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农业——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2023年 全国乙卷】豌豆尖是冬季时令蔬菜。贵州龙里豌豆尖生产历史长、品质优,然而售价低,主要供应周边市场。2016年,龙里豌豆尖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年来,通过与蔬菜经销商合作,利用快速冷链运输,龙里豌豆尖以较高价格畅销少数城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如今龙里豌豆尖能够以较高价格畅销的关键是( )①提高销售价格 ②扩大种植规模 ③拓展销售渠道 ④保持产品新鲜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龙里豌豆尖主要供应少数城市,是因为这些城市( )A.人口规模大 B.消费水平高 C.飞机航班多 D.冬季蔬菜少【2023年 浙江卷】近年来,我国多地积极实施“小田变大田”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将“一户多块地”改造为“一户一块地”,并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完成下面小题。3.“小田变大田”土地整治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流转费用上涨 B.劳动力成本上升C.饮食消费结构升级 D.耕地分布不平衡4.该项土地整治可以( )A.增加农业经营主体数量 B.提高农业生产多样化水平C.缓解耕地非粮化的倾向 D.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出数量【2023年 湖南卷】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水磨坊是利用水能进行谷物加工的小型生产车间。波兰维斯瓦河下游位于波德平原,年降水量不足500mm。从12世纪开始,维斯瓦河下游农业区沿河(溪)流建设了大量水磨坊,自18世纪末以来水磨坊逐渐被废弃。随着土地资源大规模开发。耕地面积增加,农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该地河流水文水系发生了显著变化。图1示意维斯瓦河下游农业区水磨坊分布。图2示意水磨坊景观。图1图2(1)指出早期在维斯瓦河下游农业区建设水磨坊的有利条件。(2)说明自18世纪末以来维斯瓦河下游农业区水磨坊逐渐被废弃的原因。(3)针对水磨坊被废弃的现状,请提出水磨坊景观开发利用的合理建议。【2023年 全国甲卷】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埃塞俄比亚人口超过1亿,农业人口约占80%,以小农户为主,农业是经济支柱。该国土地资源丰富,干湿季分明,绝大多数耕地只在湿季种植作物,灌溉农田比例小;工业基础及道路、供电等设施薄弱。近年来,该国引进灌溉农机具,但推广缓慢。下图示意埃塞俄比亚地形。(1)评价埃塞俄比亚发展灌溉农业的水资源条件和地形条件。(2)指出埃塞俄比亚推广灌溉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3)说明埃塞俄比亚难以大规模引进灌概农机具的社会经济原因。(4)为培育埃塞俄比亚灌溉农机具市场提出合理化建议。【2023年 辽宁 抚顺 模拟】巴渝地区属川东平行岭谷区域,以山地、丘陵为主。全域降水季节性差异显著,年平均降水量1000~1350mm,降水集中在夏秋两季,冬春两季降水量少,春旱(3~4月)常发。受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和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的双重影响,巴渝梯田水利技术及梯田人居系统,是适应该区域地形、水文等自然条件而产生的活态遗产。下图示意巴渝地区梯田水利技术时空组合形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推测巴渝地区囤水田布局的适宜条件是( )A.地势低洼且汇水面积大 B.地势较高且保水性好C.无地下裂缝且地势低平 D.排水便利且坡度陡峭8.秋季囤水田关水主要是为了( )A.保障秋季作物灌溉水量 B.翌年春耕储备灌溉水源C.减少囤水田水分蒸发 D.提高冬水田土壤肥力9.夏季,为减轻洪涝对梯田造成的威胁,最合理的做法是( )A.增加囤水田蓄水,减少下泄量 B.提前排干水分,腾出蓄水空间C.开挖堰塘湖库,分流雨季洪水 D.打通田埂开口,连通梯田水系【2023年江苏 临海 模拟】2022年4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考察了三亚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该实验室成立于2021年5月,是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搭建的公共科研平台,告别了曾经各个科研机构、高校的“各自为战”,南繁育种科研在这里实现了联合攻关,南繁产业集群发展的效应逐渐凸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与海口相比,种子实验室选址三亚崖州湾的有利条件是( )A.科技水平高 B.降水较多 C.地形更平坦 D.接近育种基地11.三亚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建立的主要目的是( )A.大规模育种 B.返季节农产品C.研发新的种源 D.缩短作物生长周期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结合材料可知,近年来龙里豌豆尖利用快速冷链运输,保持产品新鲜,保障产品质量,并通过与蔬菜经销商合作,拓展了销售渠道,销售价格大幅提升,③④正确;目前龙里豌豆尖在运输条件改善的前提下拓展了市场,市场需求量增加,从而使龙里豌豆尖能够以较高价格畅销,提高价格是结果不是原因,①错误;材料中没有种植规模的相关信息,②错误。故C正确。2.答案:B解析:结合材料“龙里豌豆尖以较高价格畅销少数城市”可知,龙里豌豆尖售价较高,因此应供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少数城市,这些城市的居民消费水平高,购买力强,B正确。人口规模与居民的消费水平、购买力关系不大,且供应城市中的澳门人口规模相对较小,A错误。飞机航班多为客运,而龙里豌豆尖利用快速冷链运输,与航班多少关系不大,C错误。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冬季蔬菜的供应,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冬季蔬菜并不少,D错误。3.答案:B解析: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我国耕地撂荒和弃耕现象严重,劳动力成本上升,机械化的推广实施需要整合地块,即“小田变大田”,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B正确;为了提高土地流转的积极性,政府会对流转土地种粮大户给予资金补贴,因此耕地流转费用一般不会上涨,A错误;该举措主要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与饮食消费结构升级关系不大,C错误;该举措是为解决我国耕地破碎、机械化耕作不方便的问题,主要在耕地集中分布地区实施,耕地分布不平衡不是进行此类土地整治的原因,D错误。4.答案:C解析:土地整治可以减少我国耕地撂荒和弃耕现象,能够缓解耕地非粮化的倾向,C正确;“小田变大田”能够减少农业经营主体数量,A错误;该举措主要是为了缓解劳动力流出造成的土地撂荒现象,保证我国粮食安全,不能提高农业生产多样化水平和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出数量,B、D错误。5.答案:(1)平原地带,地形平坦,修建水磨坊的难度较小;河流众多,靠近河流,便于修建和就近利用水能;水磨坊靠近谷物产地,便于谷物加工。(2)小型水磨坊动力有限,效率较低,无法满足人口对谷物加工的需求;新技术的出现,替代了水磨坊;水磨坊占用大量土地,人地矛盾突出;工业化和城市化吸纳了大量人口,占用了大量土地,水磨坊被废弃。(3)修缮具有代表性的水磨坊,加强水磨坊景观的保护;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比如开展生产研磨体验、历史文化学习、生态旅游观光等产业。解析:(1)本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有利条件应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作答。水磨坊作为谷物加工的小型生产车间,布局在耕地充足、谷物产量高的地区方便谷物加工;水磨坊需要依靠水能推动,该地区河流众多,可以通过建坝蓄水,提高水位,方便利用水能;建设水磨坊需要占用一定面积的土地,该地区平原面积广大,修筑水磨坊的难度较小。(2)本题考查农业加工设施被废弃的原因。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小型水磨坊的动力有限,生产效率低下无法满足人口对谷物加工的需求;18世纪60年代以来,欧洲工业革命兴起,工业化的发展,新技术的产生和使用,替代了较为落后的水磨坊;水磨坊占用大量工地,人地矛盾突出;城市化占用了土地,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加剧人地矛盾,水磨坊逐渐被废弃。(3)本题考查文化景观的开发。水磨坊作为一个具有近千年历史的文化景观,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开发水磨坊景观时应保护和修缮具有代表性的水磨坊,并加强水磨坊景观的保护,再围绕水磨坊开发特色旅游项目。6.答案:(1)埃塞俄比亚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较大,但季节分配不均匀,干湿季分明,且缺少水利工程,导致干季水资源紧缺;河流、湖泊众多,地下水丰富,水资源充足,但分布不均匀。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且地表崎岖,便于居高临下自流灌溉,但向上引水困难;地表破碎,灌溉范围有限。(2)使埃塞俄比亚在干湿两季都能种植作物,提高了复种指数,大大提高了作物产量;发展灌溉农业,增强抵御旱灾能力,使农业更加稳产、高产。(3)当地大多数耕地只在湿季种植,对灌溉和灌溉农机具的需求小;该国道路、供电等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不利于灌溉农机具的运输和使用;经济水平落后,农民收入较低,推广灌溉农机具会导致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人口多,小农户为主,人均耕地面积有限,对灌溉农机具的需求小。(4)加强道路、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以保障灌溉农机具的运输和正常使用;加强灌溉技术相关培训;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保障稳定的灌溉水源;提供水泵、燃料、土壤肥料和良种供应等相关支持;加强本国工业基础建设,生产更多的灌溉农机具,以满足市场需求;从政策方面,对使用灌溉农机具的农户给予适当的补贴或者给进口灌溉农机具一定的税收优惠。解析:(1)本题考查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评价。评价条件要从有利和不利条件两个角度分析。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这一点通过分析当地气候条件、从图中提取地表水(河流、湖泊)资源分布状况即可,但要从优劣两个角度切入。地形条件对当地发展灌溉农业的影响可从图中分析,该地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且起伏较大,地势低平处能自流灌溉,但向高处引水困难,且平地少,分布散,灌溉效率低。从以上两个角度切入分别总结答案即可。(2)本题考查农业技术的影响。首先,从材料中可知,该地区绝大多数耕地只在湿季种植作物,灌溉农田比例小,据此可分析出,如果推广灌溉技术,该地区湿季和干季都能种植作物,提高了复种指数,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年产量。其次,推广灌溉技术可以有效抵御由降水变率较大导致的旱灾,有利于农业的稳产、高产。(3)本题考查农业机械推广的社会经济条件。根据所学知识,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交通、技术、市场、资金、政策等。设问要求分析难以大规模引进灌溉农机具的社会经济原因。首先,从材料中可知,该地区农业人口多,以小农户为主,这会导致人均耕地面积有限,对灌溉农机具的需求小。其次,当地绝大多数耕地只在湿季种植作物,湿季降水量大,可基本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故灌溉农机具需求量小。再次,根据材料信息,该国工业基础薄弱,交通和供电等基础设施落后,这导致灌溉农机具很难运输,也很难实际应用。最后,由于该国以农业为主,经济落后,灌溉农机具的引进和推广会提高农业生产成本,进而也不利于灌溉农机具的推广。综合以上几点分析分别整理出答案即可。(4)本题考查培育农机具市场的措施。通过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灌溉农机具市场狭小,主要原因是该国基础设施落后、水利设施不足、经济落后等。因此,培育市场需要逐一解决上述问题,包括完善基础设施,保障灌溉农机具能运输给农户并且能使用;建设水利工程设施,保障有足够且稳定的水源;对使用灌溉农机具的农户或者进口农机具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别外,该国经济落后且以农业人口为主,大多数农民受教育水平低,故应加强灌溉技术等的培训和水泵、肥料、良种等的相关支持。从以上几个方面分别整理出答案即可。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由图可知,囤水田位于梯田的顶端,功能类似小型堰塘,利用地势落差,将雨季所囤的水用作灌溉。布局囤水田要求岩性适合,山顶坡度缓和,土壤保水性好,地下无地缝,适宜常年蓄水。故B选项正确。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可知,巴渝地区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且春旱严重,为保障翌年的春耕灌溉用水,在秋季囤水田关水囤积降水。故B选项正确。9.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夏季雨洪期间,打通田埂开口,连通梯田水系,通过梯田层级分布的高差势能达到源头消纳滞蓄,过程减速消能,成为对洪涝季节雨水进行消纳减速的天然大型水动能消解器,有效地解决巴渝地区夏季雨水蓄滞和雨洪安全问题。故D选项正确。10.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搭建的公共科研平台,汇集多方科研技术,科技水平更高,是种子实验室选址的有利条件,A正确;阅读等降水量线,海口年降水量为1500-2000mm,三亚年降水量为1000-1500mm,三亚降水量较小,B错误;海口与三亚均靠近海岸,地形较为平坦,C错误;接近育种基地有利于实验种子投入培育,但不是选址的主要有利条件,D错误。故选A。11.答案:C解析:三亚岸州湾种了实验室建立的主要目的是研发新的种源,培育良种,为农业发展、粮食安全提种了供保障,C正确;大规模育种是由育种基地来完成的,不是种子实验室的主要目的,A错误;生产反季节农产品主要由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B错误;缩短农作物生产周期主要受热量条件影响,不是受种子品种影响,D错误。故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