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60篇默写每日一练第18练 《论语》十二章一、易错字填空《〈论语〉十二章》(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 )于言,就有道而正( ),可谓好学( )( )。”(《论语·学而》)(2)子曰:“人而不仁,如( )何?人而不仁,如( )何?”(《论语·八佾》)(3)子曰:“朝闻道,( )死( )( )。”(《论语·里仁》)(4)子曰:“君子( )于义,小人喻于( )。”(《论语·里仁》)(5)子曰:“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内自省( )。”(《论语·里仁》)(6)子曰:“质胜文则( ),文胜质则史。( )( )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 )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 )乎?死而后( ),不亦( )乎?”(《论语·泰伯》)(8)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 ),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 )也。”(《论语·子罕》)(9)子曰:“( )者不惑,仁者不( ),勇者不( )。”(《论语·子罕》)(10)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为仁( )( ),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 )( )。”子曰:“非礼勿( ),非礼勿( ),非礼勿( ),非礼勿(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 )斯语( )。”(《论语·颜渊》)((1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 )( )?”子曰:“其‘( )’乎!己所不欲,勿( )于人。”(《论语·卫灵公》)(12)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 ),可以( ),可以( ),可以( )。( )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 )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二、理解性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论语》十二章(1)时代青年要勇担重任,志向高远,努力实现祖国复兴的远大目标。这可用曾子的两句话来表达:_________ ,___________。(2)《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君子要约束自我,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先王之礼,这样才能达到儒家所说的“仁”的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 。(3)美国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制裁,而中国对美国也采取了一些相应的反制裁措施,他们却指责我国违背了贸易规则,中国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 ,___________”这两句话来反驳。3.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勉。(2)《<论语>十二章》中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表达的意思相似并成为后世儒生修身养德的座右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释君子应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2)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5.根据语境默写名句。(1)孔子提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论语>十二章》里,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们常引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不要把自己的想法或主张强加于别人。6.根据语境默写名句。(1)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2)在《<论语>十二章》里,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论语> 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智者、仁者、勇者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们常引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不要把自己的想法或主张强加于别人。7.(1)《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2)《论语·泰伯》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3)《论语·里仁》中写与别人相处要扬长避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4)《论语·泰伯》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论语·里仁》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里仁》中强调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是 :___________,________。(7)《论语·卫灵公》孔子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即____________,_________。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里仁》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概括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2)《论语·泰伯》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的是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们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3)《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在《论语·子罕》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4)《论语·卫灵公》中的孔子的经典妙句、中华民族的重要信条,讲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论语·阳货》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话概括了《诗经》这部书的四种作用。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价值取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很好的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4)《<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一定要意志坚定,因为他们任务艰巨且路途遥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论语>十二章》中,与“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表意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孔子提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明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论语>十二章》中,阐述“文”与“质”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释君子应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3)《<论语>十二章》中表现孔子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迫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释君子应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统编版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60篇默写每日一练第18练 《论语》十二章答案一、易错字填空【答案】慎、焉、也已、礼、乐、夕、可矣、喻、利、焉、也、野、史、文质、弘、重、已、远、篑、往、知、忧、惧、惧、由己、其目、视、听、言、动、事、矣、者乎、恕、施、兴、观、群、怨、迩、于二、理解性默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朝闻道 夕死可矣 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时需要注意以下字词:复、焉、道、矣、己、哉。【答案】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克己复礼为仁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正确书写:弘毅、己、勿。3.【答案】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需要重点注意的字,如“弘”“任”“焉”“慎”等。4.【答案】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朝闻道 夕死可矣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有:饱、矣、喻、利。5.【答案】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焉”“贤”“利”“己”“勿”。6.【答案】 朝闻道 夕死可矣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小题1的提示很明显“为了捍卫道理,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据此可以轻易找到答案;小题2要根据“小人与君子的价值追求”来锁定“利”和“义”;小题3要关注提示“榜样”和“自我反思”的暗示,对应“见贤”和“见不贤”;小题4非常容易找到答案;小题5就是把“不要把自己的想法或主张强加于别人”对应译回原文即可。7.【答案】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仁以为己任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朝问道 夕死可矣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容易写错的字:焉、弘、毅、省。8.【答案】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详解】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弘”“施”“知”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9.【答案】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有:喻、利、己、焉。10.【答案】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弘、毅、任、齐、省、欲、施。11.【答案】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贤、省、史”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名句的意思。12.【答案】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人而不仁 如礼何? 朝闻道 夕死可矣【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慎、焉、矣”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13.【答案】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仁以为己任 死而后已【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的字有:慎,焉,己,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