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认识三角形(1)课件(共16张PPT)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认识三角形(1)课件(共16张PPT)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1.1认识三角形(1)
教学课件
情景引入
观察下列图片,你能找到什么图形?
回顾旧知
根据前面的三角形图片,再结合已学知识,回顾三角形有哪些特点
三角形
有三条边
有三个角
内角和为180°
三角形的定义
判断: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A B C D
(×)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的概念
边: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都叫做三角形的边
角: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角
顶点: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
符号表示: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AB为∠C的对边,可以用小写字母c表示,同样,边AC可以用b表示,边BC可以用a表示
三角形的分类
按边分
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
按角分
直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深化探究
判断:任意三条首尾顺次相接的线段都能构成三角形吗
10
2
2
单位:cm
(×)
10
4
4
10
6
6
A
B
C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深化探究
10
6
6
A
B
C
10
5
5
A
B
C
10
5.5
5.5
A
B
C
单位:cm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三角形的性质
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
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时,只需要验证较小两边之和是否大于第三边
推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课堂巩固
1、用数学语言表示出右图中所有的三角形。
E
A
D
C
B
2、上题中,若∠CAE=10°,∠B=60°,那么∠BAC是多少度?并将所有的三角形按角进行分类。
课堂巩固
3、判断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为什么?(单位:cm)
(1)2 3 4
(2)3 5 9
(3)3 5 8
能,2+3=5>4
不能,3+5=8<9
不能,3+5=8
练习提升
3、有两根长度分别为7cm和9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17cm的木棒,能与它们组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2)若长度为2cm的木棒呢?
(3)木棒的长度范围为多少时,可以与它们组成三角形?
练习提升
4、四根木棒的长度分别为12cm,8cm,5cm,6cm。从中取三根,使它们首尾顺次相接组成一个三角形,一共有多少种取法,把它们都列出来。如果再放入一根3cm的木棒,又有多少种取法?
课堂小结
1
3
2
4
理解三角形的边,角,顶点,并会用数学符号表示三角形
三角形的概念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的定义
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性质
课后作业
书本p6作业题2,3,4,5
谢谢观看
教学课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