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14分)I.在一定温度下,4L恒容密闭容器内某一反应中气体M、气体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M马时间/min(1)根据题中数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0~t1时刻,N的平均速率为(2)t1、t2、t3三个时刻中,处于平衡状态的为(填“t1”“t2”或“t3”),t后的某一时刻给体系升高温度,v(正)将(填“增大”或“减小”)。(3)平衡后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和反应前气体的压强之比是,平衡时N的转化率为Ⅱ.某学习小组利用铁与稀硫酸的反应,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结果如下表:实验铁的V(H2 SO,)c(H2SO4)(mol·L-1)反应前溶液铁的形态金属完全消失序号质量(g)(mL)的温度(℃)的时间(s)10.10片状500.82020020.10粉状500.8202530.10片状501.0201250.10片状501.03550(4)实验1、2表明对反应速率有影响。(5)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实验是(填实验序号)。(6)实验开始后,会出现速率加快,一段时间后速率减慢,分析其原因18.(13分)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1)请写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2)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I.在甲试管(如图)中先加人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酸,再加人几片碎瓷片;Ⅱ.按图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小火均匀地加热3~5min;Ⅲ.待试管乙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甲瓷片饱和碳酸钠溶液加2滴酚酞【高一化学第4页(共6页)】①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②与教材采用的实验装置不同,此装置中采用了球形干燥管,其作用是(3)为了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乙试管,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实验编号甲试管中试剂乙试管中试剂有机层的厚度/cmA2mL乙醇、1mL乙酸,3mL18mol·L-1浓硫酸3.0B2mL乙醇、1mL乙酸,3mLH2O0.1饱和Naz CO,溶液C2mL乙醇、1mL乙酸、3mL1mol·L1H2SO,溶液0.6D2mL乙醇、1mL乙酸、盐酸0.6①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人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mL和mol.L-1。②若加入的乙酸为120g,乙醇为138g,发生酯化反应得到132g乙酸乙酯,试计算该反应的产品的产率为(产率=实际产量×100%)。理论产量(4)乙酸乙酯的某种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含有2个甲基,且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则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19.(14分)某校化学实验小组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加热装置和夹持装置均已略去,装置气密性良好,F是用于鼓人空气的双连打气球)。铜气球碳酸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稀硝酸溶液实验步骤与现象如下:I.将B装置下移,使碳酸钙与稀硝酸接触,产生气体;Ⅱ.当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时,立刻将B装置上提;Ⅲ.将A装置中铜丝放人稀硝酸中,给A装置微微加热,A装置中产生无色气体,E装置中开始时出现浅红棕色气体;W.用F装置向E装置中鼓入空气,E装置中气体颜色逐渐加深;一段时间后,装置C中白色沉淀溶解。【高一化学第5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