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健美操》教学设计指导思想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创设学生喜欢和乐于接受的学习形式、方法和手段,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克服困难、团结合作的精神。教材分析健美操是集音乐、体操、舞蹈于一体,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它不仅能有效的发展学生的柔韧、灵敏、协调等素质,同时还能陶冶学生的身心。本节课我选择了学习健美操的基本步法及拓展练习,学会听音乐节拍。本课时为课时2,通过复习课时1的基本步法,对基本步法进行拓展练习,并尝试组合练习,使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技术动作。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个性活泼、思维反应敏捷,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强,并乐于参加体育活动,乐于向同伴展示技术动作。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集体活动中与同学团结合作。但由于心理因素的原因,该阶段学生也有自我约束能力差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学习。教学目标1、通过韵律健美操的动作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几种健美操步伐及创编的方法;2、通过学习健美操的组合动作,发展学生协调性,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提高参与运动的兴趣;3、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力量、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团结合作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协调性、连贯性好教学难点:音乐节奏感强教学过程一、课堂常规1.集合整队,检查人数,师生问好,2.教师讲解本节课的要求,说明本节课要学习的初级健美操的四个八拍的动作所需的注意事项(如:膝关节做到积极弹动,脚踝用力,重心向上,手臂动作舒展有力等)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二、热身跑绕场地慢跑3圈,距离约为400米,速度大步跑组织措施:慢跑队形(学生由原来的四列横队头尾相接绕着场地跑)要求: 学生跟着带头同学的路线热身跑,后面同学不能超越前面同学,不能出现并肩跑,并根据教师口令进行变换动作。三、热身操健美操组合基本步伐(每个步伐做4╳8拍)教学活动1、站好队形,跟随教师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基本步划的热身练习,已达到热身效果。2、在练习中,学生注意老师的口头或肢体的提示,跟老师做动作。组织措施:四列横队站位1、教师在队列前面较高操台上进行镜面示范和背面示范相结合的带操方式。2、以口头和肢体提示动作方向和衔接动作。要求:动作整齐,有力度,协调大方,跟随着音乐节奏和老师动作进行做操。1、踏步动作方法:单拍完成的动作,两脚在原地交替抬起和落地。完成要领:前脚先落地,过渡至全脚,从踝关节、膝关节依次缓冲,保持腰腹肌肉收紧。2、一字步动作方法:四拍完成动作。两脚依次向前迈一步,并拢,再依次退一步,还原。完成要领:每次落地下肢关节依次顺势缓冲。3、并步动作方法:2拍完成的动作。以右脚为例,右脚向右侧迈一步,左脚前脚掌并与右脚,稍屈膝下蹲;然后接反方向。完成要领:落地时膝部应顺势向下屈膝缓冲,动作过程保持腰腹稳定。4、V字步动作方法:4拍完成的动作。以右脚为例,右脚向右前迈一步,屈膝缓冲,左脚向左前迈一步成屈膝慢蹲,两脚运动轨迹成V字形,然后从右脚开始依次退回原位。完成要领:迈出的脚以脚跟落地,过渡至全脚,并注意关节的缓冲及动作的弹性。可加入不同手臂动作。学习提高部分一.学习初级健美操徒手姿态操(4*8拍)说明动作组合:1、一字步向前*两次(1*8拍)动作方法:一字步向前双手胸前交叉,后退时还原2、并步左右*两次(1*8拍)动作方法:向右并步时右手侧平举还原3、向右 再左交叉步屈腿动作方法:交叉步:一腿向侧迈出,另一腿在其后交叉,稍屈膝,随之再向侧一步,另一脚点地并拢;然后可接反向。①向右侧交叉步屈腿时右手握拳在体侧弯曲。②然后后屈左脚,双手还原至体侧。4、向左右两侧点地*四次(1*8拍)动作方法:两脚脚尖向左右两侧点地①点地同时,右脚点地右手前伸,左手侧平举。②方向相反则手脚相反。二、学生在当堂课上自己复习教师前面所教的初级健美操四个八拍的动作及教两个高冲击动作(开合跳、并步跳)开合跳动作方法:4拍完成的动作。两腿并拢屈膝向上跳起,落地成开立,然后再向上跳起,两腿并拢还原落地。完成要领:双脚起跳,双腿脚落地,落地两脚尖稍外开,膝向脚尖方向屈膝缓冲,空中保持身体稳定及肌肉适度紧张。并步跳动作方法:两脚同时起跳,两脚同时落地。完成要领:双脚起跳,双脚落地,空中保持身体肌肉适度紧张,落地经屈膝缓冲。游戏:学生分为1、2两组,根据地上的图案。做开合跳和并腿跳接力。结束部分一、放松练习健美操放松动作(向上、向前拉伸)二、小结三、收拾器材四、师生再见教学活动1、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带领放松2、学生跟随教师做动作3、组织学生活动组织措施1、全体学生成横队。2、带领学生进行放松性练习。3、回顾本课学习内容。总结课堂情况,提出优缺点(以表扬为主)。4、击掌下课,向学生再见,回收教材。教法:跟老师一起做放松性练习。要求1、动作缓慢,呼吸匀称,全身放松。2、认真听取老师的点评,自我总结。3、向老师再见。帮助老师回收器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