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登高》课件(共17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登高》课件(共17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登高》
杜甫
杜甫和《登高》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
初中遇到的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望岳》《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月夜忆舍弟》《春望》
创作《登高》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好几年,但是藩镇割据却是愈演愈烈,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杜甫所倾慕的大才子,被杜甫誉为“冠盖满京华”的李白又去世了。
《登高》是杜甫晚年作品,当时他流落夔州(今重庆奉节地区),得了严重的肺病,生活困苦不堪,大概在重阳节“登高”这天,杜甫一个人在秋日登高远眺长江沿岸的萧瑟秋景,夔州本就风大水急,猿声哀鸣,不由得触目伤怀。
从《望岳》到《登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人生暮年的百感交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回忆旧学登高诗
王维登高,既是因为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风俗,也是为了抒发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
杜甫登高,主要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本来约好一位友人一起登高,可是友人有事没有来,他只好独自一人强打精神登高。那么,这位伟大的诗人,一个曾怀济世之志而又老无所成的走入贫病交加之老境的诗人,他这次“登高”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呢?他倾诉了怎样的人生感受呢?
王维因身在异乡,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而后笔峰一转,将思绪拉向故乡的亲人,拟托亲人也想念自己,此诗曲折有致,出乎常情,更显诗人深厚功力。
对比两诗,你能获得什么感悟呢?
叙写羁旅之苦
感念亲情之深
抒发独居它乡
《登高》品读
诗意品读
登高所见:秋风凛冽,江边的树林里传来阵阵猿猴的哀鸣之声,江心的沙洲上清冷孤寂,鸟儿盘旋飞舞,正在还巢。无边的落叶纷纷飘落,江水滚滚崩腾扑面而来。
触景所感:在这萧瑟、肃杀的气氛中,诗人在检视自己的一生,一年年的颠沛流离,辗转飘摇万里之处,内心对还巢的鸟儿似乎生出了些许的羡慕。转瞬间,人生就已老去,时间像无尽的江水一样无情地流逝,自己迎来了人生的暮秋,拖着病体孤独的重阳日登高。一生的艰辛染白了鬓发,似乎只有酒可以浇灭这哀愁,可偏偏病疾缠身,人生潦倒无助之际,本可浇愁的酒水也不得。
《登高》
唐代·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名 篇 初 识
《登高》品读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写景:
首联:仰望秋风碧云天(听猿鸣哀声);俯视江水沙洲(见鸟儿归巢)。
肃杀萧瑟的氛围尽显
颔联:仰望无边落木(落叶纷飞);俯视无尽江水(滚滚而来)。
时光流逝的表象凸显
拓展知识——登高。传统数理哲学九为最大阳数,所以九月九日被称为“重阳”。古人有重阳节登高的习俗,到唐代“重阳”正式列为节日,这时人们会进行佩戴茱萸,饮菊花酒,登高等活动。
《登高》品读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抒情:
颈联:悲秋作客(漂泊潦倒);带病登台(年老多病)。
孤苦之愁
尾联:苦恨双鬓(感慨年老力衰);新停酒杯(浇愁亦不得)。
时光流逝的表象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其作品显示了唐由胜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现实主义称为“诗圣”。

知 人 论 世
沉 郁 顿 挫
饱经忧患
穷困潦倒
弃官漂泊到四川,定居成都。曾在西川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官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漂泊西南时期
因长沙兵乱,举家南往投靠郴州的舅舅行至耒阳时病死。
长安十年时期
获得参军的官职一月后,安史之乱起,又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冒险逃出,恢复官职,又因直谏被贬
战乱流离时期
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
34岁始困守长安求仕。
读书和壮游时期
《登高》品读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孤独漂泊
愁苦潦倒
忧国忧己
伤时伤身
《登高》品读
主题思想:由孤身登高的所见所感,描绘了江边空旷、遥远、萧瑟、凄凉的秋日苦境,抒发了自己常年漂泊、苦难缠身、潦倒不堪、老病孤愁的忧伤情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以无尽的空间与无尽的时间,带来对生命的感慨,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具有哲理性的提醒我们时光的不可停留,苍茫大地下,主宰万物的本不是人类,诗人感慨于人生的渺小。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常作客”展现了诗人居无定所,一生辗转漂泊(更是对应看到鸟儿还巢有了人不如鸟的忧愁),“百年”可做一个约数,颇有夸张之意,这里更可指暮年,多病的诗人仍然在一个家人团聚、登高饮酒的重阳佳节孤苦无依。
本诗的对仗工整,音律和谐。可以说是“格律”的忠实卫士,而更是将对仗应用到了极致。
总 结 全 诗
颈联
首联
颔联
尾联
仰望:云天秋风
俯视:江水洲渚
仰望:无边落木
俯视:不尽长江
悲秋常作客
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忧愤无奈
哀婉孤独
沉郁高昂
愁苦沉痛
写景
抒情




诗人垂暮,深秋独登高。这里有对漂泊生涯的感叹,有对老弱多病的嗟伤,但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执著。坎坷里写着豪情万丈,无论穷达,都不忘兼济天下!
《登高》拓展阅读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高》拓展阅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整 体 感 知
意境:
雄浑、壮阔、辽远、沉郁、悲凉、绵邈。
情感:
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忧国伤时的感怆之情油然而生。
无边落木萧萧下
生 命 短 暂
无边落木萧萧下
宇 宙 永 恒
反衬
小组讨论:
如何理解诗中出现的意象?
《登高》练习
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以“风急”二字带动全联,其中风、渚,天、沙,猿啸、鸟飞,对仗工整。
B. “悲秋”二字是诗眼,前四句抒发登高所感的悲情,后四句描写登高所见的秋景。
C.“常”极言诗人客居他乡之久,抒写漂泊孤苦之情;“独”突出孤独无依,处境艰难。
D. 颔联“萧萧”“滚滚”使“无边落木”“不尽长江”更加形象,景象萧瑟、阔远。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