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二 力 平 衡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设计板书设计教学评价与反思一 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2 学情分析3 教学目标4 重点难点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二力平衡》是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的第五节的内容。知识特点本节教材使用学生最熟悉的,特征和规律最易于总结,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 ,来引导学生学习。(一课时) 二力平衡是揭示力与运动关系的知识要点,是初中力学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进行力与运动关系分析的基础。学生只有理解了二力平衡的概念和规律后,才能解释生活、生产中的有关现象并获得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地位2.学情分析知识方面: 通前四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力的概念、分类和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对力的知识有了科学的认识。情感方面: 好奇心及求知欲很强,学习积极主动。3.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和条件,并用其解释实际问题,培养交流、表达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阐述物理知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4.重点和难点重点:二力平衡的条件难点: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是否是平衡力二 教法与学法1 教法选择观察讨论建立概念多媒体小组讨论突破难点情景激学法动手操作思维拓展加深理解课外资源2 学法指导经历“一个过程” :经历一次完整的物理问题探究过程发展“两种能力” :归纳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供“三种机会” :观察、思考的机会,交流、合作的机会,成功的机会三 教学程序设计1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1min)2 分析归纳 设置疑问(3min)3 观察体验 尝试探究(20min)4 讨论交流 归纳总结(6min)5 课外资源 思维拓展(5min)6 总结回顾 布置作业(3min)1.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苹果为什么能静止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汽车2.分析归纳 设置疑问NG牵引力阻力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只有两个,且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称二力平衡。GN放在讲台上的粉笔盒3.观察体验 尝试探究设计活动:提出问题:1.此时木块受到的两个拉力的大小是什么关系?2.两个力的方向是什么关系?木块能否静止?3.把木块扭转一下,放手后木块还能平衡吗?将学生5---6人一组自己进行探究:观看二力平衡动画,突破难点4.讨论交流 归纳总结讨论交流汇报结果补充引导得出结论二力平衡条件同体共线等大反向5.课外资源 思维拓展如何寻找不规则物体的重心?用带有重垂线的挂钩,先挂物体上任意一点A,物体静止时由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拉力、重力在一条直线上,重心也一定在直线上,沿线做直线AB。同上,作直线CD,两线交点即重心。分析关键:利用悬挂发寻找不规则物体的重心★.A.B.C.D6.总结回顾 布置作业梳理知识结构作业:课本41页,交流讨论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平衡力:在描述运动的过程中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 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这叫二力平衡。四 板书设计 7.5二力平衡一、平衡的描述 三、二力平衡的条件1.平衡状态 1.同体2.平衡力 2.等大3.二力平衡 3.反向4.共线二、实验探究 四、作业、教学设计总结:采用情景激学法和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参与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