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2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145说程流课板书设计63教学目标教学反思71教材分析1《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测平均速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3节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情分析2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速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虽然数学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到速度的计算,正是因为学生已习惯了数学课上的速度运算格式,要求学生接受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格式还是很有难度的。又因为学生在数学课堂刚刚开始函数的学习,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可能很全面具体的探讨速度。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降低教学难度,同时,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运用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形象直观,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1学情分析2教法:启发式引导发现法学法:体验、感悟目的:在教学双边活动中,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尽量让学生去想、去说、去做、去练。来加深对速度的领会。教学重难点3重点:(1)会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2)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难点:(1)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2)速度单位的换算。教学目标4知识与技能:(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高科技所带来震撼,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操;(2)通过对课堂中问题不断解决的过程,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教学流程5设计理念:体验感悟,提炼本质,应用实际(2)教学流程观察体验,感悟新知5(1)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合作交流,构建新知(3)(4)发展应用,升华新知(5)达标测评,巩固新知(6)课堂小结,沉淀新知教学流程《运动的快慢》5创设情境导入新知观察比较形成新知合作交流收获新知发展应用升华新知达标测评巩固新知体验激趣构建拓展生成调控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点拨感悟评价运用课堂小结沉淀新知提炼倾听主导作用主体地位教学流程5(1)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意图:让学生在游戏中亲自体验运动的快慢,引导学生感悟到,需要寻求一种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通过游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在此情此景中,师生共同迈入物理殿堂。首先,教师公布游戏规则:“请三名同学站在距离讲台远近各不相同的位置同时跑向讲台,其他同学请注意观察。”结果是距离讲台最近的同学先到,最远的同学最后到达。教师设疑:“同学们,距离讲台最近的同学先到达目的地,那么,我们能不能因此就说这名同学跑的最快?怎样才能公平合理的判断运动的快慢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板书课题《运动的快慢》。1、作为观众的你,是如何判断谁跑得快的?百米赛跑现场2、跑完全程后,裁判员是如何判断谁跑得快的?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快。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时间短的运动快。总结:意图: 体验 感悟 归纳新问题:3.小聪同学100m跑的成绩为20s,小明同学的64m跑成绩为8s,要知道他两谁跑得快,应该怎么办?———路程时间=速度64m8s=8m/s100m20s=5m/s小聪:小明:设计意图:三个问题的展开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理论,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通过教师对学生思维信息的捕捉、判断、调整、促进,抽丝去茧,师生双边活动共同完成速度概念的构建过程。电子白板和运动会现场相结合,使学生在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中有所感悟,露出运动快慢的物理本质,进而突破了本节课“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这一教学难点。1、速度是表示什么的物理量?2、怎样求速度?3、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如何变形?4、速度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5、交通中速度的常用单位是什么 2分钟设计意图:由学生构建新知,可给教师节省出更多时间把新知向深度广度挖掘。例如:由速度公示的变形方法迁移到今后所有公示的变形方法;由长度时间的基本单位以旧带新,阐述速度基本单位的形成等等,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举一反三,由学会变成会学。汽车速度表1.此时这辆汽车的行驶速度是多少?2. 70km/h表示什么意思?3. 1m/s等于多少 km/h?70km/h这辆车1小时通过70km/h的路程1m/s=3.6 km/h难点1m/s= = = km/h .1m1s1/1000 km1/3600 h36km/h= = = m/s36000m36km1h3600s3.610设计意图:突破难点!利用电子白板,分步骤展示速度单位的换算过程,即能节省时间,教学效果又好。5m/s= km/h180.005m/s80km/h120km/h900km/h设计意图:扩大视野 设疑 穿插巩固平直轨道上运行的列车 疯狂过山车两幅图中物体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设计意图:利用这两张对比性课件,唤醒学生对运动状态的认识,扩大视野的同时,又树立了物理有用观,轻轻松松完成教学活动。1、请运用知识计算出美国田径运动员琼斯100m短跑的平均速度琼斯以10秒75(取10s计算)的成绩获得女子100米短跑金牌!=100m10s=10m/s解:设计意图:这道题是速度公式的直接应用,简单易懂,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顺利的做出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2、雨燕飞行的速度约144km/h,飞行10h后飞过的路程是多少?解:由s=vt=144km/h 10h=1440km得×计算中要注意:1、要写清原公式和变形公式2、代入时要有单位3、计算结果单位要正确。设计意图:第二道题目的是学会变形公式的应用,同时进行解题格式规范化的学法指导。请你利用图片中的情景编一道计算题,考考其他组,谁想接受挑战?(数据最好选整数)2006月7月12日,刘翔在洛桑田径黄金联赛中12s88打破了由科林杰克逊保持了13年之久的世界纪录。编题汇错纠错析错升华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教师在此环节点出重点难点,最后随机设疑,不仅巧妙地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应用总结,也为下一节测量平均速度做好铺垫,到此为止,课堂氛围达到高潮。在学生热情高涨的氛围中进入达标测评。【达标测评】(每空10分,共100分)1、物体运动的 用速度表示。2、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等于 除以;公 式是 。3、速度的基本单位是 ,交通中常用 作为速度的单位。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 m/s,合 km/h.5、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 。6、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500m,平均速度是5m/s,则他从家到学校需要 s,他从家到学校 (填“是”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设计意图:用此环节实现教学的评价检测功能板书设计6第3节运动的快慢速度意义: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速度公式:v=s/t s=vt t=s/v单位:m/s km/h 1 m/s =3.6 km/h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 沿直线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改变 沿直线1教学反思7不足:在学生情景编题的环节随机性太强,学生编的计算题数据计算过于繁琐,且计算结果严重脱离现实。例如:用学生给出的数据,计算出刘翔的百米跑速度过快或过慢,与实际不符。所以建议此环节修改为教师事先编好习题,由各小组随机抽取解答。请你利用图片中的情景编一道计算题,考考其他组,谁想接受挑战?(数据最好选整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