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国土安全第一节 国土安全的重要性教育理念国土是国家主权与主权权利管辖范围内的地域空间。国土安全涵盖领土、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等要素,核心是指领土完整、国家统一、边疆边境、海洋权益等不受侵犯或免受威胁的状态,以及保持这种状态的能力。国土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国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既事关我们国家领土完整与主权独立,也事关我们每个中国公民的切身利益,对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国家安全、国土安全的相关知识,知道国土安全的重要性。2.能力目标:懂得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提高学生对维护国家安全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具备辨识损害国家安全行为的能力,了解维护国家安全的方式、方法等。3.情感目标:感受国家安全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树立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观念,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意识。教学准备视频、课件、各小组课前搜集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一)观看视频:《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片》(二)出示前言,指名读一读。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本节课学习的主题,让学生初步了解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日的相关知识,知道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二、汇报分享,展示才能。(一)各小组根据课前预习,整理搜集到的资料。(二)第一小组汇报分享。国土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国土是构成国家的基本要素,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态、信息和科技等诸多安全的基础。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时多次谈到国土安全。他指出:“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同时,他还要求:“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主权是指一个国家在其领域内拥有的最高权力,根据这种权力,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对内外政策,处理国内国际一切事务而不受任何外来干涉。主权表现为三个方面:对内最高权、对外独立权和自卫权。对内最主权,是指国家行使最高统治权,国内的一切中央和地方的行政、立法和司法机关都必须服从国家管辖;还指国家的属入优越权和属地优越权。对外独立权,是指国家按照国际法原则,在国际关系中享有独立权,即独立自主地、不受任何外力干涉地处理国内外一切事务,如国家有权按照自己的意志,根据本国的情况,自由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国家形式、组织自己的政府、制定国家的法律等。对内最高性和对外独立性是主权的基本特征。所谓自卫权,是指国家为了防止外来侵略和武力攻击而进行国防建设在国家已经遭到外来侵略和武力攻击时,进行单独的或集体的自卫的权利。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节选 )第二条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在国际交往中,国家在其领土范围内是最高的政治和法律权威,不承认其他更高合法权威的存在,凡属国内管辖的事件,必然排除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的干涉。我国拥有广袤的国土空间国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对象,是国家主权赖以体现或实现的最基本物质空间,是一个主权国家的人民得以滋养、繁衍生息的最根本物质基础,也是国家物质财富的主要源泉。(三)第二小组汇报分享。国土安全与其他领域的安全息息相关国土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领土完整与国家统一,具有很强的敏感性与联动性。如果国土安全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安全便会得到保障。一旦国土安全遭受侵犯和破坏,也将会迅速波及其他领域的安全,进而引发国家安全的总体危机。同时,其他领域的安全对国土安全也具有重要影响,任何一个领域的安全出现问题,都将直接或间接对国土安全造成不可忽视的威胁。阅读思考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史上中国人民饱受帝国主义的欺凌。结合这段历史,谈谈国土安全和其他领域安全的重要联系。拓展阅读国际难民——被迫离开自己国土的人“世上最大的悲痛莫过于失去祖国。”这是一位古希腊诗人对难民悲惨境遇发出的慨叹。根据联合国难民署2019年进行的统计,截至2019年,全世界约有7000万人因战乱、灾害等原因被迫离开家园。非洲和中东是世界上输出难民最多的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难民问题日益突出,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亚洲难民主要来自阿富汗、束埔寨和越南,非洲难民主要来自南非和非洲之角。联合国1951年7月28日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1967年又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呼吁应给予难民基本人权,并设有难民高级专员负责监督执行难民公约及接助等事项。第三小组汇报分享。国土安全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内部与外部的稳定和谐是国家和社会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国土安全是国家免受外部侵扰、保持相对安稳的基础。影响国土安全的因素包括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等。国土安全,人民才能幸福生活实践探究国民、国土、主权是国家的三大最基本要素,缺一不可,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土安全对国民安全主权安全的意义。三、课堂小测,展现风采。(一)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二)主持人指名回答,评选优秀小组。设计意图通过社会安全知识的小检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领悟相关的社会安全知识,进一步帮助学生辨识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为,树立社会安全的危机意识和敌情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未然,让学生明白只要人人投身其中,就必能筑起国家安全牢不可破的铜墙铁壁。四、课堂小结。结束语: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要以国家利益为重,以国家安全为上,心系祖国,牢记“为国所用”价值观,努力学习,提高素质,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全贡献力量。 设计意图通过这节课,坚定了学生自觉做国家安全的模范遵守者和坚决捍卫者的决心。有益于提升学生对国家和民族认同感,自发保护我国安全。对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意识培育能使学生们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引领学生重视国家和民族尊严,增强民族自豪感,把爱国之心转变成报国之行,时刻关注国家的安全和发展。五、特色作业,巩固拓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一篇小论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土安全对国民安全主权安全的意义,下周四的课后服务时间进行展示。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对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用正确的知识和思想引导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教学总结通过这节课,坚定了学生自觉做国家安全的模范遵守者和坚决捍卫者的决心。有益于提升学生对国家和民族认同感,自发保护我国安全、社会安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