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 教学设计(表格式) 初中心理健康通用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非暴力沟通 教学设计(表格式) 初中心理健康通用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非暴力沟通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和感受生活中的暴力沟通,感受暴力沟通带来的消极体验。
2.学习非暴力沟通的技巧,并尝试运用到自己平时的人际沟通中。
[教学重难点]
提高学生对人际沟通的认识,提升他们的沟通能力非常有必要。本节课期望同学们能够认识到沟通中存在的暴力沟通,认识到非暴力沟通的重要性,并且学习非暴力沟通技巧,应用于平时的人际沟通中。
[教学过程]
环节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 暴力沟通 (一)导入活动:你遭遇过吗? 教师展示四句常见的话语,并询问学生是否有相似的体验? 这么简单你都不会做,你太差劲了 你看别人都可以,你为什么不行 我有什么办法,是他让我这样做的,不怪我。 如果这个事情你不帮我做,你就是不把我当朋友。 引出暴力沟通:在生活和工作中,语言的暴力,如指责、嘲笑、否定、说教、贴标签,无所不在。 (二)讲解暴力沟通的四个表现: 1.道德评判:以自我为中心,即用自己的标准(价值观、信念)等来衡量、要求别人,将责任归咎于对方。 2.进行比较:即与优秀的人进行比较,会对人的自尊心造成极大伤害。 3.许多表达方式暗含了对于责任的回避,如“我不得不……”,“是你让我……” 它会淡化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4.强人所难:要求和命令别人,把个人意愿强加在别人身上 教师小结:在生活中,如果我们总是用批评来表达需要,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者反击,但如果我们直接说出自己内心的需要,别人就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但是事实是,大部分的人在有负面的感受时,倾向于从别人身上找问题,用抱怨代替需要。其实别人的行为或许和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我们的感受更多是源于自己的需要,所以我们要对自己的感受负责,找一找感受背后的需要。 通过四句常见的暴力沟通的话语,体会和感受生活中的暴力沟通,感受暴力沟通带来的消极体验。
二、 非暴力沟通四部曲 非暴力沟通四部曲 1.非暴力沟通的步骤 非暴力沟通由以下四个步骤组成:第一步是观察和阐述事实,就是以第三人称的身份清楚地将我们看到的客观事实说出来,绝不用主观意识添加色彩;第二步是表达感受,我们需要先放下想法和评判,全神贯注的体会自己和对方的感受,并表达出各自的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第三步是了解彼此需要,我有什么需要?对方感受的背后有什么需要?第四步是明确的具体的表达请求,清晰的说明我们要的是什么,或者给对方的建议是什么? 2.案例解决 案例一:你看到寝室的公共区域上又一次有室友随手乱扔的袜子,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呢? 可能大部分的同学一开始都会以生气和指责和批评的语气对室友说“XXX,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为什么总是这样?寝室又不是你一个人的,想怎样就怎样吗?”那么室友可能性最大的做法是,一脸不情愿的把袜子拿走,一言不发。虽然可能室友把袜子拿走了,看似达到了你的目的,但这样的沟通方式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有的只有情绪的宣泄。那如何用非暴力沟通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们可以对室友这样说:“XX,我看到寝室里上有两只你的脏袜子(第一步,观察),我不太高兴(第二步,感受),因为我希望保持我们共同生活区域的整洁和卫生(第三步,需要),(第四步,提出具体的请求/要求:你是不是愿意把袜子放到洗衣机里呢?或者你是不是愿意把袜子放到自己的区域,有时间的话可以及时清洗?)” 以上就是非暴力沟通的步骤,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需要沟通的地方,都可以使用这一技巧与步骤,大家也可以试试用非暴力沟通的步骤与自己的朋友沟通,可能会体会到不同的感受。 学习非暴力沟通的技巧,并通过案例解决尝试将非暴力沟通技巧运用到自己平时的人际沟通中。
[活动反思]
在本节微课的讲授过程中,通过感受暴力沟通,了解暴力沟通的表现,学生基本能体会和感受生活中的暴力沟通,感受暴力沟通带来的消极体验。以及在非暴力沟通步骤的讲解以及案例解决中,初步感受了什么是非暴力沟通。而更深入的体会和实践,还需要学生在课下去进行真实的演练,才能对人际沟通产生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