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短歌行》课件(共34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短歌行》课件(共34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短 歌 行
曹 操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也好,还是乱世之奸雄也罢,历史自有公论。在文学史上,曹操又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给后人留下了虽然数量不多质量却上乘的诗篇。他登高必赋,且多悲凉之句,诗作以慷慨悲凉之风骨见长。其中〈〈短歌行〉〉就是他的一篇代表作。〈〈短歌行〉〉集中展现出了曹操作为一位英雄主义者的豪情壮志,一直为后人传诵不衰。曹操堪称人生的斗士。
关于曹操
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
一个政治家,十数年间,先后击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集团,统一了中国北方。
一个军事家,指挥了著名的以弱胜强的官渡之战。
一个文学家,三曹。
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
请指出下列诗中能体现诗人风格的诗句
主题:
有的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拽。
淮南弟称号,刻玺予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蒿里行
请指出下列诗中能体现诗人风格的诗句
主题:
反映当时社会动乱,反映当时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创作背景
作于建安十三年,这时曹操已平定北方,率军南征至长江,与孙权决战。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置酒欢宴诸将,酒至兴处,他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短歌行》。
此时,曹操已网络了天下名士,文有“建安七子”,智有司马懿、荀攸,武有张辽、夏侯渊等大将。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悠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挈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题解
长歌、短歌是就歌声长短而言,一般说,
长歌比较热烈奔放,
短歌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本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华年已逝,功业未成,人才难求。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1、诗中用“朝露”比喻什么?为什么要用“朝露”比喻?
在边喝着酒,边唱着歌时,忽然感叹道:人生能有多久呢?人生啊,就好比早晨的露水,一会儿就干了,又苦于过去的日子太多了
在这四句诗中,诗人的主要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的地步。假如诗由于自私、颓废的缘故而愁,那么这种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情感。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追求而愁,那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而苦苦追求,这个愁是追求中的痛苦,是远大理想还没实现时产生的烦恼中一种积极的情感。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如何理解这四句中的“忧愁”
。“慨当以慷”是“慷慨”的间隔用法,“当以”,没有实在意义,即指宴会上歌声慷慨激昂。“杜康”相传是发明酿酒的人,这里作酒的代称。这四句意思是:即使宴会上歌声慷慨激昂,诗人内心的忧愁还是难以消除。用什么来消除胸中的忧愁呢?只有借酒浇愁。我们如何理解诗人这种人生苦短的忧叹呢?诗人生逢乱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肝肠寸断,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得,因而发出人生苦短的忧叹。这一点我们可从他的另一首诗《蒿里行》中得到佐证:“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时光飞逝,岁月无情。
渴望建功立业,却未
能统一天下的忧患


3 诗人是如何间
接地表达出他求贤
若渴、礼贤下士的
心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
引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
这四句选自《诗经·小雅·鹿鸣》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选句意为“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食青苹。我有高贵佳宾客,吹笙鼓瑟悦宾朋。”这四句诗信手拈来,却与全诗融为一体,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对贤才的渴求心情
盼望与贤才相聚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字面意为“天上那明亮皎洁的月亮,什么时候才可以摘取呢?”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希望贤才来帮助
自己建功立业。
贤才聚集,相知相欢


前四句诗人把寻求贤才生动地比作“欲上青天揽明月”,借以表明求贤不得的苦闷和忧思;后四句描写贤才既得,喜不自胜,欢乐无穷的情景。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相传这首诗写于曹操与孙权对战前夕,曹操在长江边宴请诸将,其时月近中天,使诗人豪兴大发。同时这也是社会环境描写。
乌鹊在此比喻人才,描写出当时人才众多的现实,也表现出曹操想包揽天下,特别是南方贤才的野心。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可理解为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
月明星稀的夜晚,眼前出现一群南飞鸟鹊,在一株大树周围绕来绕去,无枝可依,无处停留,诗人联想到天下尚未统一,许多贤才还在四方投奔,选择主子,因此更加觉得自己应当赶快招纳他们,而且愈多愈好。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出自《史记 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周公是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在历史上素有礼贤下士之令名,曾“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言志:
招纳贤才,建功
立业,统一天下
全诗着眼点:
“忧”
功业
贤才
全诗落脚点:

一统天下
读了本诗,你能否感受到它在风格上有什么特点?
悲凉沉雄、慷慨激昂、感情丰富、意味深远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句。”——钟嵘· 《诗品》
“志深笔长,梗概多气。”——刘勰· 《文心雕龙》
“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毛泽东
 总的说来,这首诗虽然充满了深沉的忧叹,但是其中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激荡着一股慷慨激昂的感情,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今宵一场醉!
《短歌行》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到曹操作为一代政治家的英雄本色:他有爱才、礼贤的坦荡胸襟;他有统一天下的宏大志愿;他有开创新局面的进取精神。尽管他也有“忧”,有“很深的忧”,但是他的“忧”是站在国家的高度、英雄的角度之上的“忧”,这绝非杜康酒所能消解。
请大家还曹操一个本来面目:
曹操(155-220 )
卓有成就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
书法、音乐、围棋技艺亦接近国手的水平。
课外拓展:
请大家谈谈《短歌行》中曹操表露的思想感情有何现实意义。
从写作的角度;
从人才的角度;
从人生理想的角度;
从国家政治的角度;……
课外拓展:
从人才的角度
从人生理想的角度
从国家政治的角度
从写作的角度
  请大家谈谈《短歌行》中曹操表露的思
想感情有何现实意义。
……
敢于创新,抒发真情实感
广纳人才,唯才是举
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国家的统一、安定是主流
拓展练习:请比较本诗与《长歌行》的主旨,说说它们的异同。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