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运动的快慢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运动的快慢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运动的快慢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会描述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2)通过分类、聚类分析建构速度概念,体会比值定义法;
(3)通过推理,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速度概念建构
教学难点:速度概念建构,单位换算
三、教学分析
鉴于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较弱,因此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激发学习的需求,通过设计有层次的大问题,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生活实例的枚举,让学生归纳总结速度的上位概念—单位内的量。通过试一试,小组内互助完成对单位换算的理解。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设计,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习得比值定义法,建立起方法结构,并为后续相似内容的学习提供了方法迁移的可能。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观看视频:百米赛跑,在比赛途中怎样知道谁跑的快?
观看成绩单:比赛结束怎样比较谁跑的快?
学生思考,独立总结两种方法。
(二)新课讲解
1.第一组
提出问题:怎样比较小明、小红运动的快慢?引导学生从上边的基本方法中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得出利用相乘的方法转化为路程或者时间相同。
2.第二组:怎么比较快慢
当倍数关系不好找的时候,基本方法不方便时,促使学生去思考,还可以怎么变通呢?为比值的引入搭建桥梁。通过学生的互动反馈建立用比值的方法有两个:(1)路程比时间,(2)时间比较路程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引发思考,体会比较的前提:建立相同的标准,跟前边的方法进行勾连,学以致用,体会利用乘积进行转化的方法。
3.出示数据:让学生用两种方法算一算,找出更优的方法
通过学生对比数据,发现:
(1)路程跟时间的比值越大,说明运动的越快。
(2)时间跟路程的比值越大,说明运动的越慢。从而确定:路程跟时间的比值,及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种比较快慢的方法,符合人的认知习惯。
融会贯通,理解速度的内涵
1.学生自主学习速度的概念,形成知识结构:
(1)引入目的:
(2)公式:
(3)单位:
(4)物理含义:学生自主学习并完成汇报。形成知识结构。
2.单位换算
(1)学生试一试,如何把1m/s换算成km/h
点拨引导独立完成。
(2)跟踪训练:a:熟悉生活中常见的速度,进一步理解速度的含义。
环节四:小结作业
在小结时,我会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提问总结,梳理本节课知识点。
在作业布置环节,完成课后第三题。
(二)板书设计
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
在相同时间内看物体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
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运动时间的长短比较快慢。
2、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4、公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