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单元解读——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大单元备课必读系列)(共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单元解读——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大单元备课必读系列)(共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单元内容解读
人教版 生物 七年级 上册
目录
01
内容结构
03
课标要求
04
教学目标
02
内容解读
05
教学策略
06
课时安排
01
内容结构
02
内容解读
有人说,如果把生物体比作一座房子,细胞就相当于建造这座房子的砖块。这个比喻并不十分恰当,因为细胞是活的,细胞会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会从小长大,能由一个细胞变成两个,也有衰老和死亡……许许多多活细胞有组织有秩序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生物体的各种结构,构成一个个充满生活力的生物。因此,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单元导语前面描述的是生物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组成它的各个部分有组织有秩序地结合在一起,表现为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最后一句则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整单元教学都是围绕它展开的。
(一) 单元首页设计意图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这一单元隶属于新课标的第一个学习主题。其前言部分,对本单位的内容做了高度的概况:
“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长是细胞重要的生命活动。细胞经过分裂和分化可以形成生物体的各种组织,功能不同的组织可以形成器官,共同完成某种生理功能的器官可以形成系统。多细胞生物体依靠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二) 单元内容设计意图
本单元的内容框架特点是理解生物体的各个结构层次,生物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微观到宏观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多细胞的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可以理解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总之,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理解生物体结构的整体性、生命活动的整体性的基础。
本单元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尺度让学生认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初步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部分与整体相统一等观念,逐渐形成科学的自然观。
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本章分为四节。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是学习第二、第三节的基础,也是学习生物学、研究生命活动、生命现象的基础;第二节和第三节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作用的知识内容,又是学习第四节的基础。
基础
基础
(三) 单元内容设计意图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先是通过教会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进一步学会制作临时装片,让学生观察到多一些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从而认识细胞的结构,通过比较动植物细胞的差异,形成统一的认识。
关于动植物细胞,教材主要是通过概念构建的基本原理,即通过安排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实验和讨论等活动,在活动之逐步构建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其功能的完整概念。不仅如此,教材还在P49“科学家的故事”,介绍了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习的过程和成功的原因,以及细胞学说建立的重要意义,让学生理解“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的重要意义。
第四节“细胞的生活”,说明细胞具有与生物相似特征,体现了生物体在不同水平上的一致性。因此,教材是引导学生从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统一的角度,认识细胞这个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这种认知的视角,既教给学生有关细胞的基础知识,也交给学生学习和研究生命现象的认知方法和学习方法。
第二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本章分为四节。第一节是学习第二、第三节的基础,生物体有多细胞也有单细胞的。 在介绍了动植物的结构层次之后,第四节也具体介绍了单细胞生物——草履虫。因此第二章是第一章形成重要概念的具体阐述。
从内容的难度来看,本章是从宏观的角度去介绍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动植物的结构层次。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因此,一些内容点到为止,不必展开。
关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材先讲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再讲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主要是因为人体的组织、器官和系统这些知识学习具有一定的基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之上,再学习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学生理解起来简单很多。
关于单细胞生物——草履虫,教材具体介绍了单细胞生物虽然结构简单,但是也能够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观。
在本章的教材内容中,还安排了两个实验活动,一个是“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另外一个是“观察草履虫”,都是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一方面提升了显微镜的操作技能,另外一方面也渗透了通过观察工具来获取生物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在教学内容中重视该实验活动,并组织好教学。
03
课标要求
概念1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能够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一些生物由单细胞构成,一些生物由多细胞组成(2)动物细胞、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3)植物细胞具有不同于动物细胞的结构,如叶绿体和细胞壁(4)细胞不同结构的功能各不相同,共同完成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5)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2.生物体的各部分在结构上相互联系,在功能上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1)细胞能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2)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个体,高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个体(3)生物体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04
教学目标
认识到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是包括动植物在内的绝大多数细胞共有的结构,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具有特殊的细胞结构,如叶绿体和细胞壁;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物质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能量的转换和利用要通过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和叶绿体,细胞核内有遗传信息;细胞能进行分裂和分化,以形成更多不同种类的细胞用于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殖;一些生物由单细胞构成,一些生物由多细胞构成;多细胞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生物个体。
熟练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够制作临时装片。
认同人类对细胞的认识得益于显微镜的发明和显微技术的改进,科学的进步需要技术的支持;同时,科学的进步也凝聚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心血,对细胞的研究有利于人类认识疾病的发病机理,进而帮助人类战胜疾病,增进健康。
重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制作并观察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细胞分裂的过程;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
难点: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图像;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动植物体的基本组织;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05
教学策略
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本章标题是“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观察细胞需要借助工具,因此在本章的第一节简要介绍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规范使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从而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
关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师可以采用边实验边讲授的方式组织教学,通过对不同实验材料的观察,结合教材模式图,概括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关于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比较抽象。可以通过实验、类比、比喻等,且按照物质、能量、信息的顺序,去理解概念,建构知识。
第二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细胞怎么构成生物体?首先要从第一节“细胞的分裂”说起。关于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过程以及染色体的变化。可通过模型构建、视频和图片来进行突破。
关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和联系自身,构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可以先从学生熟悉的植物体结构入手,比如番茄植株等,从器官到组织再到细胞,从宏观到微观的认识角度去构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关于植物体的几种组织,一定要图文结合去认识。关于器官,可以通过品尝果实链接生活,加深理解。
关于草履虫,本节的学习目标有两个:单细胞生物是如何完成生命活动的;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可先链接生活,引出生物有多细胞,也有单细胞个体,再通过观察草履虫(材料可培养或网络购买),认识结构和功能。认同单细胞生物只有一个细胞,也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最后通过视频和课文辩证了解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06
课时安排
节次 课时
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4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1课时
第二节 植物细胞 1课时
第三节 动物细胞 1课时
第四节 细胞的生活 1课时
节次 课时
第二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4
第一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课时
第二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1课时
第三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课时
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 1课时
课时安排说明
本单元教参参考课时为9课时。笔者结合实际情况修订为8课时。
第一章“认识生物”为5课时,第一节为1课时,第二节由教参的2课时修改为1课时,可以结合地区学考要求进行修改。
第二章课时与教参相同,为4课时。
以上建议纯属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感谢观看
人教版 生物 七年级 上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