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同步练习1.官渡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 )A.曹操和袁绍 B. 曹操和孙刘联军C. 孙权和刘备 D. 袁绍和孙刘联军2.三国鼎立形成的关键性战役是 ( ) A官渡之战 B巨鹿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3.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共同点: ( )①时间都发生在东汉末年 ②交战双方中都有曹操的军队③结局都是以少胜多 ④都促进三国鼎立局面形成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电视剧《三国》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曹操的关注。下列与曹操有关的史实是 ( )①招贤纳士 ②官渡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自立为帝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5. 著名的典故“三顾茅庐”出自于东汉末年。这位曾住在茅庐里的历史人物是 ( )A.曹操 B.刘备 C.孙权 D.诸葛亮6.右图《三国政权形势图》中a区所示政权的都城在( )A.成都B.长安C.洛阳D.建业7. 下列事件与台湾有关的是( )A.丝织业兴旺 B.修建水利工程C.船队到达夷洲 D.大兴屯田8.有材料说一国“海船大的长20余丈,高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面2-3丈,可载六七百人,装载物资可达500吨以上。”判断该国只能是三国中的 ( )A. 魏国 B. 蜀国 C. 吴国 D. 晋国9. 下列不属于三国时期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者采取的措施的是 ( )A. “挟天子以令诸侯” B. 修建水利工程C. 发展造船业,促进海上贸易 D. 发展丝织业,蜀锦行销三国10.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 )A.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B.三国鼎立,加剧了国家的分裂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11. 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王朝是CA.曹魏 B.东晋 C.西晋 D.前秦12. 西晋的的建立者是A.司马懿 B.司马师 C.师马昭 D.司马炎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三国志·诸葛亮传》材料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材料三 “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军 ( http: / / www.21cnjy.com )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曹操舰船),延及岸上营落……北军大败。”──《资治通鉴》(1)材料一中“然操遂能克绍”是指什么战役?(2)结合材料一,诸葛亮提出了什么样的谋略?(3)材料二中的诗句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4)材料三记载的是什么历史大事?交战的双方分别是谁?(5)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北军大败”的原因14.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图中哪个字母是表示促使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著名战场?(2)结合上图将下列三国鼎立的示意图补充完整。(3)从东汉统一政权到三国鼎立,你认为这是历史的倒退还是历史的进步?为什么?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1张PPT)第一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第一课时皇帝年龄小,许多事情就不能自行决定,就会导致后宫或者外戚专权,太监当政,直接导致政权的腐败,国家的衰弱甚至灭亡。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恒帝 灵帝即位年龄 10岁 1岁 13岁 11岁 2岁 8岁 15岁 12岁东汉和帝以后各帝即位年龄表东汉中后期公元184年,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纷纷揭杆而起,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东汉中央朝廷无力征讨起义军,便放任各地募兵镇压。虽然黄巾起义被残酷镇压,但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腐朽的东汉王朝已实亡。1.黄巾起义与军阀割据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地方势力乘机扩充武装,形成众多割据军阀。军阀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长期混战,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人口集中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现象袁绍和曹操的势力最为强大2.官渡之战袁绍曹操袁绍出身名门望族,其家族有“四世三公”之称。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占有幽青并冀四州,势力极大。袁绍优势官渡之战前袁绍、曹操力量对比材料一:当时东汉的皇帝是汉献帝,是封建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曹操知道只要把汉献帝控制在自己手里,就可以用他的名义来发号施令。于是曹操把汉献帝劫持到许昌,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材料二:曹操提倡“唯才是举”,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不论其出身地位如何,都提拔重用。他曾三次发出《求贤令》,因而曹操周围“猛将如云,谋臣如雨”。材料三:为了解决军粮问题,曹操采纳建议,招募流民屯田。屯田制的推行,使荒地大量开发,军粮供应有了保证,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物质基础。曹操优势“挟天子以令诸侯”唯才是举,招纳贤士实行屯田,奖励农耕十万人三四万人曹 操袁 绍公元200年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以少胜多乌巢官渡之战影响:曹操统一了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袁 绍曹 操曹 操曹操统一北方1、袁绍——自恃兵多粮足,骄傲轻敌;刚愎自用,不听别人意见(如许攸);指挥失当,用人不当。2、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多谋善断;从善如流(许攸),重视贤才 (出迎许攸);以诚待人、能宽容人。曹操能以少胜多打败袁绍的原因刘备在群雄逐鹿中,没有地盘,到处流浪,最后得到高人的指点,三次到隆中,请出大贤诸葛亮。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诸葛亮《隆中对》诸葛亮对天下形式进行分析后向刘备提供了什么策略?联孙抗曹;占有荆州、益州;控制西南少数民族,最终成就大业后人称赞诸葛亮:未出草庐,已知天下三分。3.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曹操隆中对战略思想的体现曹操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在荡平袁绍,拥有黄河流域广大地区之后,即将兵锋转向南方,企图一鼓作气,攻占长江流域,进而统一全国,208年曹操大军南下……刘备与孙权联合起来,组成孙刘联军,与曹操对峙于赤壁,著名的赤壁之战就此展开。赤壁之战前形势曹刘孙、刘联军孙赤壁大战孙、刘曹 操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的原因(1)北方刚统一,巩固统治和恢复经济需要时间。(2)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3)水土不服,疾疫困扰。(4)骄傲轻敌;战术失误。赤壁之战的影响曹操惨败——无力南下,平定北方残余势力孙权——在江东的政权更加稳固刘备——占据荆州一部分,后又取得益州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灭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pī)二、三国鼎立的形成你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从大规模分裂角度看,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因为从东汉末期,国家实际上已是一个群雄割据的分裂国家而魏、蜀、吴的局部统一,是大一统的基础,又为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三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曹魏重视农耕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视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注意兴修水利,保护农桑。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翻车魏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蜀吴国船只孙吴开发江南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吴三国后期魏国日益增强,吴蜀日益衰落魏国大规模的实行屯田,兴修水利,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吴蜀两国所占地区都比中原地区开发完,生产技术也比较落后,经济上赶不上中原地区;吴国在孙权死后,政治局面动荡不安,赋税徭役繁重,刑罚严酷,人民不断起义反抗;蜀国连年功魏,加重人民的负担,诸葛亮死后,以刘禅为首的统治集团日益腐朽,阶级矛盾激化.吴末帝孙皓蜀后主刘禅司马氏取得魏国军政大权三、西晋的短暂统一司马氏专权是指司马懿家族领袖司马懿(第一代)、司马师和司马昭(第二代)及司马炎(第三代)在不同时期控制魏国实权的局面。公元263年,师马昭出兵灭蜀,公元266年师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帝,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晋灭吴,统一全国。三国归晋统治集团的腐朽和皇族争夺皇位的斗争惠帝是历史上有名的白痴皇帝,除了贪图享乐外,一无所知。惠帝继位后,毫无能力处理军国大事,惠帝平时最喜欢趴在宫墙上听墙外池塘边的蛤蟆叫。有一次,他说左右侍从,这叫声是为公还是为私?当时,天下饥荒,官员向他报告老百姓没有饭吃。他想到自己不想吃饭时就喝肉粥,就一本正经地说:“没有饭吃,不可以多吃些肉粥吗?”弄得官员们啼笑皆非。西晋年间司马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了混战,前后历时16年。对统治造成了严重破坏,社会经济损失严重,西晋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中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攻陷长安,西晋灭亡西晋灭亡原因:1、统治集团非常腐朽,奢侈腐化风气盛行2、西晋统治集团的的内讧,彻底地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3、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腐朽的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民族矛盾尖锐。少数民族的上层利用西晋内乱的机会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的统治。东汉崩溃 军阀割据袁 绍曹 操官渡之战统一北方(曹操)孙刘联军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孙吴曹魏蜀汉西晋国家分裂局部统一全国统一本课线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ppt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同步练习.doc 07501101.swf 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杨洪基演唱)_baofeng.wmv 历史的天空 毛阿敏 MV 央视经典老版三国演义片尾曲 1994年_标清.avi 念奴娇·赤壁怀古.mp3 火烧赤壁-320x240.flv 赤壁3分钟_clip_合并文件.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