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陈情表》《项脊轩志》复习学案(含答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陈情表》《项脊轩志》复习学案(含答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陈情表》《项脊轩志》复习学案
命制人: 审核人: 使用人:
授课时间:   通研时间: 材料编号:
文言文阅读考纲要求: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理解: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分析综合: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试说明解析:文言文的考查要求①理解能力。②分析综合能力。③识记能力。 1高考考查内容:①重点考查传记文也考查其他体裁文言文。②重点考查实、虚词,筛选信息,概括分析,翻译,为必考点。③预测新题型:断句,可参阅2014年课标全国卷Ⅱ第2题. 2考查形式:①实词、虚词、筛选信息、概括分析为 选择题,每题3分;②翻译一般为简答题10分。
1近五年考查的实词:舍、夺、延、属;茹、秀、被、狎;躬、称、固、能;已、渝、修、济;濒、客、薄、卒 2近五年考查的虚词:以(3)、而(3)、于(3)、其(2)、之(2)、与、所、为、乎、则、因、乃 3文句翻译:要关注重点实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 (2014年)《詹鼎传》(1)句重点把握关键词:“故”,本来;“市”,买卖货物,可翻译为“做生意”; “业”,名词活用作动词,继承手艺;“游”,交往。(2)句重点把握关键词:“孰谓”,谁说; “是”,指示代词,这;“问”,审讯、追究。
知识梳理 备课
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1、复习巩固文言基础知识。2、背诵并默写课文《陈情表》。 能力要求:3、能够阅读浅显的文言文。  复习篇目: 《陈情表》《项脊轩志》 【基础梳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臣以险衅(xìn ) 夙( sù )遭闵(mǐn )凶 愍(mǐn )臣孤弱 终鲜(xiǎn )兄弟 门衰祚(zuò )薄 期(jī )功强(qiǎng )近 茕茕(qíong )独立 常在床蓐(rù ) 除臣洗( xiǎn )马 猥(weǐ )以微贱 非臣陨(yǔn )首 责臣逋( bū )慢 刘病日笃(dǔ ) 过蒙拔擢(zhuó )宠命忧渥(wò ) 日薄(bó )西山 更( gēng )相为命 修qì( 葺 ) yuán墙( 垣 ) 先bǐ( 妣 ) yǎn( 偃 )仰 shān shān可爱( 珊珊 ) hé门( 阖 ) 栏楯( shǔn ) 呱呱而泣( gū ) 象笏( hù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征兆 早 不幸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门衰祚薄 福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慰问 夙婴疾 缠绕 逮奉圣朝 到 侍奉 臣具以表闻 全部,使… 知道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察举 寻蒙国恩 不久 当侍东宫 担当 本图宦达 做官 显贵 日薄西山 靠近 更相为命 更替 区区不能废远 形容感情恳切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庶几,或许 终 责臣逋慢 逃避 过蒙拔擢 过分的 提拔 一词多义 除臣洗马 授予官职 予除左丞相兼枢密使 授予官职 除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清除 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清理、整理 爆竹声中一岁除 逝去,过去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顾惜 矜 凡在故老, 犹蒙矜育 怜悯 过分矜持 拘泥,拘谨 慈父见背 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喜闻乐见 看见 见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接见 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拜见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被 图穷匕首见 通“现” 门衰祚薄, 晚有儿息 浅薄 薄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看不起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靠近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推辞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找借口 辞 臣等不肖,请辞去 告辞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 言辞 木兰辞 一种文体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察举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调查,详审细究 察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也 观察 察今则可以知古 观察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终 卒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士兵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终于 初,鲁肃闻刘表卒 去世 臣以险衅(臣以奉养无主。但以刘日薄西山) 因为 猥以微贱 凭借 以 臣具以表闻 用 圣朝以孝治天下 用 凭 谨拜表以闻 表目的 胜 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光彩
予观夫巴陵胜状 优美的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尽 今年花胜去年红 超过
比 比去,以手阖门 及,等到
比肩接踵 挨着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比作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等同,相提并论 比比皆是 到处 4、填空。 (1).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 (2).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 , , 。 (3).但以刘日薄西山, , , 。 (4). ,报养刘之日短也。 , 。 高考链接:2014山东语文卷 (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詹鼎传[明]方孝孺 詹鼎,字国器,台宁海人也。其家素贱,父鬻饼市中,而舍县之大家。大家惟吴氏最豪贵,舍其家,生鼎。鼎生六七年,不与市中儿嬉敖,独喜游学馆,听人读书,归,辄能言诸生所诵。吴氏爱之,谓其父令儿读书。鼎欣然,其父独不肯,骂曰:“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然鼎每自课习,夜坐饼灶下,诵不休。其父见其志不可夺,遣之读书。踰年,尽通其师所能,师辞之。时吴氏家延师儒,鼎就学,吴氏亦子育之,使学。未数年,吴氏子无能与鼎谈者。其师去,鼎遂为吴氏诸子师。 元末方国珍起海上,不能制,以重位授之。国珍开府[注]庆元,求士为己用。国珍闻鼎有才,以计擒之。鼎为所获,无奈,因为之尽力,为其府都事,有廉名。国珍弟平章事,有人犯法,属鼎治,鼎论如法。平章之妻受賕,请于鼎。持不可,曰:“今方氏欲举大谋,当用天下贤士,一心守法,曷使妇人得预事乎?”不许。妻怒,譖之,系鼎狱,半载乃释。 复起,为上虞制。上虞与伪吴王张士诚地相错,军吏贵臣甚众,以鼎儒生,不习边事,稍违约。鼎会众于庭,引一驿丞,责以不奉公,斩之。在庭者皆股栗,膝行请罪,膝屈久不能起,乃罢。后虽元帅、万夫长有所陈说,皆长跪以言,不敢举目视其面。鼎临事有才,简牍满前,须臾而决。 至正末,我兵临庆元城下,国珍惧,乘楼船遁于海。上怒,欲举兵诛之。莫为计,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之,不问。更以国珍为右丞,鼎亦召至京师。 时河南行省缺郎中,吏部请命鼎为之。丞相曰:“吾同事,以鼎才不可使也。”待半岁,除留守都卫经历,改刑部郎中、刑部佐僚。未完,有司请除吏。丞相曰:“刑部有詹鼎在,胜百辈。”其见称如此。鼎在刑部,一以宽仁行法,威声不起,而人皆乐其不苛刻。会大都督府受赂,除军吏。事发,诬鼎有赃。御史覆鼎,鼎言在留守时所养孤甥来省,恐有之,鼎诚不知。御史曰:“法贵杀有名。”卒诛鼎,与百余人皆死。 (选自《逊志斋集》,有删改) [注]开府:古代指高级官员成立府署,设置僚属。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舍县之大家 舍:寄居 B.其父见其志不可夺 夺:改变 C.时吴氏家延师儒 延:迎接 D.属鼎治,鼎论如法 属:交付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与市中儿嬉敖 B.皆长跪以言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具告以事 C.后虽元帅、万夫长有所陈说 D.其见称如此 及其所之既倦 其皆出于此乎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体现詹鼎才能出众的一组是 ①辄能言诸生所诵 ②夜坐饼灶下,诵不休 ③为其府都事,有廉名 ④简牍满前,须臾而决 ⑤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 ⑥刑部有詹鼎在,胜百辈。 A.①②⑤ B. 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詹鼎出身微贱,从小酷爱学习,开始遭到父亲的反对,但苦学不辍,使父亲的态度发生改变,又得到与吴氏诸子一同从师的机会,后来成为吴氏诸子的老师。 B.詹鼎被方国珍用计擒获,不得已做了方国珍府都事。平章之妻受贿替人求情,詹鼎坚持秉公执法,后遭平章妻诬陷,身陷牢狱,半年后才被释放。 C.詹鼎在上虞时,军吏贵臣认为他不熟悉边防事务,多次违反纪律。为整肃纪律,詹鼎以不奉公的罪名杀了一名驿丞,使部属人人畏惧,从而树立了权威。 D.詹鼎曾任上虞制、河南行省郎中、留守都卫经历、刑部郎中、刑部佐僚等职。他在刑部任职时,适逢大都督府受贿案败露,被人诬陷贪赃,后被处死。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5分)(1)我们本是商人之家,生养儿子能够继承我的手艺,我的手艺不废弃就行了,(你)怎么能跟读书人交往呢 (2)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之,不问。(5分)皇帝读了奏表,说: “谁说方国珍没有人才呢 这就可以让他活命了。 ”于是赦免了方国珍,不再问罪。 附译文:詹鼎,字国器。台湾宁海人。他的家族向来贫穷,父亲在街市卖饼为业,租本县有钱人家的屋子居住。有钱人家中只有吴氏最富裕显贵,租住在吴氏家时,生了詹鼎。詹鼎六七岁时,不喜欢与街市儿童嬉戏游玩,唯独喜爱上学馆听人读书,回家后就能说出学生们所诵的内容。吴氏爱其聪敏,劝詹鼎的父亲让詹鼎读书,詹鼎非常高兴,但他的父亲不答应,骂道:“我们本来就是做小生意的人,生了儿子就能够从事这行职业,我的职业不会后继无人就足够了,为什么要跟着读书人呢?”,然而詹鼎每节课都认真学习,夜晚常在饼灶之下捧书诵读不止。他的父亲为之感动,遂让他入学读书。一年之后,把他老师所能教的都学会了,老师告辞离开了。当时吴氏聘请了儒学老师教授他的孩子,詹鼎就从学于吴家,吴氏同样把他和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让他学习。没过几年,吴氏子弟无人能及詹鼎。他们的师辞别离开了,于是詹鼎被聘请为吴氏孩子们的老师。 元末,方国珍起兵海上,朝廷不能制住他,于是授予他高官。方国珍在庆元成立府署,选置有才能的人为僚属。方国珍听说詹鼎有才能,用计谋扣留了他。詹鼎被抓住后,没有办法,因为这样才替他做事,作了庆元府都事,以廉洁出名。方国珍任平章事的时候,有人违反法律,属于詹鼎的管理,詹鼎按法论罪。平章事的妻子受贿,向詹鼎求情,詹鼎坚持不同意,说:“现在方国珍想要做大事,应该用天下贤能的人,应该完全遵守法令,怎么能让妇人干预呢”。平章事之妻非常恼怒,诬告他,把詹鼎下狱,半年后才释放。 詹鼎又被重新作用,任命为上虞制。上虞与伪吴王张士诚所占地相互交错,军吏贵臣很多,认为詹鼎是一介书生,不懂得军旅事情,多次违反约定。詹鼎借会众之时,责一驿丞不奉公,斩首示众。在庭内的人都吓得发抖,跪着上前请罪,至到跪得无法站起来,詹鼎才罢休。后来即使是元帅、万夫长有事禀报,都是跪着说话,不敢抬头看着詹鼎的脸。詹鼎处理事情很有才能,一会儿就处理完许多公案。 元至正末年,我军(朱元璋的队伍)兵临庆元城下。方国珍万分恐惧,乘船藏到海上去了。皇上大怒,想要派水兵诛杀他。(方国珍)走投无路,詹鼎代方国珍草拟了上表,他的言辞谦卑恭敬,软中有硬。皇上浏览表后叹道:“谁说方氏手下没有能人啊,凭借这样的人他可以活命了。”就赦免了方国珍,不再问他的罪。并且还任命詹鼎为右丞。把詹鼎召至京师。 当时河南行省郎中一职空缺,吏部请求任命詹鼎担任这一职务。丞相说:“我们一起共事吧,以詹鼎这样的才能,不应该外派的。”待职半年后,任命为留守都卫经历,改刑部郎中、刑部佐寮。任职未到期,有司衙门请求任命官职。丞相说:“刑部有詹鼎在,胜过许多人。”丞相像这样称赞他。詹鼎在刑部,执行法令一向宽大仁厚,没有威名,人们都乐于其不苛刻。碰到大都督府受贿任命官吏。事情败露,诬陷詹鼎收受了脏款。御史审问詹鼎,詹鼎说在留守时他所收养的外甥来行省时,可能有受贿的事,我实在不知情啊。御史说:“执行法令贵在杀有名气的人。”最终处死了詹鼎等一百余人。 教学反思: 一、课堂教学流程: 老师明确学习目标,点讲重点内容 学生自主强化复习 小组探究,解决疑惑 展示难点,老师解惑 学案检测,巩固强化 拓展延伸,学习素材 个体化教学 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提问检查了解学生注音、解释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名单: 重点探究:一词多义 学生完成“一词多义”后根据讲评答案自主改错,讨论疑问。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教师可根据已学课文进行拓展补充,学生讨论合作回答教师提问。 本题考查: 对实词、虚词的理解 。 理解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筛选信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 整体把握文章,评价思想内容。 9.文言实词题 答题技巧:分析字形,辨明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   实词理解: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   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干扰你罢了。 9、C 延,延请 10.文言虚词题   答题技巧: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 虚词比较:每组中利用给出的高中学过的另一句子来推断文中句子的虚词用法 10、C 构成所字结构 A介词,跟,和;连词和 B连词,与“而”用法相同,表修饰;介词,把 D代词,指詹鼎的才能;语气副词,表揣测,大概,差不多 11.性格表现题: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答题技巧: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任务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特别注意谁的什么性格。 11、B②詹鼎勤奋③詹鼎廉洁奉公⑤詹鼎言辞谦卑恭敬,软中有硬  12、内容归纳题   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 信息筛选题 12、D詹鼎曾任河南行省郎中,文中丞相未同意,未任河南行省郎中 13、文言句子的翻译 (1)句重点把握关键词:“故”,本来;“市”,买卖货物,可翻译为“做生意”; “业”,名词活用作动词,继承手艺;“游”,交往。(2)句重点把握关键词:“孰谓”,谁说; “是”,指示代词,这;“问”,审讯、追究。 标准是“信、达、雅” 方法:换(古今异义)、扩(一词多义)、留(人、物、地、官名词)、增(省略句)删(语气助词)、调(倒装句)、意译 (1)答题要领:①不脱离语境理解句意; ②注意重点词语的意义; ③注意特殊句式;④注意词类活用;⑤注意译文通畅。 (2)答题方法: ①先分解(按句子成份剖解);②再对应(字对词,排语序);③后组合(重在调整,前后照应,确定复句关系)。 说明:典故讳饰可用意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