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新人教版九上历史与社会精品单元测试卷系列第四单元 “中国革命的胜利”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每题2分,共40分)2014年9月30日,习近平在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指出,“经历了近代以来100多年苦难斗争的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曙光。”据此回答1-3题。www.21-cn-jy.com1.习近平所指的“100多年苦难”应该是源自(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对“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 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历史任务C.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D.人们实现了当家作主3.新中国的名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这一决定的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D.第一届全国人大4.一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1949年9月 B.1949年10月1日 C.1950年10月1日 D.1953年7月5.口号是时代的鲜明印记。与右图所示战役形势相符合的口号是( )A.打倒列强,除军阀B.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C.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6.山东农民唐和恩使用过的竹棍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支援前线所经过的路线,包括山东、安徽、江苏三省的有关城镇和村庄的地名。由此可以判断他支援过( )2·1·c·n·j·yA.羊马河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7.1945年8月,毛泽东接受蒋介石邀请,赴重庆参加国共谈判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B.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C.揭露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罪行 D.赢得战略决战的时间8.在下列战役中,与统治中国大陆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直接有关的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9.右边这幅漫画《磨好刀再杀》所反映出蒋介石的政策是( ) A.“攘外必先安内” B.“不抵抗政策” C.“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D.“假和平,真内战”10.这是一次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又是一次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的大会.这次大会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遵义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1.三大战役的胜利,使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成为定局。其中,最先发动的是( )A.淮海战役 B.渡江战役 C.平津战役 D.辽沈战役12.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这是称赞傅作义在哪次战役中接受和平改编,使人民避免了战争之苦?( )【来源:21·世纪·教育·网】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13.历史照片是见证历史、保存历史信息的载体。右图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是( ) A.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B.解放军转战陕北C.国民党政权覆灭 D.淮海战役胜利14.“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它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以下内容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21·世纪*教育网①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②中华民国的建立③侵华日军向中国政府递交投降书 ④国民党政权垮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5.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放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因素( )①精良的武器装备 ②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③丰富的物资供应 ④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揭开了人民解放军( )A.战略反攻的序幕 B.工作重心转移的序幕C.战略决战的序幕 D.战略转移的序幕17.下列毛泽东经历的历史事件中,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到上海参加中共一大 ②在延安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③在井冈山创立革命根据地 ④指挥三大战役并取得胜利⑤飞往重庆与蒋介石谈判A.②③①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③②①⑤④ D.①③②⑤④18.下列内容中,发生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的有( )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通过的《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③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④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9.下面的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A.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历程20.解放战争时期,广大农民踊跃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出现这一现象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实行的( ) A.全民族抗战路线 B.土地改革政策C.工作重心向城市的转移 D.三大战役的决策二、非选择题(共5题,每题12分,共6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李明同学在学校网站开辟的“人民战争”专栏中选用了图1、图2两张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图二:三大战役示意图(1)图一和图二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哪一年?属于我国哪一战争时期?(4分)(2)图一中的“刘邓”分别是谁?请任选一人再列举其重大革命活动各一例。(4分)(3)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65周年,65年前的10月1日下午三时,在首都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毛泽东主席亲自按动电钮,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这时,乐队奏起国歌,54门礼炮齐鸣28响。接着,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随后,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人民以无限的喜悦,欢庆新中国的诞生。(1)此段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场面?这一天是我国的什么节日?(4分)(2)“54门礼炮齐鸣28响”中“28响”象征着什么?(2分)(3)乐队奏起的国歌名称是什么?创作于我国哪一历史时期?(2分)(4)这一历史大事标志着什么新生的国家诞生?有何伟大历史意义(4分)23.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知识梳理】(1)根据提示,把下列“国共两党关系变化(两次合作、两次分裂)表”的空缺补充完整。(6分)时期时间标志结果或影响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192~19271924年1月_①_的召开基本推翻了 ② 的统治第一次分裂土地革命192~1937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导致_③_失败第二次合作抗日战争193~1945 ④ 事变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__⑤_也回到祖国怀抱。第二次分裂解放战争194~19491946年6月国民党撕毁“《_⑥_》”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其残余势力逃往台湾【团结合作】按照要求,列举相关史实。(4分)(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时期中国军队抵御外敌的著名战役: (一例即可)【争端再起】(3)列举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发生的重大战役两例(2分)【感悟历史】(4)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启发或感悟?(2分)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电视剧《中国1921》是一部革命题材类的电视连续剧。该剧主要讲述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过程,记录了党的伟大领袖辛苦建党的伟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90多年波澜壮阔,90多年壮丽辉煌。(1)在“南湖红船”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3分)(2)“八一枪声”是在哪个地方打响的?有何意义?(3分)(3) “长征壮歌”中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哪一会议?为什么被称为“转折点”?(3分)21教育网(4) “建国大业”发生于哪一年? “抗日烽火”中,国共两党重新合作,中华民族出现了空前团结抗战的局面。试举出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抗战的著名战例各一例。(3分)21cnjy.com25.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历史的见证者。(1)北京见证了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与灾难,举出近代史上列强两次入侵北京城的战争名称,其中第二次入侵北京后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哪一不平等条约,给中国社造成了什么危害?(6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北京也见证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下列两图都是发生在北京的重大历史事件。请说出图一、图二所反映历史事件的名称,并分别指出其标志性的历史意义。(6分)21·cn·jy·com 图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图二:“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每题2分,共40分)12345678910ACCBCCBDDC11121314151617181920DBCDBADDCB二、非选择题(共5题,每题12分,共6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