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6.2 密度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6.2 密度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_八_年级_物理__学科教学设计(教、学案)
主备人__ 审核人_
任课教师 班级 八 上课时间 总课时数
课题 密度 课型 新授
学习 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2.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 3.会用密度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会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学习重、难点 1.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认识密度的单位 2.理解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教、学具 教材、课本、托盘天平、金属块
课堂教学设计及活动过程
环节与时控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思想或设计意图
一、导课(导入课题,示出目标) 问题:棉花和铁哪个重? 继续:那一只铁钉会比一大篮棉花重吗? 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就会明白错在哪里了 出示课题、目标 回答:铁重 思考... 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导学(激发热情,指导自学、互学,板演检测) 实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表格,理清实验思路、实验步骤 2.引导学生根据方案开展探究,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合理分工,按方案进行 3.在实验中,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探究活动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114-115页的内容,标画重点,思考并记忆以下问题: 1.密度计算公式及变形? 2.密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3.阅读“小资料”查找“纯水”的密度,并解释其物理意义 要求:3分钟后以检测题检测自学效果,比一比谁回答的更准确。 1.按要求设计实验,明确实验步骤 2.正确使用仪器进行实验 3.对实验数据进行计算,计算每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分析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什么关系,得出结论 自学课本,按要求完成练习题 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导教(生教,师教) 1.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的物理意义 2.讲解密度的概念和公式 1.对检测题答案进行更正、互评 2.理解物质不同其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同,它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 3.听讲,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密度公式 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总结、点评,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有助于理解
四、导练(课堂总结,检测反馈) 1.课堂小结 2.当堂检测题,过程中巡视,及时发现问题 自主完成检测题,更正答案 梳理本节课知识点 巩固基础知识
五、课后作业(分A、B和自助餐) 同步练习册1-6 知识梳理探究/素养提升训练
板书设计 密度 1.定义: 2.公式: 3.单位: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