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五四”运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同步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五四”运动爆发前,与中国北洋政府签订《二十一条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国家是( )A.日本 B.德国 C.英国 D.法国(本题考查学生对北洋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的知识,为巴黎和会的失败外交作背景铺垫)2.毛泽东说:“这是一场最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文化革命,”是属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一部分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他这句话评价的是(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本题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的意义的了解)3.20世纪初,如春风细雨滋润祖国大地的新文化运动之后,轰轰烈烈火的“五四”运动爆发。以下对这两次运动认识正确的有( )①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创造了条件 ②“五四”运动进一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③无产阶级是两次运动的主力军④两次运动都促进了民族的觉醒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本题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概况的了解,特别是主力军的了解,可采用排除法加以解题)4.1919年5月4日,北京各校学生三千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人齐集天安门,举行游行示威,至此“五四”运动爆发,导致这场由学生发起了的爱国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遭受挫折 B.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一战”的推动C.新文化运动促成中国人民的觉醒 D.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之间矛盾的加深(本题考查学生以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的了解,本题的题干均为正确,但如何排除则通过审题排除与题意不相符的选项)5.“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全球通史》关于这场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青年学生一直在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 ②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③为日后重新解决山东问题奠定了基础 ④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五四运动的影响,采用排除法)6.学校举办纪念“五四”运动的演讲比赛,下列素材不能写入演讲稿的(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B.“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C.“五四”运动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广泛的群众爱国运动 D.“五四”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背景、性质、意义等,而用洋务运动的口号加以干扰学生)7.“五四”运动被评价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其理由正确的(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遭受失败 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C.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D.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本题考查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理解,是个难点,可从深层次思考对中国更深远的那个影响)8.“五四”运动期间,游行队伍中有不少女学生的队伍,这说明了什么?A.女性地位的提高 B.中国女性已完全解放 C.女性可以与男性平起平坐 D.女学生数量的增加(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女性地位提高的思考,可采用直选法)9.1919年6月《上海学联告同胞书》中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个资料说明“五四”运动的主力已移到( ) A.学生 B.工人 C.资产阶级 D.知识分子(本题考查学生的运动主力的变化,可采用直选法)10.为了弘扬“五四”精神 ( http: / / www.21cnjy.com ),1949年12月,我国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那么“五四”精神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国际主义 B.科学创新精神 C.民主法制精神 D.爱国主义精神(本题考查学生对五四精神的了解,可采用直选法)二、非选择题1.材料一:“即将召开的和会是一次非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寻常的机会,中国可以借此谋求某种程度的公平待遇,并对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所遭到的惨痛后果加以改正。”──顾维钧材料二:“以前我们也曾想过最终方案可能不会太好,但却不曾料到结果竟是如此之惨。至于日本,则是如愿以偿。”──顾维钧根据材料内容回答问题。(1)顾维钧所说的这次“即将召开的和会”是什么会议?(2)日本的“如愿以偿”是什么内容?(3)这件事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背景的了解及分析能力)2.读“五四”运动的相关图片,回答问题。(1)从上图反映“五四”运动的中心和主力军发生了什么变化?(2)这场爱国运动取得了哪些胜利成果?(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过程及成果)3.材料一:五四运动中学生的口号: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材料二: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材料三: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参加罢市,支持学生斗争。紧接着,全国各地工人纷纷罢工,工人阶级参加斗争起了巨大作用。(1)根据学生的口号,说明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你从五四运动时期的学生身上学到怎样的精神?(3)结合材料三,说明“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五四运动性质、精神、历史意义,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综合的能力)4.综合探究题:6月28日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通告(右图)其他各国代表的签字(左图)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中国代表拒绝在和上签字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D 3.B 4.A 5.D 6.D 7.D 8.A 9.B 10.D二、非选择题1.(1)巴黎和会(2)日本以《二十一条》为借口在巴黎和会上得到了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特权。(3)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中国“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2.(1)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主力军由学生转到工人阶级(2)成果: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中国代表作出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决定。3.(1)性质:“五四”运动是一一场声势浩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2)“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等。(3)工人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4.让世界对中国产生同情,以及可敬的新认识;激发了中国国民的爱国热情与民族意识;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