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艺术》 课件(共19张PPT)粤教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垃圾艺术》 课件(共19张PPT)粤教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垃圾艺术
劳动技术教育
活动背景
活动目的
总结升华
目录
活动过程
活动背景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垃圾产生,如煤渣、鸡蛋壳、易拉罐、啤酒瓶、塑料袋等。按每天每人产生1kg垃圾,全国一天就有120万吨垃圾,而我国目前处理垃圾的能力和速度远远不能满足垃圾处理的需要,大部分垃圾都被堆放在垃圾场。垃圾堆积不仅占用土地,还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空气和水源,严重地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为了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有多种处理垃圾的措施,例如将垃圾回收利用制作艺术品,变废为宝!
废物利用这种日渐被接受的“低碳”生活方式,逐渐成为我们的爱好和习惯之一。利用生活、工作、生产中产生的各种废弃产物制作成漂亮、精美、低碳的DIY艺术品,在环保之余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这些生活废品得到的二次利用,不仅合理利用生活资源,而且也更加能调动整个社会的力量参与到环境、变废为宝的潮流之中。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学习能力,对学习充满了好奇和兴趣,都向往更丰富的知识世界。但三年级小学生阅历尚浅,他们对生活垃圾的认识不够,垃圾废物可回收利用的方式更是知之甚少,将生活垃圾与保护环境联系在一起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所以在课程中,我注重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分析探讨,并制作漂亮、精美、低碳的DIY艺术品,不断地用谈话、文字、图片等方式帮助学生搭建保护环境和关注生活垃圾之间的桥梁,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保护概念,并展开具体行动。
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活动增强学生在环保、节约、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意识,并借此来大力宣传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思想,提高学生勤俭节约的优良素质。同时,在此次利用垃圾制作艺术品的活动中也能激发学生创意设计的乐趣,热爱科学和艺术,点亮每一个学生心中的科技和艺术之光。也为我班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个性才能,挑战自我、想象才能并肯定自我、鉴定自我的一个平台。
活动过程
1.准备阶段
2.实施阶段
3.展示阶段
1. 准备阶段
◆工具与材料:
生活中有许多垃圾,哪些可以变成艺术品呢?
(易拉罐,鸡蛋壳,蔬菜,布条,树叶……)
◆交流与讨论:
废旧垃圾、铅笔、小刀、剪刀、直尺、双面胶、胶水、抹布、水彩笔等
◆小组合作:
全班分为几个小组,一组为5~6名同学,小组内分工明确。
小组分工名单 组长: 姓名 任务
1.
2.
3.
4.
5.
6.
1. 准备阶段
2. 实施阶段
◆引领探究
示范讲解:教师出示典型作品的制作过程,学生仔细观察。
交流汇报:师生交流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鸡蛋壳的妙用
易拉罐的华丽变身
用各种废弃包装纸设计的服装
废弃泡沫网兜的妙用
◆实践操作
小组互助:利用废旧垃圾,展开想象,使其变成艺术品。
使用工具时请注意安全!请保持教室清洁!
2. 实施阶段
3. 展示阶段
◆汇报展示:
学生,展示、自评互评作品。
◆评选环保小艺术家:
(1)师生一起评选喜欢的作品。
(2)颁发奖状——“小小艺术家”称号。
组别 作品名称 1.主题突出,作品造型生动、美观、色彩鲜艳。(3分) 2.作品注重环保,能够体现垃圾回收利用。(3分) 3.构思新颖巧妙、富有创意,符合美、奇、特的要求。(3分) 4.作品解说的明确、完整。(1分)
总分
通过学习,学生充分地发挥了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利用垃圾制作艺术品,抒发了自己的情感,每个艺术品都藏着学生的一颗童心,都是一个美丽的世界!
活动总结
学生可以将今天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自己动手利用废旧垃圾制作艺术品,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漂亮!
拓展延伸



再 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