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3.3 升华和凝华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第三章物态变化01 新知导入02 实验探究03 新知讲解04 拓展练习目录新知导入第一部分导入新课云雾缭绕的舞台和酒杯如何形成?想一想?导入新课壮观的霜和雪又是怎么形成的?想一想?实验探究第二部分固态物态变化及条件液态气态液化(放热)汽化(吸热)熔化(吸热)凝固(放热)?铁架台,烧瓶(≥250毫升),石棉网,碘,酒精灯,冷水等。升华和凝华实验(一)实验步骤升华和凝华实验(二)碘升华实验步骤1.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并盖紧塞子,拿着烧瓶走到学生中去,让他们看一看固态碘的存在。2.烧杯中加入热水,将试管放入烧杯中加热。3.停止加热,当试管中充满某种气体后将试管取出放入凉水中。4.再给烧瓶加热,会重复出现上面的现象。升华和凝华实验(二)碘升华实验步骤【注意事项】1.使用的烧瓶必须是干燥的。2.为了加快凝华速度,可在烧瓶已经稍冷的时候,向瓶外淋一些冷水。很热的瓶子淋冷水容易破裂。3.碘蒸气有毒,应防止被人吸入。升华和凝华实验(二)碘升华实验步骤【注意事项】1.使用的烧瓶必须是干燥的。2.为了加快凝华速度,可在烧瓶已经稍冷的时候,向瓶外淋一些冷水。很热的瓶子淋冷水容易破裂。3.碘蒸气有毒,应防止被人吸入。升华和凝华实验(二)碘升华实验步骤【注意事项】1.使用的烧瓶必须是干燥的。2.为了加快凝华速度,可在烧瓶已经稍冷的时候,向瓶外淋一些冷水。很热的瓶子淋冷水容易破裂。3.碘蒸气有毒,应防止被人吸入。升华和凝华实验(二)碘升华实验步骤【观察固态点的变化】仔细观察: 1.加热前碘是什么状态的? 2.加热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3.停止加热并冷却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4. 实验过程中是否有液态碘?升华和凝华实验(二)碘升华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加热前固态变化条件:吸热紫色的气态冷却后紫色颗粒【总结】:碘固体在热水中消失不见,而是变为紫色的碘蒸气,而在冷水中又重新变为固体,整过过程无液态。新知讲解第三部分新课学习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了;冰冻的衣服干了。请同学们想一想,碘颗粒加热后从固态变成了紫色的气体,实验整个过程没有液态的出现,这种物态变化的现象是什么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还有类似的现象?请举例说明。樟脑丸冰冻的衣服知识点 升华1固态变化条件:吸热气态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过程中物质需要吸热。酒杯中的气体由干冰升华吸热水蒸气液化而成知识点 凝华2固态气态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中物质需要放热。变化条件:放热冬天的霜由水蒸气凝华而成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悬浮在空中,就是我们看到的飘渺的雾气。干冰的应用知识点3水蒸气凝华冰水液化汽化熔化凝固升华知识点4水的循环知识点3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使用后用久的灯泡为什么会变黑?钨丝受热升华形成的钨蒸气,使体积减小,钨蒸气又在灯泡壁上凝华成极薄的一层固态钨。知识点3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玻璃上的冰花?冬天窗户上的“冰花”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房间内的水蒸气由于温度较高,接触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后,放出热量凝华为冰花;而屋外的水蒸气由于温度低无法放热,故冰花形成在房间玻璃的内表面。固态课堂总结液态气态液化(放热)汽化(吸热)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放热)凝华(吸热)升华拓展练习第四部分1.在物态变化过程中,放出热的是 ( )A.凝华、凝固、汽化 B.熔化、凝华、液化C.液化、凝固、凝华 D.汽化、升华、熔化A2.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此过程吸收热量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成水,再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放出热量C.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D.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此过程吸收热量C3.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上面一段描述中不包含的物态变化是( )A.升华 B.凝华 C.汽化 D.液化C1.冬天,挂在室外的衣服结冰了也能干,为什么?课后练习2.云、雨、雪、雾、露、霜是如何形成的?3.火箭发射时,为了保护发射底架,需在发射塔底部修一个大大的水池,为什么?白色气团是什么?谢谢你的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