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物质的变化 讲义(学案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物质的变化 讲义(学案 含答案)

资源简介

物质的变化
学习目标
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含义
掌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二、认识与思考
1、思考: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只是形态、状态的改变。
化学变化: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
根据区别:变化中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
2、思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微观上有什么区别?
物理变化的实质: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
化学变化的实质:构成物质的分子分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
3、思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有联系吗?试举例说明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化学变化一定伴随这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例如:蜡烛燃烧,燃烧时伴随着蜡烛熔化。
(燃烧是化学变化,熔化是物理变化。)
思考: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把铁块磨成铁粉。
把铁块放在地面上,生锈了。
把湿衣服放在太阳下,晒干了。
铁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
煤的燃烧。
答案:(1)物理变f化;(2)化学变化;(3)物理变化;
(4)物理变化;(5)化学变化
5、思考:如何辨别物质发生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尽管现象各不相同,但许多变化都伴随有一个或几个现象。
思考:硝酸铅和碘化钾反应的现象?绿叶到秋天后的变化?钢铁的熔化?
硝酸铅和碘化钾反应:颜色的变化、沉淀发生
绿叶到秋天后的变化:颜色的变化
钢铁的熔化:温度的变化、状态的变化
思考:什么是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举例说明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颜色、状态、气味、水溶性、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等。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与什么物质反应、可燃性、受热分解、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助燃性等。
三、总结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项目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定义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本质区别 宏观:没有新物质生成 微观: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变 宏观:有新物质生成 微观: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进行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
外观特征 状态、形状、大小的改变 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
举例 水的三态变化、酒精的挥发 煤燃烧
区分依据 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联系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中,常常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观察和实验等方法是探究物质变化的基本方法。
变化前 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颜色等
变化中 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能量变化等
变化后 记录生成物的形态和颜色等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 、描述化学性质时通常会使用“能、会、易、可以”等词语,描述化学变化不使用这些词语,化学变化描述的时一个正在(或已经)发生、有新物质生成的过程。
联系 物质的性质决定着变化,而变化又表现出性质
随堂小练
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乙醇汽油的使用可以缓解石油危机,从甜菜或甘蔗中提取的蔗糖可以通过发酵产生乙醇。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甜菜的生长 B、汽油中加入乙醇
乙醇的燃烧 D、蔗糖的发酵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用生铁制铁锅 B、氧气供给呼吸
用生炭除去鞋柜、冰箱内的异味 D、用16%的食盐水来选种
4、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的一种变化是( )
A、鸡蛋变臭 B、分离空气制取氧气
C、碘加热升华 D、西瓜榨成西瓜汁
答案:1、D 2、B 3、B 4、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