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节 比热容(第2课时)学习目标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会用比热容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能根据比热容知识进行一些简单的热量计算。重点难点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导学过程自主学习1.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其 、 、 有关。2.根据水的比热容我们可知,1 kg的水温度每升高1 ℃需要吸收4.2×103 J热量.那么5 kg的水温度每升高1 ℃需要吸收多少热量?5 kg的水温度每升高2 ℃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写出你的计算过程.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 由比热容的概念推导热量的计算公式(1)1 kg铝温度升高1℃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2)1 kg铝温度升高2℃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3)1 kg铝温度升高t-t0=Δt时,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4)m kg铝温度升高t-t0=Δt时,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5)根据上面的推理得出计算物体吸收热量的公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根据上面的推理得出计算物体放出热量的公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结:1. 吸热公式:Q吸=________________Q吸表示物体吸收的热量,c表示物体的比热容,m表示物体的质量,t表示物体吸收热量后的温度即末温,t0表示物体吸收热量前的温度即初温。2. 放热公式:Q放=______________。Q放表示物体放出的热量,c 表示物体的比热容,m表示物体的质量,t0表示物体放出热量前的温度即初温,t表示物体放出热量后的温度即末温。3.在运用吸热、放热公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公式中的单位:Q放或Q吸的单位是焦耳(J);c的单位是焦/(千克·摄氏度)[J/(kg·℃)];t,t0的单位是摄氏度(℃),m的单位是千克(kg),千万记住单位一定要统一。探究活动二 热量计算公式应用例1:质量为2kg的水温度升高了50℃,求水吸收的热量。(c水=4.2×103J/(kg.℃))例2:质量为2kg的水,温度为20℃,吸收4.2×105J 的热量,温度升高到多少?(c水=4.2×103J/(kg.℃))例3:一冰块温度从-20℃升高到-10℃,吸收的热量为4.2×103 J的热量,求冰块的质量。(c冰=2.1×103J/(kg.℃))当堂检测1.甲、乙两种物体质量相同而比热容不同,当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则( )A.比热容小的吸收热量多 B.比热容大的吸收热量多C.初温低的吸收热量多 D.甲、乙吸收的热量一样多2.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甲物体温度升高10℃与乙物体温度升高20℃吸收的热量相同,则甲乙的比热容之比为( )A.1:2 B.2:1 C.1:4 D.4:13.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铝块上升的温度较高 B.铜块上升的温度较高C.铝和铜上升的温度相同 D.铜块的吸热后温度高4.对一桶水来说( )A 温度高时,比热容大 B 液态水的比热容是确定值,是水的基本特征之一C 结成冰后,比热容与水还是一样大 D 倒掉一半后,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一半5.用凉水冷却滚烫的鸡蛋,鸡蛋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少,这是通过 方式改变鸡蛋的内能;如果水的质量是1kg,初温为20℃,鸡蛋取出时水温为30℃,水吸收的热量是 J。[C水=4.2×103J/(kg ℃)] 6.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 kg,初温为80 ℃的水吸收1.26×105 J热量后,其温度升高到多少?[c水=4.2×103 J/(kg·℃)]参考答案:1.B 2.B 3.B 4.B 5.热传递 4.2×1046.解:水升高的温度:Δt===30 ℃水的末温为t末= t初+Δt=80 ℃+30 ℃=110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故水的温度升高到100 ℃.答:水的温度升高到100 ℃.我的收获第3节 比热容(第1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2.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理解比热容的概念.3.了解生活中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实例.重点难点重点:比热容的概念。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导学过程自主学习1.比热容的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符号_________, 国际单位 ____________ ,表达式____________,2.水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__,水的比热容的意义表示: 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3.沙石的比热容为 __________________,它的意义_____ _________ ;如果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温要_____(快、慢)。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 比较水和沙子的吸热能力1.活动:如何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活动1:给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活动2:让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2.注意事项:①实验中需要控制相等的量: 、________。②加热过程中,需要用搅拌棒搅动,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3.测量器材:(1)用______________测水和食用油的温度。(2)用_________________测加热时间。4.实验方法:(1)转换法:利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物体吸热的多少。(2)控制变量法:控制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或吸收的热量相同。5..实验设计思路:控制水和食用油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且保证玻璃杯和电加热器的规格________________。6.实验表格:结论: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 的,也就是说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 的.(填“相同”或“不同”)探究活动二 理解比热容概念 经过科学测定,发现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物质的这种性质,用物理量比热容来表示。结合自主学习部分及课本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的表格,完成下列填空:(1)从表中我们了解到, 的比热容最大,说明它的 最强.(2)水的比热容是沙石的4.5倍,因此,白天在同样阳光照射下,水的温度变化比沙石 .(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比热容与 和 等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变化的温度等因素 。当堂检测1.将一瓶柴油倒去一半,则有关留下的一半柴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比热容不变,质量和密度均变为原来的一半B 比热容、质量和密度均变为原来的一半C 密度和比热容均不变,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D 密度不变,质量和比热容均变为原来的一半2. 经常下厨的小关发现,同时用相同的燃气灶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油的温度总是升高得快些。这是因为( )A.水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 B.油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C.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D.在相同的时间内,油吸收的热量较多3.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相同的温度,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物体的比热容越大B.吸收相同的热量,物体的质量越小,物体的比热容越大C.吸收相同的热量,物体的温度变化越小,物体的比热容越大D.物体的比热容与吸收的热量、物体的质量、升高的温度无关4. 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保护秧苗夜间不致受冻,傍晚时向稻田里多灌些水,这是因为水的( )A.密度大 B.比热容大 C.传热本领差 D.温度高于地面温度5.在“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可以通过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比较它们 的多少,从而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实验中用 间接反映吸收热量的多少。6.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江涛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人初温相同、 相同的水和煤油。(2)实验中搅拌器的作用是使液体 ,选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 。(3)实验中发现煤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高得 (选填“快”或“慢”),这表明 的吸热本领更强。(4)某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他选用了规格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如上图所示),写出一条这样改进的好处: 。参考答案:1.C 2.B 3.D 4.B温度变化 加热时间6.(1)质量;(2)受热均匀 吸收热量相同;(3)快 水;(4)环保,不污染空气,操作简单,便于控制加热时间,减少热量损失7.20我的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3节 比热容 第1课时.doc 第3节 比热容第2课时.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