤仪,其上的三叶形图标是国际通用的放射性辐射的传统标志,提醒该装置内有射线,常人要注意防范辐射,尽可能地远离该装置附近区域。 国际标准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于 2007 年推出新的辐射标志(图),该标志更加醒目且通俗易懂,正在逐步取代传统辐射标志。展示图片,讲述常见的辐射标志,增强安全意识。 四、自由讨论 学们进行质疑和答疑。 提问:哪位同学可以上台讲述氢弹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我国什么时间成功研出了氢弹?
学生可以结合相关资料说明:氢弹利用原子弹爆炸产生的高温引起热核反应,其威力往往相当于数百个原子弹。 老师根据学生课前上交预习作业的情况,请几位完成较好的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
提问:请几位同学依次上台宣读自己对我国著 名“ 两弹一星”元勋事迹的研究成果。
对 学 生 进 行 爱 国 主 义 教育。 通 过 思 想 的 碰 撞,发展 学 生 质 疑 创 新 的 核 心 素养。
请一位同学对第七方面的问题的看法,之后同学们进行质疑和答疑。 提问:哪位同学可以上台讲述自然界中哪里存在轻核聚变?轻核聚变研究会 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水平如何?
学生可以结合相关资料说明:热核反应在宇宙中是很普遍的。太阳内部和许多恒星内部,热核反应在那里激烈地进行着。
四、自由讨论 本节的主要内容讲完了,同学还有哪些疑问,自由提问,小组讨论,自由抢答。 组织学生自由提问、讨论,或回答问题。 归纳总结 本节学习了重核裂变、轻核聚变、核反应堆等概念,了解了核能的产生原理及其应用,同时了解了我国在核能研究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等。 作业 实践与探索 2—3 中第 1、2 题,任选 1 题,独立完成。
板 书 设 计
教后札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