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导学案
一、核心素养培育:
通过学习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深刻理解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明确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坚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信念。学会正确看待探索过程中经历的严重曲折,肯定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明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是符合我国国情,符合我国发展规律的。引导学生能够面对复杂情景问题,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
二、学习目标指引: 
1.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2.明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理解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3.懂得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以及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意义。
4.了解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取得的理论成果,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的必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与历史意义;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重大意义
四、新知导学(请同学们课前结合教材,认真完成下列填空。)
1.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1)过渡时期
①时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____________基本完成。
②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________,并逐步实现国家对______、对手工业和对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即“ ”。
(2)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________________因素。
②国家积累了____________________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__________________的转变。
(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①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__________________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②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________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__________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____________的社会变革。
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 。
2.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1)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①历史课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________社会主义、如何____________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
②道路探索: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党的八大——指明方向
①贡献: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②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__________的要求同落后的______________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____________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③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____,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取得的成就
①工业方面:我国建立起独立的__________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②农业方面: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 。
③基础设施方面: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 。
④科教卫方面: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 ,科技发展取得 。
结论: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 。
(4)艰辛探索的重大意义
①一个飞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________的伟大飞跃。
②第二次结合: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________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__________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____________的一系列重要思想。
③一个肯定: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____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__________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______基础。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____________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____________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__________历史性飞跃。
五、课前探究
探究1:课前观看记录片《正道沧桑》之《新的纪元》《春天的脚步》
观点辨析:
观点1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应该等到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以后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观点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已经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
问题: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面两种观点的认识。分析从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2.简述过渡时期的时间、总路线和总任务,并分析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的重大意义。
探究2:观看《正道沧桑》之《艰辛探索》,阅读课本27——28页,结合史料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谈论分析以下问题:
1.新中国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探索中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
2.新中国成立为什么没有照搬苏联的模式?简述中共八大的历史功绩。
3.谈谈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的认识,分析探索中的得与失,并简述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艰辛探索的历史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随堂练习
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如何巩固发展这一制度是我们党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下列对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鉴戒了苏联的经验教训
②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进行的第一次结合
③照搬苏联经验和模式,得到了苏联的援助和支持
④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1956年9月,党的八大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胜利召开。党的八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党的八大的召开,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取得初步成果。这次会议最重要的贡献是(  )
①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②明确了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③提出了“一化三改”这一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④明确要尽快推动我国由落后的工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新知导学答案见课本
随堂练习答案:1.C、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