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3张PPT)第二节 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一、概述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称为关节脱位,俗称脱臼。(一)护理评估1.健康史(1)按脱位发生的原因分类1)创伤性脱位:正常关节受到外来暴力作用而发生的脱位,是全身关节脱位中最常见的一种。2)习惯性脱位:创伤性脱位时,骨或关节囊及韧带等结构受损,关节的稳定性受到破坏而没得到很好恢复,以后遇有轻微外力便可习惯脱位,称为习惯性脱位,常见的是习惯性肩关节脱位。3)先天性脱位:胚胎发育异常致关节发育不良而发生脱位,如髋臼发育不良引起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4)病理性脱位:关节结构被病变破坏后发生的脱位,如骨关节结核或化脓性关节炎引起的脱位。(2)按脱位后的时间分类1)新鲜脱位:脱位后未满3周。2)陈旧性脱位:脱位后超过3周。(3)按关节腔是否与外界相通分类1)闭合性脱位:脱位处皮肤完整,关节腔不与外界相通。2)开放性脱位:脱位处皮肤有裂口,关节腔与外界相通。(4)按脱位程度分类1)完全性脱位:关节面完全失去了正常的对合关系。2)半脱位:关节面部分失去对合关系,如桡骨小头半脱位。2.身体状况(1)一般表现:局部疼痛、肿胀、关节功能障碍,可合并骨折、开放性伤口或血管、神经损伤。(2)关节脱位的专有体征:①畸形:关节脱位后出现明显畸形,患肢可出现旋转、内收或外展、短缩或增长等;②关节盂空虚:关节脱位后可在体表摸到关节所在的部位有空虚感,并可触及脱位的骨端;③弹性固定:关节脱位后由于肌肉痉挛及关节囊的牵张作用,使患肢固定于异常位置,关节被动活动时可感到明显的弹性阻力,称弹性固定。3.辅助检查 X线检查可明确脱位的方向、程度、脱位原因及是否合并骨折等。4.治疗原则 关节脱位的治疗原则是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1)复位:包括手法复位和手术切开复位。以手法复位为主,但若手法复位失败或合并关节内骨折、神经或血管损伤以及陈旧性脱位的病人,则需手术切开复位。(2)固定:一般固定2~3周,可使撕裂的关节囊、韧带及肌肉等得到良好的愈合,保证关节稳定。(3)功能锻炼:在固定期间做患肢的肌肉舒缩运动和其他关节的主动运动,解除固定后循序渐进地进行被固定关节的运动,包括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二)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1.疼痛 与关节及其周围组织损伤有关。2.躯体活动障碍 与关节损伤及伤肢固定有关。3.知识缺乏 缺乏本病的治疗与康复知识。4.潜在并发症 血管损伤、神经损伤。(三)护理目标1.病人的疼痛缓解或消失。2.病人的肢体功能恢复。3.病人能了解疾病的治疗与康复知识。4.病人的并发症及时发现或处理。(四)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 做好解释与安慰,告知病人即使关节脱位,如果接受正规治疗,能较快恢复,不会致残,也不会留下后遗症,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和心理负担。2.病情观察 受伤初期、复位与固定后、手术后,均应注意观察伤肢远端的血运、感觉和指(趾)的活动情况。3.止痛 遵医嘱给予镇静、止痛等对症处理。受伤早期对关节实施冷敷,以减轻局部组织渗血、肿胀和疼痛,24~48小时后可热敷,后期配以理疗或中药洗剂、抹剂等,以促进积血和水肿吸收,加快损伤组织的修复。4.体位 抬高患肢,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关节脱位经手法复位后,应注意保持患肢于关节的功能位。5.固定 石膏固定或行牵引固定者,护理措施同骨折病人的护理。6.功能锻炼 固定期间指导病人进行脱位关节周围肌群的等长性舒缩活动,并主动运动其他正常的关节。解除固定后逐渐增强受伤关节的活动范围及活动强度,恢复该关节的功能,防止关节粘连和肌肉萎缩。7.健康指导(1)教育病人要尽早就诊,及时复位,避免发展成陈旧性脱位。(2)教育病人及家属充分认识患肢固定的要求及意义,预防习惯性脱位。(3)教会病人有关外固定的自我护理和功能锻炼的方法。(4)告知病人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必要时需及时就诊。(五)护理评价1.病人的疼痛是否缓解或消失。2.病人的肢体功能是否恢复。3.病人是否能了解疾病的治疗与康复知识。4.病人的并发症是否及时发现或处理。二、常见关节脱位的护理(一)肩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肩关节脱位是最常见的一种关节脱位。可分为前脱位、后脱位、下脱位和盂上脱位等,以前脱位多见。主要表现为伤肢轻度外展,活动受限,以健手托患侧前臂,头和身体向患侧倾斜。肩关节外观呈“方肩”畸形(图21-3),原关节盂处空虚。杜加试验(Dugas征)阳性:即被动置患侧手掌于健侧肩部,则患侧肘部不能贴近胸壁;或将患侧肘部贴近胸壁,则其手掌不能搭至健肩。治疗常采用“手牵足蹬复位法”。陈旧性脱位时可手术治疗。护理要点:复位后伤肢需贴于胸壁,屈肘90°悬托固定于胸前约3周。观察患肢远端感觉、运动及血运情况,注意有无臂丛神经等损伤。摄X线片了解有无合并骨折。若需要手术治疗,遵医嘱做好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护理。按相关原则指导病人正确进行功能锻炼。(二)肘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肘关节脱位居关节脱位的第二位,仅次于肩关节。常因跌倒时手掌着地,间接暴力使肘过伸,尺、桡骨近端移向肱骨远端后方而发生常见的后脱位。有时可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肱骨内上髁骨折、正中神经或尺神经损伤等。除疼痛、肿胀、活动障碍等脱位的一般表现外,肘部畸形明显,前方为突破关节囊的肱骨远端,后方为移位的尺骨鹰嘴,患肘处于半伸位弹性固定,肘后三角关系失常。X线片可了解移位情况及有无骨折等。一般用手法复位多能成功,随即以长臂石膏后托固定肘关节于90°功能位,固定约3周。护理要点:观察患肢远端感觉、运动及血运情况。在固定期间进行腕部与手指的功能锻炼。解除外固定后,肘关节进行主动的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囊粘连和骨化性肌炎。(三)髋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髋关节脱位分后脱位、前脱位、中心脱位三种,以后脱位最多见,多由强大暴力作用引起。主要表现为患髋疼痛,活动障碍,患肢短缩,髋关节呈屈曲、内收、内旋状弹性固定畸形。检查见大转子上移,臀部异常隆起且可触到移位的股骨头。X线片可了解脱位情况及有无合并骨折等。因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强大,一般需在腰麻或全麻下复位,复位后将患肢在伸直、轻度外展位持续皮牵引,固定3~4周。护理要点: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固定期间活动足、踝关节,并做股四头肌等长舒缩活动。牵引解除后仍需卧床锻炼数日,再逐渐下床扶杖活动。3个月内避免患肢负重,以防止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受压变形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