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阶段检测历史参考答案 2023.7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 60 分
1—5CCBCC 6—10ADACA 11—15ACDDA 16—20 BCCDA 21—25 DCBDC 26—30 ABBAC
二、非选择题 共 40 分
31.(14分)
(1)背景:一五计划 (4分) 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分)
(2)1978年改革开放 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992年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22年建立中国式现代化(4分,任意两点即可)
(3)轨道交通快捷、安全、准时、运量大,进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也减轻了尾气排放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轨道交通的发展为社会贡献经济增长点,提供就业岗位。(2分)一五计划交通方面成就:武汉长江大桥、青藏公路(2分)
32.(12分)
(1)经济基础,一五计划,初步实现工业化,大庆油田等油田建成,大三线建设建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等(2分)
(2)观点:为解决世界经济难题提供中国方案(2分)
论述:当前世界经济出现衰退之际,风景这边独好,中国经济开始出现强势复苏趋势,这与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很大关系。中国作为巨大市场,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了有利条件。(6分)
结论:改革是动力,对外开放是条件,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2分)
33.(14分)
(1)深圳(2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3分)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3分)
(2)建立最大经济特区(4分)
(3)启示:坚持对外开放,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2分)惠城区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80分钟,总分10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以下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最正确的选项填在答题卷的答题表中。)
1.以1949年为节点,这个新纪元把一个四分五裂、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团结统一、前途光明的新中国,进而把一个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国家。下列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B.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以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D.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史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素材。第一手史料是当事人或历史现场遗留下的历史材料。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研究开国大典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A.电影《开国大典》的片段 B.学者著作中有关开国大典的描写
C.开国大典亲历者的回忆录 D.开国大典的新闻照片和影像资料
3.2022年,为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1周年,人们可以参观“西藏和平解放史”展览并在寄语墙上留言。下列最适合写在寄语墙上的是
A.走全面建设道路,建强大工业国家 B.祖国大陆获统一,各族实现大团结
C.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D.总路线大放光芒,超英美指日可待
4.为了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截至1952年5月底,东北地区捐款6525.08万元,可购战斗机435架;华北地区捐款6795.06万元,可购战斗机453架;华东地区、中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内蒙古等其他地区和个人也纷纷进行了捐款。这体现出抗美援朝时期
A.武器主要来自人民捐赠 B.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C.民族凝聚力的空前增强 D.工农增产支援前线
5.下图反映了1950年不同时期中央财政预算支出的占比情况。这一调整主要是由于
准备实现全国的解放B.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D.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完成
6.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久,全家一年只吃2千克油、3.5千克盐。1950年后,他家有田地15亩,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1953年,他家收谷1600千克,一年能吃24千克油、14千克盐。他家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
7.新中国诞生时,旧中国遗留下来不多的工业70%集中于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大型项目中80%在内地,694项重点工程有472项在中、西部,占68%。这说明“一五"计划
A.集中力量发展轻工业 B.工业体系全面建立
C.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D.工业布局得到调整
8.下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比例的变化(单位:%)。对此理解正确是
年份 工农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49 70 22.1 7.9 73.7 26.3
1952 56.9 17.8 15.3 64.5 35.5
1956 48.7 29.6 21.7 57.7 42.3
A.为工业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B.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成效显著
C.国民经济结构出现严重失调 D.直接导致粮食生产严重不足
9.高考作文题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是《我生活在幸福的时代》,那么,1956年开启的“幸福时代”的含义是
A.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
10.“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这首词称赞的“党的好干部”是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雷锋 D.孔繁森
11.1978年12月24日的人民日报社论中强调:“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该社论旨在强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2.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上半年,山西农村普遍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改革,到1984年底,山西省农业总产值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59.98亿元,……其中粮食产量87.21亿公斤,是历史最高年;棉花产量达1.3亿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这段材料说明了山西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
A.背景原因 B.具体内容 C.巨大作用 D.发展历程
13.美国经济学家弗理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出现上述场景的原因之一是
A.私有经济主体地位上升 B.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C.入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D.改革开放改变了社会面貌
14.1992年之后,我国全面放开粮食购销价格和经营。不仅是粮食,交由市场定价的范围几乎涵盖所有的生活资料。1993年,我国取消粮票,实现40年的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宣告终结。这一转变得益于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C.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发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
15.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货物贸易规模从2001年的4.22万亿元起步,于2005年、2010年和2018年分别突破了10万亿、20万亿和30万亿三个台阶,至2021年接近40万亿元,20年间增长了8.3倍。我国货物贸易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这表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A.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B.使中国企业引领世界潮流
C.促进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 D.有利于解决国际贸易争端
16.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建设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天宫遨游、蛟龙探海、天眼探空、悟空探秘、墨子传信、大飞机一飞冲天、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A.绿色 B.创新 C.协调 D.开放
17.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话奋斗》的报告。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
A.乡村振兴 B.高质量发展 C.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健康中国建设
18.文化部提出在“九五”期间至二十世纪末,在少数民族地区新建、扩建(改建)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军营文化中心、俱乐部、青年之家、妇女之家、儿童文化园、工人文化宫、林业工人乐园、农牧场俱乐部等设施。材料说明
A.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 B.国家充分发挥少数地区经济优势
C.国家注重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 D.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有其独特性
19.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深情指出:“如果我们还不尽快结束目前这种分裂局面,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我们何以告慰列祖列宗?何以自解于子孙后代?”由此分析,党和政府提出“一国两制”的出发点是维护
A.台湾的根本利益 B.香港、澳门的根本利益
C.大陆的根本利益 D.民族和国家的根本利益
20.下图是一组生动记录了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的照片。它充分说明了,香港回归祖国
A.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B.交接仪式在1999年12月举行
C.是“九二共识”达成的结果 D.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完成
21.1964年10月19日,《参考消息》援引合众国际社东京17日电:“红色中国…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军事技术中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这说明当时中国
A.建立了全方位的国防体系B.具有了远程打击敌国的实力
C.科教兴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D.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
22.改革开放前,在“要高山低飞,令河水倒流”的口号下建立的东江—深圳供水工程,缓解了香港同胞用水之急。改革开放初期,香港助力深圳,谱写了一曲“港同深比翼齐飞,深同港共同转型”的赞歌。这体现出
A.香港特别需要中央政府的有力支持 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C.体现了“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D.香港深圳间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发展
23.在新中国成立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宣告在外交上突出体现为
A.与各国增强团结与合作B.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D.坚持和平崛起的既定方针
24.我国现代外交史上有这样几组数据:1949年10月2日,中苏建交。建国第一年,与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1971年10月,中国在入联提案投票中获76票成,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相继与日美等国建交;如今,中国已与各大洲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不同领域国际组织的工作。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外交事业发展的轨迹是
A.点——片——全方位——线B.线——片——全方位——点
C.全方位——线——点——片D.点——线——片——全方位
25.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前期可算作我国武器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这一时期我国全面模仿苏联,相比之下,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黄金期的发展特点是自主研发。我国军队建设带来的装备更新换代,已经逐步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机械化与信息化复合发展的武器体系。这说明我国的军备发展
A.处于世界领先水平B.主要依靠引进外部技术
C.在自主科研方面的能力增强D.得到了苏联的全面支持
26.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其中,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
A.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00周年时 D.改革开放100年时
27.下表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开创的我国航天事业的若干“第一”。这反映了我国
时间 事件
1984年 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1990年 承揽发射我国第一颗国际商务卫星——亚洲一号(美国)
2007年 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
A.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C.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效显著 D.积极引进先进科技
28.2023年4月苏丹政局动荡,按照统一部署,中国海军完成了撤离中国在苏丹人员任务。6天时间南宁舰、微山湖舰累计转运中国公民940人、外籍人员231人。这一行动表明我国
A.积极推进对外交流 B.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C.推进“一带一路”战略 D.加强区域性经济合作
29.每年的四月初八是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民间祭祖典礼的活动日,两岸民众在传承和弘扬神农炎帝文化上的文化认同是越来越明显。这反映出
A.两岸同胞同根同祖,有共同文化B.“一个中国”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C.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D.两岸实现了通邮、通航、通商的“三通”
30.据《2022粤港澳数字大湾区融合创新发展报告》显示,粤港澳大湾区以仅占国土0.6%的面积创造了全国近12%的GDP,不仅是中国的重要增长极与创新发源地,也为世界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典范。这体现了
A.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B.粤港澳成为经济增速最快地区
C.“一国两制”制度效能的发挥D.创新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支柱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4分,第32题12分,第33小题14分,共40分。)
31.(14分)新时代的中国交通行业,秉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关方面颁发的若干徽章,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
宝成铁路通车纪念章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开工纪念章
)
——摘编自孟中洋《从白纸到蓝图:徽章上的建国初期经济攻坚》
材料二:中国交通运输里程数据表(部分)——数据 国家统计局
时间 1949年 1978年 1984年 1992年 2001年 2020年
公路里程(万公里) 8.08 89.02 92.67 105.67 169.80 519.81
国际线线路长度(万公里) — 5.53 10.74 30.30 51.69 382.87
材料三:轨道交通快捷、安全、准时、运量大,解决城市人口密集区交通供给瓶颈问题,减少市民对车辆的需求,进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也减轻了地面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轨道交通的发展为社会贡献经济增长点,提供就业岗位。
——摘编自张翠《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制作纪念章的历史背景(4分),并分析由此带来的影响。(2分)
(2)中国交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依据材料二,结合数据表中的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谈谈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4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轨道交通为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2分)。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在交通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2分)
32.(12分)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并举,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现代化道路在探索中延伸,在曲折中发展,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物质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改革开放以后,党在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发展阶段、发展动力等进行了科学回答和积极探索,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突飞猛进。
——摘编自马凯《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三个维度》
材料二:现代化渗透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各个领域,表示为多层次、多阶段的历史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表明,西方现代化道路并非人类通向现代化的唯一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摘编自高放《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现代化、全球化的消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改革开放前我国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的经济基础。(2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世界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中国样板”为论题,从政治、经济、思想任意一个方面提炼一个观点,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0分)
33.(14分)聚焦海南,面向世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潮起海之南
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我们还要开发海南岛,如果能把海南岛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那就是很大的胜利。
——邓小平(1984年)
材料二:出彩海之南
1987年,海南地区生产总值仅有57.28亿元,到2017年,海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462.5亿元。
2021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第一个完整自然年,全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76.8亿元,比2020年增长57.7%,增速较全国快36.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三位。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中《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局部)》,说出被誉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名称(2分)。并根据材料一,归纳这一时期对外开放格局的变化及其特点。(6分)
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海南地区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4分)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海南地区的发展给我们今天的改革带来什么启示。(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