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一)复习课件(共18张PPT)-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一)复习课件(共18张PPT)-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第三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一)
八年级物理
物理期末复习系列三
第十章 浮力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
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取决于物体所受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的比较。不是浮力的大小,也不是重力的大小。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
通过改变重力或浮力的大小,可以改变物体的浮沉状态(如下图所示)。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
当F浮>G 时, 物体上浮,上浮的结果是漂浮。
当F浮<G 时, 物体下沉,下沉的结果是沉底。
当F浮=G 时, 物体处于悬浮或者漂浮状态(也即保持原来的状态)
注意:
上浮、漂浮、悬浮、
下沉、沉底这几个
概念要区分开。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
上浮是指在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正在向上的运动过程;
漂浮是指物体一部分露出液面,且不再向上或向下;
悬浮是指物体全部浸在液体中,且物体不再必然地上升或
下降,也可以说是静止不动;
下沉是指由于浮力小于重力,物体正在下降的过程;
沉底是指由于下沉而到了液体的底部受到支撑而静止不动。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
1.物体的浮沉条件
①当F浮<G物 时,物体下沉;
②当F浮= G物 时,物体悬浮;
③当F浮>G物 时,物体上浮。
下沉
悬浮
上浮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
2.物体浮沉动态分析受力示意图
下沉 悬浮 上浮
什么是平衡法
1.当F浮>G物时,物体上浮,直至有一部分露出液面,使浮力减小到等于重力时,物体受力平衡停止上浮,最后漂浮在液面上。
所以,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即: F浮= G物
上浮 漂浮
漂浮受力示意图
什么是平衡法
2.当F浮=G物时,物体受力平衡,可以悬浮在液体内部任何地方
悬浮及受力示意图
所以,物体悬浮时,受力平衡,浮力的大小等于重力,
即: F浮=G物
什么是平衡法
3.平衡法
漂浮在液面上或悬浮在液体内部的
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浮力的大小
等于物体的重力,即: F浮=G物,通常把
这种计算浮力大小的方法 叫做平衡法 。
公式: F浮=G物=m物g
受力分析图解
浮、沉为什么与密度有关
浮、沉为什么与密度有关
浮、沉为什么与密度有关
由上面式子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和沉,取决于它所受的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其实就是决定于物体的重力与所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由于G=mg,g是定值,重力关系就是二者质量的关系----由于是“浸没”,所以体积相等,二者质量的关系就是密度的关系了。所以也还可以通过改变液体和物体密度来改变物体的浮沉状态
悬浮与漂浮有何不同?
悬浮物体全部浸入;
漂浮物体部分浸入。
例题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200g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求小球在两种液体中受到浮力的大小,并比较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
(g取10N/kg)
例题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200g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求小球在两种液体中受到浮力的大小,并比较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
(g取10N/kg)
解:①因为小球在甲液面漂浮,
浮力等于重力.
所以,F浮=G=mg=0.2kgx10N/kg=2N
例题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200g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求小球在两种液体中受到浮力的大小,并比较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
(g取10N/kg)
②因为小球在甲液面悬浮,
浮力等于重力.
所以F浮=G=mg=0.2kgx10N/kg=2N
例题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200g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求小球在两种液体中受到浮力的大小,并比较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
(g取10N/kg)
③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
ρ液=F浮/gV排,
因为漂浮和悬浮浮力相等,V漂排<V悬排,
所以,ρ甲液>ρ乙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