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专项之文言文阅读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专项之文言文阅读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专项之文言文阅读题
(一)阅读
三人成虎
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恭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注:“庞恭”一作“庞葱”)
(选自《战国策 魏策二》)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今一人言市有虎( )王信之乎(  )
2.用3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于 是 辞 行 而 谗 言 先 至 后 太 子 罢 质 果 不 得 见
3.请谈谈《三人成虎》 给我们什么启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②期哉!”乃往,身自罢③之。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①文侯:指魏文侯,战国初年魏国国君。虞人:管理山泽的小官。②一:当初。会:约定。③罢:取消。
4.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限两处。
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文侯与虞人期猎   
是日与群臣饮酒乐   
魏于是乎始强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②乃往,身自罢之。
7.魏文侯是在什么情况下去跟虞人会面的?(用文中语句回答)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8.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穿井得一人(  ) 而出溉汲 (  ) 及其家穿井(  )
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②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诫子书》)
【乙】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④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选自《韩非子·喻老》)
【注释】①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④诱,引导,这里指沿着同一路线奔跑。
10.解释文中加点词意思
静以修身    
非学无以广才    
淫慢则不能励精   
11.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俄而与子期逐 用之则过也
13.请用“ / ”给【乙】文画线句断句。
凡 御 之 所 贵 马 体 安 于 车 人 心 调 于 马 而 后 可 以 追 速 致 远
14.结合【乙】文,谈谈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
(五)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济阴的商人
济阴①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②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阴之巨室也能捄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③而下,舟薄④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⑤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
(选自《郁离子》⑥)
【注释】①济阴:地名,济水之南。②浮苴(chá):水中浮草。③吕梁:古代的河名。④薄:迫近,这里是碰撞的意思。⑤盍:何不。⑥《郁离子》:元末明初刘基创作的寓言体散文故事集。
15.根据提示,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文言词语 提示 解释
渡河而亡其舟 查阅字典:①逃;②失去;③死;④灭。    (填序号)
向许百金 语境联系:联系上下文,作出判断。    
贾人勃然作色 成语推断:面不改色    
遂没 课内迁移:遂成枯落(《诫子书》)。    
16.文中画横线句未作断句,请仔细揣摩,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意思。
我济阴之巨室也能捄我予尔百金。
17.请为文中波浪线处人物的语言做一个朗读设计,并说明理由。(可从重音、停连、语气、语调等方面考虑,至少选择两个方面作答)
“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
18.请联系文章内容,信助【知识卡片】,说说作者这样安排结尾的用意。
【知识卡片】
文学作品中以悲剧结尾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引友心考,深化主题。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塞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9.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0.翻译下列句子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人不知而不愠
B.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C.尊君在不/过中不至
D.吾日三省吾身/君与家君期日中
22.“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是孔子对颜回很高的评价,根据孔子的点评,你觉得颜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七)古诗文阅读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许多东西来”。阅读《蜘蛛制蛇》这则寓言,体会故事里面的哲思。
蜘蛛制蛇
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俛①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下,踞②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鹽③其脑,果腹而去。选自《庸盒笔记》
[注]①晚:同“俯”,低头向下。②踞:占据,文中可理解为“咬住”。③鹽: gǔ,吸饮,吸食。
23.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
24.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意思。
①“蛇意稍倦"的“意”和“意暇甚”的“意”意思相同,解释为:   。
②“奋身飙下”的“飙”原意为“暴风”,在文中的用法与“其犬坐于前”的“犬”一样,解释为   。
③“果腹而去”的“果”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坚决;②确实;③饱足,根据语境应选择:    (填序号)
25.仿照示例,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结合加点词分析“蜘蛛之智”。
示例: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
分析:“将”解释为“将要”,“忽”解释为“忽然”,蜘蛛找准时机,在大蛇即将离开之时突然用蛛丝悬着从网上垂了下来,这一动作干扰了蛇的心思,使它再次决定守“网”待“蛛”,可见“蜘蛛之智”。
A.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还守其网。
B.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
26.从蜘蛛与蛇的交锋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结合文章分别从“蛇"和“蜘蛛”两个角度进行阐述。
(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杞人忧天
《列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2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身亡所寄    ②因往晓之    
③若屈伸呼吸    ④终日在地上行止   
2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宋之丁氏 B.晓之者曰
C.夫君子之行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9.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②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30.请联系实际谈谈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并写出一个与“杞人忧天”意思相近的成语。
(九)阅读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非宁静无以致远    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    遂成枯落   
32.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
淫 慢 则 不 能 励 精 , 险 躁 则 不 能 治 性。
3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4.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35.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还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 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十)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熊与坎中人
有人入山射鹿,忽堕一坎①内,见熊子数头。须臾有大熊入,以为必害己。良久,大熊出果分与诸子,末后作一份与此人。此人馁②久,冒死啖③之,熊似甚怜之。每旦,熊母觅食还,辄分果与之,此人赖以支命。后熊子大,其母一一负而出。子既出尽,此人自分④必死坎中,而熊母复还,入坐人边。人解其意,便抱熊足,熊即跃出,遂不得死。呜呼,人言禽兽无义,然顾此熊,安得言无情哉!
(选自《搜神后记》)
【注释】①坎:坑。②馁:饥饿。③啖:吃。④自分( fèn):自料,自以为。
3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而熊母复还    
②遂不得死    
37.文中哪一句概括文章中心?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熊怎样的情感?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集市;相信
2.于 是 辞 行/而 谗 言 先 至/后 太 子 罢 质/果 不 得 见
3.任何事只有在亲眼见证后才能下定论,不能随波逐流,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要人云亦云,人多口杂,混淆是非。
【答案】4.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5.约定;这天;从
6.①今天酒喝得高兴,天又下雨,您准备到哪里去呢?
②(魏文侯)于是停顿了宴席,亲自前往。
7.饮酒乐,天又雨。魏文侯是一个守信用的国君。
【答案】8.挖掘、开凿;浇灌、灌溉;待,等到
9.①得到一个人的劳动力,不是在井中得到一个人。
②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
【答案】10.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增长;放纵懈怠
11.不能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12.不久 ;不恰当
13.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14.不管是跑在前面,还是掉在后面,都总是把心思用在和被人比输赢上,没有心思去调马,这就是赵襄主落后的原因。
【答案】15.②;以前;脸色;最终
16.我是济阴的富人,如果你能救我的命,给你一百两银子!(捄,以手揪拽,可通译为救)
17.用反问的语气朗读,语调上扬。“若”、“几何”等词之后停顿,前者强调渔者的身份低微,后者强调渔者的收入微薄。重音落在“几何”、“犹为”、“不足”等词上,突出强调贾人对渔者的不满、质疑、狡辩和蔑视,从而更能表现贾人言而无信的低劣品质。(从两个角度入手,说明理由即得满分)
18.文章以商人因不讲诚信,人家不救他,最终翻船死亡为结尾。作者设计这样悲剧性的结尾,更带有讽刺、劝诫的意味。这样悲剧性结尾更能引发读者的反思,突出文章的主题,做人要诚信,否则可能自食其果,后果还很严重。
【答案】19.生气;愉快;对于;优点
20.①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一去做老师了。
②吃粗粮,冷水,着脚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21.B
22.他是一个居于陋巷而不改其乐的勤奋好学、安贫乐道的人。
【答案】23.一 大 蛇 过 其 下 /昂 首 欲 吞 蜘 蛛/ 而 势 稍 不 及。
24.神情、态度;像暴风一样;③
25.A句:“复”是“又”的意思,“仍”是“还”的意思,一个“复”字,写出蛇受到诱惑后又抬头等着蜘蛛的贪婪的样子,一个“仍”字写出了蜘蛛守住蛛网纹丝不动、镇定自若的样子,两相对比,突出表现了“蜘蛛之智”。
B句:“乘其不备”是“趁着蛇没有防备”,“抵死不动”是“即便蛇到死蜘蛛也一动不动”,写出了蜘蛛善于找准时机掌握主动权,又能坚定地斗争到底的特点,体现了“蜘蛛之智”。
26.示例一:蛇:要善于揣摩对手想法,得不到要及时果断地选择放弃;耐得住寂寞和诱惑,不可轻敌;越是疲惫越容易卸下防备,要时刻保持警惕。
示例二:蜘蛛:不畏惧比自己庞大的对手,巧用智慧;找准时机掌握主动权,运用策略扰乱对手的心思;在对手懈怠疲倦时进行攻击,与对手对抗到底直至获得胜利。
【答案】27.无,没有;告知,开导;你;行动,活动
28.B
29.①天不过是聚积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是没有空气的。
②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到什么。
30.示例: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庸人自扰。
【答案】31.达到;修养;随同;于是
3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3.屏除杂念和干扰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勤俭节约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如果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 如果意志不坚定就不能学有所成。
34.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并注意珍惜光阴, 勉励他刻苦学习。
35.D
【答案】36.又;于是,就
37.呜呼,人言禽兽无义,然顾此熊,安得言无情哉!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熊的赞美之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