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滑轮(组)复习课件(共20张PPT)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2滑轮(组)复习课件(共20张PPT)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二节 滑 轮(组)
八年级物理
物理期末复习系列四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一:滑轮组
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滑轮组。
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一:滑轮组
滑轮组能改变力的方向,也能省力,但会费距离
一:滑轮组
从实验和示意图中可以看出,滑轮组同时具备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所以,滑轮组的优点是
既能省力有能改变力的方向。
一:滑轮组
1、无论向哪个方向拉绳子,物体都会向上运动;
2、无论向哪个方向拉绳子,弹簧称对绳子的拉力总等于物体和滑轮总重力的二分之一;
3、无论向哪个方向拉绳子,弹簧称拉绳子的距离都等于物体升高的距离的二倍;
总结以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
一:滑轮组
认真观察你会发现:
1、物体与动滑轮的重量是由两股绳子共同承担着,所以每股绳子只需承担一半的重力就行了,所以你拉任意一股绳子,都是省一半的力;
2、物体要升高多高,负重的两股绳子都要减少多少,绳子的总长度是一定的,它们总共要减少的长度都要被绳子的自由端拉出来,所以绳子自由端被拉动的距离就是物体上升高度的两倍。
一:滑轮组
滑轮组不是为了改变力的方向,主要为了省力,但会费距离
一:滑轮组
一:滑轮组
1、向上拉绳子,物体会向上运动,弹簧称拉绳子的距离都等于物体升高的距离的三倍;
2、竖直向上拉绳子,弹簧称对绳子的拉力总等于物体和滑轮总重力的三分之一;
3、如果拉力不是竖直的,随着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增大,拉力也会增大,这个牵涉到高中要学习的力的合成与分解问题;
总结以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
一:滑轮组
认真观察你会发现:
1、物体与动滑轮的重量是由三股绳子共同承担着,所以每股绳子只需承担三分之一的重力就行了,所以你拉任意一股绳子,都只要总重量的三分之一的力;
2、物体要升高多高,三股绳子都要减少多少,绳子的总长度是一定的,它们总共要减少的长度都要被绳子的自由端拉出来,所以绳子自由端被拉动的距离就是物体上升高度的三倍。
一:滑轮组
规律总结:使用滑轮组时可以有不同的绕线方法,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F为人的拉力,s为人拉绳子的距离,h为物体升高的高度,G为物重,G动为动滑轮的重;省力与费距离的情况规律如下:
以上式子解释是:如果是有几段绳子共同承担物体与动滑轮的重,理论上讲,需要对绳子的拉力就是物体与动滑轮重的几分之一,当然相应地绳子被拉出的长度也是物体升高高度的几倍。
一:滑轮组
弹簧测力计拉力F、钩码重力G和绳子股数n的关系公式:F=G/n是不计动滑轮重和摩擦的关系公式(如下图)
一:滑轮组
一:滑轮组
若只不计绳自重和摩擦时,拉力F、绳子股数n与物体重G和动滑轮重GO的关系公式应为:F=(G+GO)/n.
如下图:F1=(G轮+GM)/2
滑轮组的应用
学校物理实验室滑轮组,滑轮的组合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并联组装(如图甲),另一种是串联组装(如图乙),不论哪种组合方式其作用是一样的
滑轮组的应用
滑轮组作为一种常用的组合简单机械,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
比如 ,大吊车滑轮组、龙门吊的滑轮组等。
滑轮组的应用
大吊车
龙门吊
典型例题:
如图:汽车重2×104N,陷入泥中,受到的阻力为3×103 N。用如图所示装置,则至少要用多大的力才能将汽车拉出?
典型例题:
【解析】使用这个滑轮组的目标任务是克服阻力将车拉出泥泞,所以总共要对车施加拉力为3×103 N,这里不要考虑重力。然后,我们可以观察到总共三根绳子承担这个力,所以,拉力是阻力的三分之一。
典型例题:
【答案】:
F=1/3F阻=1/3×3×103 N=1×103 N
【特别提醒】要注意的是:使用滑轮组完成任务不一定是提高物体,也可以是克服阻力把物体平拉一段距离,这时上面的公式中的G就要变成“F阻”了,G动在这里就不再影响拉力的大小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