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8.1 牛顿第一定律(第2课时 惯性)学 案 (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8.1 牛顿第一定律(第2课时 惯性)学 案 (无答案)

资源简介

八 年 级 物 理 学 案 第八章 第1节 惯性(第2课时) 班级:八( )班 姓名: 组 号 上课时间:
Ⅰ、学习(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惯性,认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会解释惯性现象。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和提高实验设计与操作、现象描述、总结归纳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Ⅱ、学习(教学)重点 1.认识任何物体在任何运动状态下都具有惯性。 2.解释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惯性现象。 Ⅲ、学习(教学)难点 1.任何物体在任何运动状态下都具有惯性。 2.正确解释惯性现象。 3.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Ⅳ、器材准备 纸板、水杯、多媒体课件、展示台、生鸡蛋和熟鸡蛋各一只、象棋子、钢尺等。 Ⅴ、围绕目标有效教学 (一)自主预习 预习教材18-19页,回答下列问题: 1、大量事实表明,原来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原来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我们把物体保持 的性质叫做 。 2、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只与物体的 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方向 。 (二)质疑问难 1、汽车为什么不能超速、超载? 2、司机为什么要系安全带? (三)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惯性 演示实验1:如图1所示,迅速弹出鸡蛋下的硬纸板,鸡蛋会怎么样? 图1图2 演示实验2:如图2所示,用尺子迅速打出较下面的棋子,上面的棋子会怎么样? 教师提问:(1)迅速弹出纸板的时候,鸡蛋为什么没有飞出,而是落进杯子? (2)为什么打出较下面的棋子,上面的几个棋子能够保持原来的状态? 实验1现象分析:因为鸡蛋原来是静止在硬纸板上的,当纸板飞出去时,鸡蛋由于惯性依然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鸡蛋最后没有随硬纸板飞出去,而是掉进玻璃杯里。 实验2现象分析:用尺子迅速打出较下面的棋子,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就会落在正下方。 总结: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对惯性的几点理解: (1)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物体不论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惯性总是存在的。 (3)惯性与是否受力无关,与速度大小无关。 乘客坐在行驶的汽车上,汽车转弯时,乘客向左(或右)倾斜;汽车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倾斜。 学生分析、解释看到的现象。(从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受力情况→运动状态变化情况来分析) 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和联系。 1.教师先引出上节课所学的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由于物体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2.教师利用表格对两者进行对照比较,并跟学生一起总结填写表格内容。 惯性(性质)≠惯性定律(运动规律) 两者的区别及联系: 探究点二: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多媒体展示:动画演示以下两个实验: 学生观察实验后,小组讨论分析现象,学生大胆举手发言,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对此现象的分析结果。最后师生交流得出,分析惯性现象这类问题的一般解题思路。 现象(1)分析:木块处于静止状态,突然拉动小车时,木块下部随车一起运动,上部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向后倒。 现象(2)分析:木块处于运动状态而小车突然停下时,木块下部随车一起停止运动,上部由
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向前倒。 归纳总结:分析惯性现象的一般解题思路:1.交代研究对象初始状态;2.物理过程(突然发生的情况);3.研究对象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状态。 活动1: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分生鸡蛋和熟鸡蛋呢?教师拿两枚鸡蛋演示,学生观察实验后,小组讨论分析现象,学生举手发言,与同学分享自己对此现象的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因为生鸡蛋里面的蛋黄和蛋白是液体,当我们转动鸡蛋后,蛋壳开始旋转,而鸡蛋里面的液体由于惯性的作用,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生鸡蛋转起来比较慢! 活动2:请学生列举惯性现象的实例并进行分析。如奔跑的人不易停下来;公共汽车在进站前几米处就关闭油门;用力甩手可将手上的水甩掉;宇航员走出飞船后,仍然能与飞船并肩前进,不会落在飞船的后面等。 (四)反馈练习 1、有一乘客在行驶的车厢中用细线悬吊一个小球,用以观察车厢运动的变化情况,请你写出他观察的结论。 (1)若球在竖直悬线下保持静止,则车在做 运动或处于 状态; (2)若球突然向后摆,则车在 (填“加速”或“减速”)运动; (3)若球突然向前摆,则车在 (填“加速”或“减速”)运动。 3、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我们把物体保持原来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 。 4、平桌面上,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向右运动,当它离开桌面时,假如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沿竖直方向下落 B.做曲线运动 C.沿水平方向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 D.无法确定运动情况 (五)归纳总结 Ⅵ、目标检测、反馈与补偿 1. 有一种农业劳动场景叫“扬场”,把打下来的谷物、豆类等用机器、木锨等扬起,借风力吹掉谷壳和杂草等,分离出干净的籽粒。离开木锨的谷物由于  会继续向前运动,由于谷壳和杂草的质量较小,  容易改变,会被风吹到另一边与谷物分离。 2.在汽车刹车时,坐在车里的乘客会向前倾倒。这种现象可以用以下四句话来解释,其正确的顺序为(  ) ①乘客猝不及防,向前倾倒。②汽车很快停止运动,乘客下半身也很快随车停止运动。③乘客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仍然向前运动。④坐在车里的乘客随汽车向前运动,司机发现情况立即刹车。 A.④①②③ B.④②③①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 3.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传统民俗,划桨手在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地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前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龙舟到达终点后,虽然桨手停止划水,但由于  ,龙舟仍会继续向前运动。 4.小兵全家利用国庆节假期自驾游,汽车行驶过程中因转弯而导致身体倾斜,小兵向父母解释,这是由于  原因造成的。在高速路上,小兵看见一个路牌如图甲所示,小兵从路牌处开始观察到汽车速度计指针一直指在图乙所示位置,则小兵经过  分钟到达四川广元。 5.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赛车在转弯时滑出赛道 B.高速路上汽车要限速行驶 C.人踩到西瓜皮上易滑倒 D.跳远运动员跳远时要助跑 (5题图)(6题图)(7题图) 6.公交驾驶员进行驾驶技能比赛时,可通过“一杯水”来考验驾驶员的行车技术。将一杯水静置在公交车的置物台上(如图),司机突然刹车时,杯中水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仍保持水平B.将向前溢出C.将向后溢出D.会溢出,但不能确定溢出方向 7.右图中小球相对于水平桌面静止。小红通过观察,作出如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窗外另一列车相对她不动,则她坐的车一定是对地静止的 B.窗外另一列车相对她向东行驶,则她坐的车一定对地向西行驶 C.小球突然“自动”向东滚动,则她坐的车一定向西启动 D.小球突然“自动”滚动,则她坐的车运动状态一定发生了改变 Ⅶ、拓展延伸 惯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惯性不是力。因此不能说“惯性的作用”“惯性力的作用”“受到惯性”等,应该说由于惯性、具有惯性。 板书设计: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2课时 惯性及其应用 1.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的性质 2.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3.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是一种性质;而惯性定律则是一种运动规律 4.分析惯性现象的一般解题思路: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实验引出惯性的概念,再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惯性实验,在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动手欲望后,经过分解动作,引导学生得出解答惯性现象的步骤。通过正规的强化训练,让学生基本上掌握解答惯性现象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认识惯性的利用和防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